貴池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貴池區位於安徽省[1]南部,北臨長江,東徑117°06′-117°50′、北緯30°15′-30°48′。東北與銅陵接壤,南連黃山、九華山,西北與安慶隔江相望。總面積2432平方千米。總人口67.11萬人(2013年末)。全區轄11個街道、9個鎮:池陽街道、秋浦街道、里山街道、江口街道、梅龍街道、馬衙街道、墩上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風街道、清溪街道、殷匯鎮、牛頭山鎮、涓橋鎮、梅街鎮、梅村鎮、唐田鎮、牌樓鎮、烏沙鎮、棠溪鎮。區政府駐清風街道。
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北部為沿江洲圩區。長江橫貫全區76多千米,黃湓河、秋浦河、龍舒河、白洋河、九華河、青通河等北流入長江。屬亞熱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6.1℃,年降水量在1400-1700毫米。礦藏有煤、金、銀、銅 、錳、鉛鋅等。銅九鐵路、沿江高速、318國道、221省道、321省道過境。池州港為長江客貨運輸中轉港之一。土特產有高坦翠微、霄坑綠茶、西山焦棗、清溪麥魚、秋浦花鱖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齊山-秋浦仙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齊山摩崖石刻、杏花林古井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明太子釣台是全國十大古釣台之一。還有宋代包公井、明代百牙山塔、大王洞溶洞群等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因梁昭明太子蕭統盛讚「水好魚美」而得名「貴池」。漢初置石城縣(今殷匯鎮灌口),屬揚州之丹陽郡。南朝時石城屬南陵郡。梁大同年間,僑立南太原郡於石城縣地,不久即廢。陳天嘉元年(560年),改南陵郡為北江州,石城屬北江州。隋開皇九年(589年)廢石城縣入南陵,十九年(599年)復析南陵西五鄉並石城故地置秋浦縣。以縣城臨秋浦水得名,治所石城,屬宣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秋浦縣屬池州,貞觀元年池州廢,縣還隸宣州。永泰元年(765年)復置池州,秋浦縣屬池州,為池州治。唐代中葉,秋浦縣屬秋浦郡,晚唐屬池陽郡。
五代十國吳順義六年(926年)改名貴池縣。貴池水在縣西而得名。宋為池州池陽郡,元為池州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屬九華府,後屬池州府。清順治時,屬江南左布政史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隸屬安徽省池州府。民國2年(1913年)1月8日廢道府州,貴池縣隸屬安徽省。民國3年,隸屬蕪湖道,民國17年再次直隸安徽省。民國21年10月至31年,安徽省第八區行政區。
1949年4月貴池解放,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1952年1月30日,屬安徽省安慶專區。1965年7月,屬池州專區。1980年元月屬安慶地區。1988年復置池州地區,同時貴池縣改貴池市,屬池州地區。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池州地區和縣級貴池市,設立地級池州市。原縣級池州市改為貴池區,區人民政府駐長江南路。
1996年,全市面積2516平方千米,人口約59.7萬人,轄2個街道、8個鎮、19個鄉:池陽街道、秋浦街道、殷匯鎮、烏沙鎮、梅街鎮、梅龍鎮、牌樓鎮、觀前鎮、馬衙鎮、涓橋鎮、清溪鄉、江口鄉、駐駕鄉、阮橋鄉、木閘鄉、晏塘鄉、銅山鄉、唐田鄉、高坦鄉、灌口鄉、棠溪鄉、梅村鄉、解放鄉、墩上鄉、茅坦鄉、里山鄉、劉街鄉、高脊嶺鄉、桐梓山鄉。市府駐長江南路。1999年,撤銷里山鄉,設立里山街道;撤銷江口鄉,設立江口街道。2000年,貴池區轄4個街道、8個鎮、17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貴池區常住總人口555489人,其中,池陽街道87380人、秋浦街道24364人、江口街道12027人、里山街道20036人、烏沙鎮15790人、殷匯鎮27954人、牌樓鎮21473人、梅街鎮11799人、馬衙鎮24754人、觀前鎮12743人、梅龍鎮13772人、涓橋鎮26326人、清溪鄉8421人、駐駕鄉17359人、高脊嶺鄉20105人、阮橋鄉16259人、木閘鄉18509人、晏塘鄉20750人、灌口鄉16696人、高坦鄉14774人、唐田鄉20379人、銅山鄉17062人、棠溪鄉11782人、劉街鄉10151人、梅村鄉9350人、解放鄉10026人、墩上鄉20879人、茅坦鄉13345人、桐梓山鄉1122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貴池區常住總人口595268人,其中,池陽街道27866人,秋浦街道40827人,杏花村街道46424人,清風街道50772人,清溪街道13061人,里山街道18021人,江口街道9078人,馬衙街道39598人,梅龍街道37715人,墩上街道28644人,秋江街道52976人,殷匯鎮40276人,牛頭山鎮30756人,涓橋鎮27441人,梅街鎮17316人,梅村鎮22455人,唐田鎮17502人,牌樓鎮19420人,烏沙鎮34326人,棠溪鎮9366人,安徽貴池工業園3330人,池州市開發區6745人,池州市火車站站前區1353人。
視頻
貴池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江蘇與安徽區域劃分,東南部的1個縣,為何劃入了安徽省? ,搜狐,2019-12-08
- ↑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 我國出生人口比例「陰陽」失調,搜狐,200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