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銀行利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資本主義銀行利潤》是經濟知識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銀行資本家經營銀行業務所獲得的利潤,是銀行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的差額,加上其他業務收入扣除銀行業務費用後的餘額。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吸收存款要支付利息,發放貸款要收取利息。貸款利息率高於存款利息率,形成銀行得到的貸款利息與所支付的存款利息的差額。這個差額扣除銀行經營有關的貨幣收付、結算、保管等業務所支出的職員的工資和其他費用後的餘額,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銀行承辦各種中間業務的收費,對企業投資所得到的入股紅利,經營信息業務和技術開發業務的收入,從事證券交易和投機活動所得到的收入扣除有關費用後的餘額,也是銀行利潤的來源。資本主義銀行利潤歸根到底是僱傭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銀行利潤一般相當於平均利潤。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銀行利潤中還包括壟斷利潤。銀行利潤總量與銀行資本家自有資本總量的比率,就是銀行利潤率。
參考文獻
- ↑ 【愛我中華】中國智慧到底有多贊?,搜狐,2019-11-16
- ↑ 漢字之美--最美解析這些你熟悉的漢字,搜狐,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