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循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資本循環是專用術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資本循環指產業資本從一定的職能形式出發,順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地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了價值的增殖,並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過程。這一過程可用公式表示為:
Pm G-W <…P…W′-G′A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
從上述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要順次經過三個階段:購買(G-W)、生產(…P…)、銷售(W′-G′)。其中,第一、三兩個階段屬於流通過程,第二階段屬於生產過程。
資本循環的職能形式及職能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職能形式及其各自的職能在產業資本循環的全過程中,產業資本在三個不同的階段需要採取三種不同的職能形式,並執行相應的職能。具體來看:
(1)貨幣資本(G),其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餘價值生產準備必要的條件。
(2)生產資本(W),其職能是生產剩餘價值。
(3)商品資本(W′),其職能是實現剩餘價值。
資本循環的條件
產業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產業資本循環要保持連續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空間上的並存性,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同時並存。全部資本必須按一定比例分成三個部分,分別同時存在於三種職能形式上。
第二時間上的繼起性,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在時間上相互繼起。即分別處在每種職能形式上的資本,都必須相繼進行轉化,依次從一個階段轉向下一個階段,從一種職能形式轉向下一種職能形式,經過循環回到它原來的出發點,連續不斷地運動。
資本循環理論對現代企業經營的啟示
一、馬克思資本循環理論的基本內容
資本只有經過不斷的運動,才能實現增值。資本的循環是資本運動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在運動的總過程中,資本要實現增值,必須依次經歷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和售賣階段三個階段,依次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最後實現價值的增值。
1、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
第一階段:購買階段,即資本所有者以購買者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用貨幣購買商品——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餘價值的生產做準備。這一階段用公式表示為:G-W=A+Pm,其中,G代表貨幣,W代表商品,A代表勞動力,Pm代表生產資料。
從形式上來看,買者把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而賣者則把他們的商品轉化為貨幣,貨幣執行的是一般商品流通職能。實質上這裡的貨幣同時具有資本的職能。因為資本所有者購買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生產資本——勞動力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條件,而生產資料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所以,在G-W中,G作為貨幣資本執行着資本的職能,貨幣資本的職能就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生產剩餘價值做準備。當這一階段完成後,資本運動就進入第二階段,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
第二階段:生產階段,即資本所有者以生產組織者身份,把購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起來進行生產,生產出包含剩餘價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為W=A+Pm……P……W',其中,P代表生產,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代表包含剩餘價值的商品資本。
在這裡,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不僅發揮着一般生產要素的作用,而且發揮着資本的作用。通過生產過程,資本由生產資本的要素形式變成商品資本形式。這些商品與原有的商品相比,不僅在物質形態上發生變化,而且在價值量上也發生了變化,包含了工人剩餘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所以,這一階段是產業資本全部運動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
第三階段:售賣階段,即資本所有者又以商品出售者的身份回到市場,把新商品銷售出去,收回包含剩餘價值在內的一定數量的貨幣,用公式表示為W'-G'.經過售賣階段,資本不僅發生了從商品形式向貨幣形式的轉化,更重要的是使資本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得到了實現。這個階段是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的階段,商品資本的職能就是實現價值和剩餘價值。
商品資本能否完成W'-G'過程,對資本的循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只有完成W'-G'過程,資本家收回貨幣,資本的循環過程才能繼續。因此,商品資本要實現自己的職能,必須將它的商品形式全部轉化為貨幣資本形式。也正因如此,馬克思把這一過程稱為「驚險的跳躍」。
由以上可以看到,資本必須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不斷地循環運動,才能使價值增值,這就是資本循環的過程,用公式表示是G-W=A+Pm...P...W』-G』(G+g)。其中,購買階段和售賣階段屬於流通領域,生產階段屬於生產領域。可見,產業資本循環是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的統一。在這個運動中,預付資本的價值不僅保存了,而且它的量也增加了。
參考文獻
- ↑ 【薦讀】細數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