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赤苓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長10-30cm或者更長,

重量也不等,皮殼深褐色,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

為大小不一的方塊或碎塊,均為淡紅色或淡棕色。質松,略具彈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赤茯苓

拉丁學名:light red Indian Bread

別稱: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讀》

界:真菌界


科:赤茯苓科

屬:赤茯苓屬

分布區域: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河南

採收儲藏

採收和儲藏:收穫季節和方法同茯苓,當茯苓削去外皮(獲苓皮)後,

再切成厚薄均勻的片,取其中粉紅色的即為赤茯苓,曬乾。

形態特徵

原形態: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長10-30cm或者更長,重量也不等,

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深褐色,新鮮時軟干 後變硬;

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子實體生於菌核表面,全平伏,

厚3-8cm,白色,肉質,老後或干後變為淺褐色。

菌管密長2-3mm管壁薄,管口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徑0.5-1.5cm,

口緣裂為齒狀。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松樹根上。

分布範圍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主要價值

性狀:為大小不一的方塊或碎塊,均為淡紅色或淡棕色。質松,略具彈性。

產地:同茯苓。

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擇要綱目》:"甘,平,無毒。"

②《得配本草》:"甘淡,平。"

③《本草再新》:"味辛,性溫,無毒。"

歸經:入心、脾、膀胱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陰,手太陰、少陰經。"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③《本草求原》:"入心、胃、小腸、膀胱。"

功用主治:行水,利濕熱,益心潤肺。治小便不利,淋濁,瀉痢,心陰不足,肺燥,消渴。

①《藥性論》:"破結氣。"

②《綱目》:"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

③《本草再新》:"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燥濕。治瀉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0~20克;或入丸、散。

宜忌: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選方:

①治小便白濁不利,時作痛:赤茯苓、沉香各一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白湯點,食後臨臥服之。(《雞峰普濟方》茯苓湯)

②治心腎氣虛,神志不守,小便淋瀝或不禁,

及遺泄白濁: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為末,

以新汲水按洗,澄去新沫,控干,別取地黃汁,

同好酒熬成膏,搜和為丸,如彈子大,空心鹽酒嚼下。(《三因方》張真君茯苓丸)

③治胸脅逆滿脹渴:赤茯苓(去黑皮)50克,人參25克。

上二味粗搗篩,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雲滓,分溫三服。(《聖濟總錄》茯苓湯)

各家論述:

1.《藥性論》:破結氣。[1]

2.《本草綱目》: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

3.《本草再新》: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燥濕。治瀉痢。

4.陶弘景:茯苓赤色者利。

5.《本草通玄》: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

出處:《本草經集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中華本草》。

附方

①治小便白濁不利,時作痛:赤茯苓、沉香各一兩。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白湯點,食後臨臥服之。(《雞峰普濟方》茯苓湯)

②治心腎氣虛,神志不守,小便淋瀝或不禁,

及遺泄白濁: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上為末,以新汲水按洗,

澄去新沫,控干,別取地黃汁,同好酒熬成膏,搜和為丸,

如彈子大,空心鹽酒嚼下。(《三因方》張真君茯苓丸)

③治胸脅逆滿脹渴:赤茯苓(去黑皮)一兩,人參半兩。上二味粗搗篩,

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雲滓,分溫三服。(《聖濟總錄》茯苓湯

參考來源

  1. 赤茯苓- 中藥材-,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