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茯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赤茯苓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795044&sid=7011767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赤茯苓 漢語拼音:Chì Fú Línɡ |
赤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乾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具有行水,利濕熱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濁,瀉痢。[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赤茯苓
拼音名:Chì Fú Línɡ
英文名:light red Indian Bread, light red Tuckahoe
別名:赤苓、赤茯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出處
出自《本草經集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乾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
採收和儲藏
收穫季節和方法同茯苓,當茯苓削去外皮(獲苓皮)後,再切成厚薄均勻的片,取其中粉紅色的即為赤茯苓,曬乾。
原形態
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長10-30cm或者更長,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深褐色,新鮮時軟干 後變硬;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子實體生於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質,老後或干後變為淺褐色。菌管密長2-3mm管壁薄,管口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徑0.5-1.5cm,口緣裂為齒狀。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松樹根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為大小不一的方塊,長寬4-5cm,厚0.4-0.6cm ,間有長寬1.5cm以上的碎塊,淡紅色或淡棕色。質松,略具彈性。氣微,味淡。
性味
甘;淡;平
歸經
心;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
行水;利濕熱。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泄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注意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各家論述
- 1.《藥性論》:破結氣。
- 2.《本草綱目》:瀉心小腸膀胱濕熱,利竅行水。
- 3.《本草再新》:益心氣,健中和脾,潤肺,燥濕。治瀉痢。
- 4.陶弘景:茯苓赤色者利。
- 5.《本草通玄》:赤茯苓但能瀉熱行水,並不及白茯苓之多功也。[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