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馬延安(張學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馬延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走馬延安》中國當代作家張學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走馬延安

從壺口瀑布到延安,路程不是很遠,路況卻不是很好,標記的國道省道,和南方的縣道差不多,汽車不敢開快。從車窗望去,外面是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梯田層層相疊,極為雄渾,讓人想起原生態的西北漢子。當然,現在的黃土高原已不再是早年地理課本里所說的寸草不生了。經過多年綠化,高原上許多地方已經綠草如茵。導遊告訴我們,這是航空撒播的功勞。即便如此,還沒從根本上改變黃土高原的狀貌。有的地方依然黃土壁立,溝壑縱橫。

從煙雨江南一下子來到陝北的黃土高原,心態的變化是明顯的。看着一層層的貧瘠梯田,還有收穫後橫七豎八倒在地上的玉米稈,對當地農人有了一種莫名景仰,即便我們沒見到一個農人。

汽車在蜿蜒起伏的公路上前行,山腳下出現了一條小河,當然不是延河,離延安城還遠着呢。對南方人來說,這樣的小河也許只能稱得上是條大水溝。河水不多,河邊有幾丘稻田,對於普遍的旱地來說,顯得尤為珍貴。導遊說,這裡缺水厲害,山上的人幾天才能來河裡洗一次澡,住得遠的幾周才來洗一次。不知導遊說的是真話還是開玩笑,對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想象。對於祖祖輩輩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來說,事實也許就是這樣。

「延安城裡照樣缺水,晚上可能沒水洗澡。」導遊說罷,我們大吃一驚,在黃土高原上連續坐幾個小時的汽車,要是沒水洗澡,那晚上怎麼睡?忐忑不安的我們到了酒店,打開房間,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導遊只是跟我們開個玩笑,意思是讓我們節約用水。

天色開始暗下來,山坡上偶爾出現一個個小窯洞,但都破敗不堪,應該不會住人了。可惜是跟團游,如果是個人,我還是想到那小窯洞看看的。我想,路遙的《平凡是世界》里孫少安一家人住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破窯洞。很多人家都集中在路邊建了房子,留在半山坡上拆了門窗的孔洞,像黃土丘張開的大口一樣,訴說着歷史上陝北人民的艱辛。

高原上,有的地方一團團火光湧起,照亮一片片地方,還有「磕頭機」在忙碌,我懷疑是不是在開採石油。導遊告訴我們,遠處有火光的地方的確是在開採石油。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便在延安市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石油鑽采與加工現已成為延安經濟的龍頭產業。還未到延安,已經對革命聖地有了新的認識。 吃了南瓜餅,喝了南瓜湯,一夜無夢。

第二天一早,先去參觀寶塔山,寶塔山位於延安城區中心,是革命聖地的標誌性建築。據說早在盛唐時代,山上就建有寶塔,北宋時期,韓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將,在寶塔山屯兵設寨 ,戍邊禦敵,留下眾多文物古蹟而聞名於世。其實山上的寶塔很普通,根本不能和西安的大雁塔相比。但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紅色首都--延安的標誌和象徵,它自然也有大雁塔無法比擬的一面。

楊家嶺是我們這次參觀重點,對楊家嶺的最早印象應該是讀小學時的一篇課文《楊家嶺的早晨》。那是一篇極美的文章,毛主席和小八路在晨曦中給小苗澆水的情景,至今讓人歷歷在目。其中的一句:「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長吧,快長吧!」更是隨時脫口而出。那時候,我幼小的心靈產生了一個宏願,將來一定要去延安,看看楊家嶺,看看毛主席親手耕種過的土地。

我們來的時候遊人不是很多,陽光透過樹葉照下來,草地上斑斑駁駁。我們先去中央大禮堂,中央大禮堂於1942年建成,大門雄渾巍峨,裡面陳設簡陋,至今仍保持當年原貌。正前方掛着毛澤東和朱德的巨幅畫像,兩側是寫有中國共產黨字樣的黨旗,禮堂中間是兩排縱向的簡易長椅。導遊和解說員一律身着紅軍服,認真細緻的給我們講解。時間仿佛回到過去,毛主席正揮着大手,在主席台上作「七大」報告,為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指明前進方向。

在會址後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窯洞,這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人當年的住所。窯洞大門上有木格窗欞,窯洞前面的院子裡長有大樹,窯洞上方長有草木。看着眼前真實的窯洞,不由讓人想起《回延安》里那句「滿窯里圍的不透風,腦畔上還響着腳步聲。」在窯洞前駐足觀望,簡陋的住所、簡單的陳設、簡樸的生活,讓人油然而生敬意的同時又引發幾多感慨。毛主席等老一輩領導人就是在這樣艱苦樸素的環境中工作,我們的革命又怎能無往而不勝呢?

棗園舊址和楊家嶺差不多,有中央書記處小禮堂及毛澤東等人的舊居,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為人民服務」講話台。1944年9月8日,在棗園西側的一小塊簡易空場上,毛澤東主席在警備團戰士張思德同志的追悼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演講。「為人民服務」講話台一舉成名。據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報》的報道記載,9月8日下午「到會者千餘人」,追悼會開始後,「毛主席即緩步登台,懷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敬意,繼作歷時一時半之久的講話,對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意義,闡述至詳」。毛澤東對張思德的褒揚,體現了對為中國革命事業、為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貢獻的無數英烈們的敬重,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大力倡導。70多年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始終日久彌新,代代相傳。

離開延安時,我們經過市區最繁華的街道。兩邊店鋪林立,中間的延河穿城而過。堤壩修得非常漂亮,可惜延河裡沒有水,河床上簡直可以跑汽車,幾個小孩就在河床上嬉戲。眼前的情景讓人真真切切體會到延安的缺水程度。一座城市如果缺水就失去了應有的靈氣,這應是現代延安最大的遺憾。隨着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日益好轉,終有一天,延河水會恣情歌唱。

短短一天半時間,完成了我的紅色之旅,也完成了對延安七十多年的思想跨越。此次來延安,本為追尋一種精神而來,最終卻帶着一個信念而去。雖走馬觀花,但此行足矣![1]

作者簡介

張學華,男,湖北大冶人,湖北省作協會員,偶有作品發於《海外文摘》《散文選刊》《西部散文選刊》《工人日報》《湖北日報》《石家莊日報》等報刊雜誌,著有散文集《不說再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