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文本標記語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文本標記語言(英語: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簡稱:HTML)是一種用於創建網頁的標準標記語言。HTML是一種基礎技術,常與CSS、JavaScript一起被眾多網站用於設計網頁、網頁應用程序以及移動應用程序的用戶界面。網頁瀏覽器可以讀取HTML文件,並將其渲染成可視化網頁。HTML描述了一個網站的結構語義隨着線索的呈現,使之成為一種標記語言而非編程語言。

功能

HTML元素是構建網站的基石。HTML允許嵌入圖像與對象,並且可以用於創建交互式表單,它被用來結構化信息——例如標題、段落和列表等等,也可用來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文檔的外觀和語義。HTML的語言形式為尖括號包圍的HTML元素(如<html>),瀏覽器使用HTML標籤和腳本來詮釋網頁內容,但不會將它們顯示在頁面上。

HTML可以嵌入如JavaScript的腳本語言[1],它們會影響HTML網頁的行為。網頁瀏覽器也可以引用層疊樣式表(CSS)來定義文本和其它元素的外觀與布局。維護HTML和CSS標準的組織萬維網聯盟(W3C)鼓勵人們使用CSS替代一些用於表現的HTML元素

歷史

1980年,物理學家蒂姆·伯納斯-李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承包工程期間,為使CERN的研究人員使用並共享文檔,他提出並創建原型系統ENQUIRE[2]。1989年,伯納斯-李在一份備忘錄中提出一個基於互聯網的超文本系統。他規定HTML並在1990年底寫出瀏覽器和服務器軟件。同年,伯納斯-李與CERN的數據系統工程師羅伯特·卡里奧聯合為項目申請資助,但未被CERN正式批准。在他的個人筆記中伯納斯-李列舉「一些使用超文本的領域」,並把百科全書列為首位。

HTML的首個公開描述出現於一個名為HTML Tags的文件中,由蒂姆·伯納斯-李於1991年底提及。它描述18個元素,包括HTML初始的、相對簡單的設計。除了超鏈接標籤外,其他設計都深受CERN內部一個以標準通用標記語言(SGML)為基礎的文件格式SGMLguid的影響。這些元素仍有11個存在於HTML 4中。

伯納斯-李認為HTML是SGML的一個應用程序。1993年中期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發布首個HTML規範的提案:「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互聯網草案,由伯納斯-李與丹·康納利撰寫。其中包括一個SGML文檔類型定義來定義語法。草案於6個月後過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對NCSA Mosaic瀏覽器嵌入在線圖像的自定義標籤的認可,這反映IETF把標準立足於成功原型的理念。同樣,戴夫·拉格特在1993年末提出的與之競爭的互聯網草案「HTML+(超文本標記格式)」建議規範已經實現的功能,如表格與填寫表單。

在HTML和HTML+的草案於1994年初到期後,IETF創建一個HTML工作組,並在1995年完成"HTML 2.0",這是第一個旨在成為對其後續實現標準的依據的HTML規範。

在IETF的主持下,HTML標準的進一步發展因競爭利益而遭受停滯。自1996年起,HTML規範一直由萬維網聯盟(W3C)維護,並由商業軟件廠商出資。不過在2000年,HTML也成為國際標準(ISO/ IEC15445:2000)。HTML 4.01於1999年末發布,進一步的勘誤版本於2001年發布。2004年,網頁超文本應用技術工作小組(WHATWG)開始開發HTML5,並在2008年與W3C共同交付,2014年10月28日完成標準化。

視頻

超文本標記語言 相關視頻

1-1 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
千鋒HTML5培訓視頻教程1-1_超文本標記語言編程

參考文獻

  1. JavaScript腳本語言基礎(一),博客園,2016-10-21
  2. html簡史,CSDN博客,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