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強烈颱風白西 (1970年)
![]() |
颱風帕齊(Typhoon Patsy,國際編號:702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7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ing)是1970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第2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第12個颱風和第七個超級颱風。風暴於11月14日形成,11月22日消散,維持了約八日。帕齊對菲律賓和越南造成很大影響,它在呂宋登陸時,其一分鐘持續風速達到約130英里每小時(209公里每小時[1] ),之前更達致約155英里每小時(249公里每小時)的最高一分鐘持續風速,並曾為馬尼拉帶來自1865年有紀錄以來最多人喪生的風災。帕齊出海後威力減弱,並以熱帶風暴的強度吹襲越南,為飽受越戰戰火的越南雪上加霜。帕齊最終造成約8000萬美元(以1970年計)的直接經濟損失,而死亡數字至今仍有爭議。
目錄
影響
帕齊總共造成至少262人死亡(官方數字)、1,756人受傷、另有351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為8000萬美元(以1970年計;若以2005年計,則為4.03億美元),主要來自菲律賓。
帕齊是菲律賓史上最多人喪生的風災之一,亦曾是馬尼拉自1865年菲律賓氣象局(今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成立以來最多人喪生的風災,直到2009年熱帶風暴凱莎娜吹襲為止。當地陸上有106人罹難、351人失蹤,海上則有135人淹死。在海上,美國船艦USS塔虎脫總統號在風災中從錨地脫離,並與在馬尼拉灣的一艘希臘船隻「Alikimon」相撞。另有兩艘船在馬尼拉灣擱淺。陸上方面,有31,380間難民房屋倒塌或受損。
VDVN、South Vietnam
帕齊雖以熱帶風暴的強度吹襲越南,但為越南帶來相當大的破壞。在當地的非官方死亡數字估計為30人,令總死亡人數增至逾292人;不過由於遭逢越戰正在進行,所以真正的數字已無從稽考。
11月2日,一艘正在南海近越南沿岸作戰的美軍船隻「Army YFU-63」,因受帕齊形成前的低氣壓環流所帶來的惡劣天氣影響,全船翻側。該船在當地時間翌日上午十時被找到,並被救回上岸,船上有11位軍人喪生。另有一人於11月6日在占婆島附近尋回,並被證實因被淹而死。而剩下的九人從未尋回,隨後因帕齊的吹襲而放棄搜救行動,估計他們也已經淹死。該批軍人最後全部獲得特晉,有關家屬也收到高水平的撫卹金。事隔約七年後,即1977年3月16日,再有一人遺體被尋回;但在同一日,前南越的兩艘砲艇在當時「Army YFU-63」翻側現場的南部沉沒,死傷人數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