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路下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路下鄉,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位於屏南縣縣境西北部,東與屏城鄉為鄰,南鄰長橋鎮,北至西與建甌市接壤,區域面積149.39平方千米。2005年,轄村委會11個、村民小組78個、居民2857戶。2017年,路下鄉常住人口有6393人。2005年,路下鄉農業總產值4675萬元,有工業企業94家,工業總產值7060萬元。2017年,路下鄉企業個數共85個,企業從業人數771人,其中工業企業53個,規模以上6個。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路下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1]

中文名: 路下鄉

外文名: Luxia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

地理位置: 屏南縣西北

面 積: 149.39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11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新興東路33號

電話區號: 0593

郵政區碼: 352307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仙山牧場

車牌代碼: 閩J

常住人口: 6393人(2017年)

歷史沿革

1958年,設路下公社。

1984年,改鄉。

行政區劃

2005年,路下鄉轄村委會11個、村民小組78個。截至2019年,路下鄉轄11個村委會:路下村委會、鳳林村民委員會、羅沙洋村民委員會、發竹坑村委會、富塘村委會、五溪村委會、芳院村委會、三萬里村委會、門裡村委會、中秋村委會、嶺頭村委會。

地理環境

路下鄉位於屏南縣縣境西北部,東與屏城鄉為鄰,南鄰長橋鎮,北至西與建甌市接壤,境內地勢東北、西北高,西南較低,平均海拔1025米,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4℃,區域面積153.6平方千米。

人口

1990年,路下鄉有1982戶10333人,其中非農業340人。

2005年,路下鄉有居民2857戶,10876人。

2017年,路下鄉常住人口有6393人。

交通

路下鄉境內有303省道,寧武高速公路過境。

經濟

綜述

2017年,路下鄉企業個數共85個,企業從業人數771人,其中工業企業53個,規模以上6個。

第一產業

1991年,路下鄉農業總產值670萬元,其中糧食種植業和林業產值497萬元。

1992年起,該鄉大力發展食用菌、水果、反季節蔬菜等種植業和養殖業,並繼續抓好糧食和以毛竹為重點的林業生產。

2000年起,先後投資100萬元,實施以治水改土為主的千畝水稻示範工程;墾復毛竹林450公頃。

2005年,農業總產值4675萬元,比1991年增長598%;糧食種植業和林業產值1531萬元,約占農業總產值的33%;農民人均純收入3318元。

第二產業

1991年,路下鄉有工業企業11家,工業產值369萬元。爾後,該鄉發揮石材、水力資源優勢,累計引資1600萬元,相繼創辦石材加工企業37家;興建水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1640千瓦;引進竹木加工企業11家。至2005年,路下鄉已形成以石材加工、水電、竹木加工為主的工業格局,共有工業企業94家,工業總產值7060萬元,是1991年的19.1倍。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92—1999年,路下鄉建成路下華僑中學教學樓、實驗室、師生宿舍樓等建築面積5293平方米;建成路下中心小學新校園,占地1.66公頃,校舍建築面積3150平方米。 2005年,路下鄉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6所。

醫療衛生

2005年,路下鄉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2個。

文化事業

2005年,路下鄉有鄉文化站1個。

基礎設施

1991年起,路下鄉相繼完成9個行政村村道硬化。1992—1999年,路下鄉修建東環路長1千米、寬8米,並鋪設混凝土路面,沿街建成新大丘、官圳洋居民點民房100多幢,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形成新商住區。2001年,籌資256.6萬元在官圳里洋建成發竹坑、五溪造福工程搬遷居住點,占地2.5公頃,民居建築面積1.91公頃。2004年,重新鋪設鄉政府門口至村水尾新興東路與南街長1千米、寬8米混凝土路面;修建垃圾填埋場,成立衛生清掃隊。至2005年底,路下鄉全鄉11個行政村全部開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實現與縣聯網供電,其中7個行政村安裝了自來水。2000-2005年,路下鄉投資246萬元為存在滑坡險情的法竹坑和五溪2個村實施「造福工程」,共有165戶、610人搬遷入住路下新村。

榮譽記錄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路下鄉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視頻

路下鄉污水處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