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路得記 |
中文名:路得記 作 者:撒母耳 人 物:路得,拿俄米,波阿斯 主題特色:顯示神並沒有棄絕外邦人 大 綱:歸回故鄉 來 源:《聖經》舊約 |
《路得記》是《聖經》舊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4章。記載了波阿斯與路得的相遇、拿俄米的計劃、至近親屬的卸責、波阿斯的愛心、大衛的家譜等。[1]
書卷背景
正如很多舊約聖經的敘事文一樣:路得記的作者是隱名的,全書沒有一處提示作者是誰。他勒目記錄了一個傳統,指路得記是撒母耳所作。四7解釋了一個早以被遺忘的古代習俗,表明事件與寫作本書之間,一定有一段頗長的時距。學者對本書日期的意見,從王國早期至被擄歸回都有,顯然是很不一致。若參照其中最有力的證論,似乎最理想的假設應是被擄之前的時代:若要更進一步定出日期,就沒有什麼確實的標準,但王國時代的某段時期(十至七世紀)似乎最為合理。
書卷簡介
簡介
本書內容顯示神並沒有棄絕外邦人。
本書並沒有明言神直接的作為,但在短短四章中「耶和華」這名稱共出十八次之多,顯示神關心屬神之人的生活,如置諸眼前,無論是波阿斯與路得的相遇、拿俄米的計劃、至近親屬的卸責等,神都一一掌管帶領。雖然 讓旱災和悲傷臨到人,但使不育的有後,並且賞賜那些信靠的人。
作者在2:12道出:神的憐憫和看顧並不限於某一民族;凡投靠神的,無論是那一民族的人,神必賞賜和眷顧。神的救恩是普世性的。
波阿斯雖有力量代拿俄米贖回田產。但他不是至近的親屬,原本毋須盡此義務。他願意這樣做,實在是出自愛心。這正好表達出本書救贖的主題。事實上,書末的家譜顯然是伏筆,要指出將來的救主是從波阿斯一脈而出。
大綱
1 歸回故鄉(1:1-22)
路得的公公、丈夫和丈夫的哥哥都相繼去世,路得的婆婆拿俄米決定從摩押回到猶大,拿俄米讓兩個兒媳各自回家,兒媳俄珥巴回家了,路得則捨不得離開,並請求母親不要催促,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拿俄米便帶着路得回到伯利恆,並改名為瑪拉,是苦的意思。那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2 拾穗度日(2:1-23)
路得去田間拾取麥穗,正好遇見波阿斯回來,在問過路得的事情後,對路得說請她常與自己的使女在一起,可以跟着僕人收割。到了吃飯的時候,波阿斯請路得吃餅,並讓僕人不可呵斥她。路得將事情也告訴了婆婆,婆婆讓她常與使女一起,不要被看見去別人田地。
3 請求至近親屬盡上責任(3:1-18)
路得的婆婆讓路得晚上躺在波阿斯的床邊,路得照做了,波阿斯發現後便說自己會為他盡親屬的本分。天亮後,又給路得六簸箕大麥,路得回家後,婆婆讓她只管等待。
4 締結良緣(4:1-17)
波阿斯從城的長老選了十個人,那個與路得家關係更親密的人願意贖地,卻不願意娶路得,便放棄了,於是波阿斯便說自己願意娶路得。之後路得生了一個男孩。
5 大衛的家譜(4:18-22)
路得生的男孩取名為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親,是大衛的祖父。而耶穌是大衛的後代。
書卷作者
一般認為,本卷書的作者是撒母耳。
(一)按照猶大拉比的傳統,路得記是撒母耳寫的。
(二)不過路得記最後記載大衛,並以家譜為全書的結束,又不太可能是撒母耳的作品。
書卷影響
路得記強調神在日常事件中工作,這一點與舊約大部份經卷不同。在路得記之中,沒有先知說「耶和華如此說」:神的作為只匿藏在普通的事件之後。作者突出了神眷顧世人的一個獨特的層面一一眷顧的隱藏性。他把神的帶領收藏在人日常的活動之內,因為他相信神的帶領本身是隱藏的。當然,不單單是路得記有這種絕對但隱藏的因果思想:大衛的宮廷史(撒下九至二十)、約瑟的故事(創三十七,三十九至五十)及其他經文,同樣也強調神全面及不斷地控制世事——不是靠超自然的神怪方法,而是透過不能測透的自然事件以及人生各種際遇,來帶領他的子民。有時,神會直接介入人的處境中完成救贖計劃:但路得記之中,神的作為是隱晦的,它隱藏在平凡人的平凡事之中。各人的生活是在他們的社會之中流動,鮮有超然的因素加插其間:因為他們都相信神在背後帶領,他們的家庭得以保存,名字不致在以色列中塗抹——這平凡的小事絕不平凡:因此,以色列才有偉大的君王大衛,世人才有比大衛更偉大的大衛之子。
視頻
路得記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