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亮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輻射亮度是中國海洋地質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輻射亮度簡稱輻亮度,輻射亮度表示面輻射源上某點在一定方向上的輻射強弱的物理量。指面輻射源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垂直面元法線方向n上單位面積、單位立體角上輻射出的能量,即輻射源在單位投影面積上、單位立體角內的輻射通量。
輻射亮度的SI單位為瓦/( 球面度 米2 ) 。
面輻射源的輻射亮度Le:輻射源在某一方向的單位投影面積在單位立體角內的輻射通量,稱為輻射亮度(Radiance)Le。
Le=dIe/dScosθ Ie為輻射強度,θ為給定方向和輻射源面元法線間的夾角。
單位是W/(sr m2)。
海洋地質學
海洋地質學,地質學分支學科,是研究地殼被海水淹沒部分的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研究內容涉及海岸與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積物、洋底岩石、海底構造、大洋地質歷史和海底礦產資源。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又與海洋學有密切聯繫,是地質學與海洋學的邊緣科學。
海洋覆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它是全球地質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沉積作用的天然實驗室。海底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資源基地。海洋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直接關係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海洋地質調查還是海港建設、海底工程和海底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海洋地質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 ↑ 最古老的五種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