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集市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集市圖書館位於河北省辛集市興華路北段文化體育中心,2007年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撥款專款20萬元,對紀念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於2007年11月20日正式開館。升級改造後的紀念館展覽面積達到280平方米,展出照片127張,展櫃21個,陳列展品150件。書畫展覽面積130平方米,展覽書畫[1]38幅,建成了聲、光、電齊全的現代化紀念館。

基本介紹

公木先生(原名張松如),是我國當代詩人、學者、教育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詞作者。1910年農曆五月十五日出生於河北省辛集市北孟家莊村,1998年10月30日病勢於長春。

公木先生早年接受民主主義教育,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參加愛國運動,1938年到達延安,1939年與鄭律成合作,創作《八路軍大合唱》,其中的《八路軍進行曲》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於1988年「八·一」前夕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簽署命令,頒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此後又創作了《東方紅》、《英雄讚歌》、《豹子灣的戰鬥》等歌詞,1942年公木先生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1945年10月,他隨東北文藝工作團到達瀋陽後,一直從事教育事業,先後擔任東北大學教育長、中央文學講習所所長、吉林大學副校長等職。

公木先生身為名人,不忘家鄉文化建設,1992年他將日本友人贈送的禮金50萬日元悉數捐贈辛集市教育局,作為獎學金獎掖品學俱優的家鄉學子。1996年他又將自己畢生積累搜求的三萬冊個人藏書、手稿、獎牌和近百幅名家字畫收藏全部捐贈辛集市圖書館,受到家鄉人民的愛戴。

1999年在公木先生逝世後一周年之際,市政府為其在烈士陵園建立了墓碑。2000年經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原文化局舊樓建立公木紀念館。當時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時任石家莊市市長臧勝業、市委副書記李宏英、辛集市委書記申占群、市長葛江河多次親臨現場指導工作,「公木紀念館」幾個字,由原文化部副部長賀敬之先生欣然命筆。

文獻專題片

2002年由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和辛集市委聯合錄製了文獻專題片《永遠向前》,播出後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

2003年元月,紀念館由原來的文化局舊樓遷至新建文體中心圖書館四樓。搬遷之初,受經濟條件所限,紀念館布置相當簡易,保護措施不得力。

2006年6月公木先生被評為石家莊市「十大革命名人」之一。2007年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撥款專款20萬元,對紀念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於2007年11月20日正式開館。升級改造後的紀念館展覽面積達到280平方米,展出照片127張,展櫃21個,陳列展品150件。書畫展覽面積130平方米,展覽書畫38幅,建成了聲、光、電齊全的現代化紀念館。升級後的紀念館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現在作為人文資源的「公木紀念館」已成為研究公木先生的資料中心,傳播社會主義[2]精神文明的窗口和向世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成為辛集市文化教育的一大亮點,發揮着越來越大的社會作用。

視頻

辛集市圖書館 相關視頻

4.23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讀書吧辛集市圖書館
河北省圖書館紀念三十周年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