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拉特旗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達拉特旗第三中學位於鄂爾多斯市,通過加強校園文化[1]建設,提升辦學品味;在營造校園環境中,塑造學校文化品味;在課程建設中,凸顯學校教學特色;在不斷創新,自主發展中,追求卓越。打造學校品牌,辦出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校園諮詢

輝煌的達拉特教育

學校布局的調整改革

1952年,旗人民政府對全旗所有學校進行整頓,將其中的56所小學確定為公立小學,並在每個鄉設立了1所中心小學。

1950年代後期,旗內各項事業都在「大躍進」,小學教育迅猛發展,嚴重超出了旗內的經濟等方面的承受能力。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許多小學難以維持。1962年,對小學進行了整頓,採取「合併學校」「精簡教師」「學生超齡還農」等措施,小學由218所減為了164所,學生由原來的18568人降到了14756人,在校生減少了3812人,並精簡教師168人。

1968年開始,達拉特旗第一中學、達拉特旗第二中學由初中改辦為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教育從無到有,實現了零的突破。1968年、1971年又相繼建成達拉特旗第三中學和達拉特旗第四中學。1968年,初級中學下放到公立小學辦,形成七年一貫制「戴帽子」學校。初高中教育在全旗獲得了較大發展。

1984年,全旗實施普及初等教育。為方便家長送子女就近入學,要求「學校辦在家門口」,到1987年底,全旗小學校數達到了172所,教學點72個,初中41所,高級中學5所,全旗中小學校、教學點數達到290所。中小學生達到50753人,學生數是當年全旗總人口的近六分之一。

1996年,普及初等義務教育[2],開始撤併10人以下班,減少20人以下班。到1999年全旗9年制義務教育達標,全旗中小學數減少到149所,中小學生達到51351人。

進入2000年,根據《中小學布局調整指導意見》,擬定了《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進一步對中小學布局按照「政府指導,自然引導,逐步調整,分布實施」的原則進行了整合。在2001年至2006年五年時間內,共撤併小學73所,初中10所,到2006年底,全旗中小學數為53所。

2006年,對全旗中小學再次調整,農村中學全部撤併到樹林召鎮集中辦學,保留了13所農村小學,新建了12所農村幼兒園,調整後全旗共有中小學校32所,公辦幼兒園由4所增加到了22所。

「兩基」達標

達拉特從1981年宣布普及小學教育,到1986年提前4年實現普及小學教育。1995年,全旗「兩基」達標工作進入了正式實施階段。經過三個學年度的不懈努力,「兩基」各項指標工作成績顯著,學生普及程度提高,師資水平顯著提高,辦學條件有了大的改善,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加大,教育質量大幅度提高。

歷經20年,小學教育的普及,義務教育的達標,使全旗基礎教育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小學布局日益合理,辦學條件空前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極大地提升,中考成績進步顯著,普通高中教學質量一直位居全市八旗區之首,職業教育名列全市前列。人民群眾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根本轉變,全社會重視教育蔚然成風,社會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極大地提高,教育為全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0年,達拉特旗跨入全國「兩基」達標先進旗(縣)行列,受到了國家的表彰獎勵。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於印發

的通知》(內政教督〔2014〕2號),我旗所有小學和初中達到《內蒙古自治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的要求。

所有學校均建成校園網並接入教育城域網,旗網絡中心機房接入寬帶為萬兆,各學校接入寬帶為千兆。教學班全部配備交互式觸控一體機。每所學校配備一間網際互動教室,可隨時開展網際互動教學研活動。鎮內學校教學區實現了無線網絡覆蓋,確保時時處處可聯網,教師通過手機與觸控一體機可實現大小屏互動,應用各種App開展教學。

1.健全政策保障機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每年都被寫入旗委、旗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達拉特教育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2.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在我旗就讀的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均享受「同等待遇」的優惠政策。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

3.建立督導評估機制。組建督學隊伍,健全督政、督學職能。進一步突出教育督導工作重點,發揮教育督導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促進作用,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加強過程性督導,增加教育服務對象評價的權重,推進考核評價制度改革。2016年11月,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區)督導評估覆核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