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原圖鏈接 返璞歸真

返璞歸真(英文翻譯rediscover one's true self),漢語成語,拼音是fǎn pú guī zhēn,指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1]

目錄

成語解釋

返璞歸真,謂還其原始的淳樸本真狀態。 璞,本義是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這裡引申為天真,淳樸。

也作返樸歸真道教教義,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故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原圖鏈接 返璞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着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

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回複本真

近義詞 洗盡鉛華

反義詞 矯揉造作[2]

成語結構:聯合式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示例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下冊:「七姐現在返璞歸真了,到處跟人學做菜。」

在這樣的情景下,人們返璞歸真了。[3]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君子曰:「觸知足矣,歸真返璞,則終身不辱。」[4]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傑歸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聖,返璞歸真。」

成語典故

齊宣王見顏斶

齊宣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

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採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默然不悅。

左右皆曰:「斶來!斶來!大王據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鍾,萬石虡;天下之士,仁義皆來役處;辯知並進,莫不來語;東西南北莫敢不服;求萬物不備具,而百無不親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

斶對曰:「不然,斶聞古大禹之時,諸侯萬國。何則?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故舜起農畝,出於野鄙,而為天子。及湯之時,諸侯三千。當今之世,南面稱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觀之,非得失之策與?稍稍誅滅,滅亡無族之時,欲為監門閭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傳》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實,以喜其為名者,必以驕奢為行;據慢驕奢,則凶從之。』是故無其實而喜其名者削;無德而望其福者約;無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虛願不至』,此皆幸樂其名華而無其實德者也。是以堯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湯有三輔,自古及今而能虛成名於天下者,無有。是以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於後世者,堯、舜、禹、湯、周文王是也。故曰:『無形者,形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見其原,下通其流,至聖人明學,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是其賤之本與,』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賤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與?夫堯傳舜,舜傳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稱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貴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

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備矣,願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

斶知足矣,歸反樸,則終身不辱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歸真返璞,則終身不辱。」[5]

含義

這裡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樸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朴,《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這裡最重要的就是要儘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

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樸,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在返樸歸真的修行道路上,諸多高真大德的踐行曾為後世學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樣。

漢末魏伯陽真人,「挾懷樸素,不樂權榮」而專心修煉。葛洪真人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終日默然,被邦人咸稱為抱朴之士。並提出應「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晉代嵇康好道,亦以「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為修行宗旨。今天,學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進一步發揚守朴全真的教義,留一份淳樸之真於後世。

參考文獻

  1. 返璞歸真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5]
  2. 返璞歸真的成語解釋及意思-成語詞典 「返璞歸真」成語解釋及意思,「返璞歸真」的成語故事、典故、出處、拼音、近義詞、反義詞、常用程度、感情色彩、語法結構、成語謎語、歇後語等。
  3. 返璞歸真的意思_返璞歸真是什麼意思_造句_近義詞_英語翻譯_四字... 返璞歸真的意思 滬江成語大全精選返璞歸真的意思及對應發音、返璞歸真是什麼意思、造句、近義詞、英語翻譯信息,由maizi0512於2011年01月18日添加。...
  4. 返璞歸真_歷史典故:返璞歸真解釋_故事返璞歸真來歷意思與出處... 返璞歸真,歷史典故:返璞歸真解釋,故事返璞歸真來歷意思與出處,歷史典故,同「返樸歸真」。太平天國 洪仁玕《英傑歸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聖,返璞歸真。」
  5. 《戰國策·齊策四》 .夢遠書城[引用日期20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