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退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退閒漢語詞彙,拼音:tuì xián,解釋:退職享清閒。中文名 退閒 拼 音 tuì xián 注 音 ㄊㄨㄟˋ ㄒㄧㄢˊ 釋 義 退職享清閒.

退閒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釋義.2 出處.3 例句.

釋義

[beretired]退職享清閒。退職閒居。

出處

白居易《偶吟》:「老自退閒非世棄,貧蒙強健天憐。」

例句

唐 吳融《得京中親友書,訝久無音耗,以詩代謝》:退閒何事不忘機,況限溪雲靜掩扉。馬頰浪高魚去少,雞鳴關險雁來稀。閩 徐夤《退居》詩:「笑他范蠡貪惏甚,相罷金多始退閒。」宋 蘇軾《賜檢校司空左武衛上將軍郭逵進奉謝恩馬詔》:「惟卿耆老,漸就退閒。」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吾年未四旬,方思進取,豈能便效此退閒之事。」 [1] 清 惲敬《答來卿書》:「敬去年出京後,竭力求退閒地步。」清 丘逢甲《馬犖飛孝廉齋中小集答竹坪》詩:「蠔墩墩畔話鄉關,滿眼滄桑客退閒。 [2]

退閒
圖片來自百度

示例

【退避三舍】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因重耳與夷吾兩位公子不辭而別非常生氣,認為他的兒子在搞什麼陰謀,於是就派人去討伐蒲城。重耳翻牆逃走,被人追上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逃到了母親的故國。 公元前650年,夷吾即位,他擔心重耳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因此派人追殺重耳,重耳開始了逃亡生活,到衛國,沒有人搭理他,輾轉到了齊國,齊桓公以厚禮招待他。後,齊桓公去世,齊國內憂外患不斷,重耳離開了齊國,先後到達曹國、宋國、鄭國,最後他來到了楚國,楚成王用對待諸侯之禮接待他,重耳十分謙恭。後楚成王設宴席款待重耳,在宴席上,楚成王說:「若您將來能回到晉國,您將用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說:「珍禽異獸、珠玉綢絹,這些大王您都有,不知道用什麼厚禮來報答。」楚成王說:「雖然如此,您到底應該用些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說:「假使不得已,萬一晉楚兩國兵戎相見,我將退避三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