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元勾簿吳昌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上元勾簿吳昌卿》是北宋宋庠的作品之一。是北宋大臣、文學家,工部[1]尚書宋祁之兄。今有《宋元憲集》傳世 。
“ |
長安鼕鼓喧,里舍隙塵曉。有客駐歌驪,歸途指江徼。 晨庖爨蘇冷,窮巷鄉輿少。乃肯顧我廬,歡言復悲嘯。 悲嘯誠易知,夫君韻經奇。才高洛陽賈,賦動楚湘纍。 平昔應賢詔,覽德揚英蕤。孚尹傾寶肆,沛艾絡仙羈。 獻書北闕下,對策東堂垂。逢吉旦兼暮,諧音塤且箎。 天官選初筮,黃綬聊藏器。三釜樂及親,尺檄甘為吏。 邇來預冬集,再調郁奇意。群公亟為言,力命乃相戾。 奏牘輒報聞,官書責勤{上艹下泣}。簿領百里佐,風煙六朝地。 銷魂南浦行,拄頰西山氣。君子永來譽,勝襟無累欷。 行矣勿載譁,鄉枌方省家。春橈碎溪月,曉帆弄江霞。 長洲紛藉草,故樹雜生花。予心若為處,歲晏佇疏麻。 |
” |
— [北宋]宋庠 |
人物簡介
宋庠的祖先是宋國君主宋微子。他的高祖宋紳,於唐昭宗時任御史中丞,因言語不當而獲罪免職,舉家遷於開封府雍丘縣。
宋庠(996年~1066年),他幼年時同弟弟宋祁隨父在外地讀書,稍長離父還鄉。宋庠初名宋郊,後因御史言其"姓符國號,名應郊天",郊和交同音,交含有交替的意思,宋仁宗命其改名,宋郊因而改名宋庠,更字公序。
仕途生涯
宋庠中狀元後,擢大理評事、同判襄州。被劉太后看中,破格升為太子中允、直史館,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遷左正言。
寶元(1038年-1040年)年間,宋庠以右諫議大夫充任參知政事,位居政府。
宋庠在相位以儒雅著稱,遇事是非分明,與同僚呂夷簡不和,又因反對范仲淹的"慶曆新政",最終被調知揚州。新政失敗[2]後,朝廷遂擢宋庠為樞密使。
慶曆三年(1043年),因其子與匪人交結,出知河南府,徙知許州、河陽。
慶曆七年(1047年),春旱,仁宗採用東漢時以災異策免三公的舊例,罷免宰相賈昌朝,其餘輔臣皆削一官,宋庠為右諫議大夫。
慶曆八年(1048年),除尚書工部侍郎,充樞密使。
皇佑元年(1049年),拜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終無建樹。
皇佑三年(1051年),又因家法不嚴,縱容子弟過錯,遭包拯彈劾而被罷相,出知河南府,幾經遷徙,被仁宗封為莒國公。
視頻
送上元勾簿吳昌卿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搜狐,2020-02-17
- ↑ 解密:宋仁宗慶曆新政到底是怎麼最終失敗的?,縱觀歷史網,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