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家堂(周洪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送家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送家堂》中國當代作家周洪民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送家堂

每年送家堂時,我們家族人丁興旺,子孫眾多,送家堂燃放的鞭炮也最多,噼里啪啦持續很長時間,場面異常熱鬧。待到送走先祖們之後,父親就會像丟了魂一般,趕緊回房間睡覺,直到吃晚飯時叫好幾遍才能起來一起吃水餃。

吃水餃是過大年必不可少的重頭戲,母親和姐姐們每年都會包上幾個糖塊的,幾個甜棗的,幾個豆腐和小硬幣的。每次吃水餃時為了能夠吃到特殊餡的餃子,我都會吃撐了肚子,現在還會時常想起那可愛場景。

吃苦耐勞、耿直倔強的父親,雖然對待孩子們特別嚴厲,但不失溫暖和關愛,困難年代孩子多,好多家庭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我的父親每年總會讓母親為我們兄弟姐妹做一件新衣服,也許是一件新褂子,也許是一條新褲子,要不就會是一雙新鞋子。樂善好施、仗義執言的父親對待親朋好友就更沒得說了,父親一生朋友很多,在困難年代朋友之間互幫互助渡過了難關。

父親有五個姑姑,在我的記憶中,每年他都會用提籃盛着年貨去看姑,和長輩們嘮一會家常之後,倒空提籃就回家,從來不在親戚家裡吃午飯。好多長輩過意不去,有時為了留下年禮,彼此「推讓」紅了臉,時常把籃子提把給弄斷,長輩們都稱父親為「二犟孫」(因父親排行老二)。父親的率先垂範及身體力行的品質,春風化雨般滋潤了孩子們的心田。我們要繼承好且傳承給下一輩,讓良好家風賡續不斷。

對於過年的感懷和對父母的思念,已深深鐫刻在我靈魂之中,難以割捨,更難忘懷!

[1]

作者簡介

周洪民,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