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楊長史赴果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楊長史赴果州》
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

《送楊長史赴果州》是唐代詩人王維的所做的五言律詩。[1]此詩是王維的晚年作品,為送別友人楊濟入蜀而作,當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

此詩抒寫對友人遠道入蜀的關切之情,以數目字的誇張手法描繪了官橋的巫祝,樹叢的女神祠等蜀道上特有的風物,形象地表現了蜀地的險阻和風物的優美,具有超俗的畫意和詩情。全詩渾然神秀,無跡可求。

作品原文

《送楊長史赴果州》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白話譯文

褒斜道狹險容不下車輛,你這位君子離京將去哪裡?

險絕的鳥道綿延千餘里,兩岸猿啼會連續晝夜十二時!

官橋邊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廟祠。

分手之後我們只能同看明月,你且還多聽子規而生歸思!

詞句注釋

⑴楊長史:楊濟,後來曾任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長史,官名,秦置。漢相國、丞相,後漢太尉、司徒、司空、將軍府各有長史。參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後漢書·百官志一》。其後,為郡府官,掌兵馬。唐制,上州刺史別駕下,有長史一人,從五品。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

⑵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嶺太白山 :褒水南注漢水 ,谷口在今陝西省勉縣褒城鎮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陝西省眉縣西南。通道山勢險峻,歷代鑿山架木,於絕壁修成棧道,舊時為川陝交通要道。幰(xiǎn):車幔,代指車輛。

⑶之子:這個人。《詩經·國風·周南·漢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鄭玄箋:"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

⑷鳥道:險峻狹窄的山路。唐李白《蜀道難》詩:"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⑸猿聲:一種"猿啼"。十二時:古時分一晝夜為十二時,以干支為記。《左傳·昭公五年》杜預注有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映、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名目,雖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時。至以十二支記時,《南齊書·天文志》始有之。

⑹官橋:官路上的橋樑。唐杜甫《長吟》:"江渚翻鷗戲,官橋帶柳陰。"祭酒:指出行的餞別酒。唐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今將下東道,祭酒而別 秦 。"王琦匯解:"祭酒,謂祖道祭也。古者出行,必有祖道之祭。"

⑺山木:山中的樹木。《左傳·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魚鹽蜃蛤,弗加于海。"女郎祠:陝西褒城縣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處泛指女神祠廟。

⑻子規:杜鵑鳥。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

作品賞鑒

友人行程之遠,離別之久。頸聯"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二句,通過對旅途情景的想象,表達了對友人入蜀旅途的關切。結尾"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兩句是對別後的想象和對友人的囑咐。

隨着閱歷的加深和藝術上的成熟,王維晚年的作品審美選擇更加入妙,點染更加出人意料之外。這首詩興韻寄於風土,詩中官橋的巫祝,樹叢的女神祠,都是入蜀道上特有的風物。作者又善於用數目字加以誇張,一千里寫盡鳥道,十二時寫盡猿啼,完全避開了送別俗套,寥寥幾筆就把蜀地的險阻和風物的優美寫出來,具有超俗的畫意和詩情。首尾兩聯寫盡的關切和相思,渾然神秀,無跡可求。紀曉嵐說"一片神骨,不必凡馬空多肉",的確道出了此詩的妙處。

名家評價

《唐詩解》:首聯親知想頭,次聯無然渾成。三聯紀道所歷,以想其頓舍。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陳繼儒曰:三四清絕。徐充曰:司空曙《送流人》詩云"山村楓子鬼,江廟石郎神",近此五六句法。末二句言見月則同,聽子規則異,意妙。

《唐風定》:摩詰包孕甚廣。精麗近沈、宋,沈、宋無其閒澹;空秀似襄陽,襄陽遜以菁英。此體中神聖工巧備矣。

《五七言今體詩鈔》:已似大曆間人。

《唐賢三昧集箋注》:收忌太平熟,此惟得之。顧云:荒落之景、淒楚之情可想。清古。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曰;佻倩之章。三四最異,徑筆能寫出。三四是此家直置一種本色,五六亦爾,乃以過出結緒。

《唐宋詩舉要》:吳曰:高華俊奭。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王維的山水詩大都寫於後期,與前人比較,他擴大了這類詩的內容,增添了它的藝術風采,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其中,寫鄉村景物和農家生活的田園詩充滿着牧歌情調,表現他閒逸蕭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適的心境。如《渭川田家》 ,《春中田園作》。更多的作品着重寫農村美麗如畫的風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山居秋暝》寫暮雨方霽,山村呈現的美景。王詩中那些描繪大自然幽靜恬美的山水詩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如《青溪》:言入黃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沒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閒,清川淡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 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飯覆釜山僧》)。這種心情充分反映於他的詩歌創作之中。過去時代不少人推崇王維此類詩歌,一方面固然由於它們具有頗高的藝術技巧,一方面也由於對其中體現的閒情逸緻和消極思想產生共鳴。明代胡應麟稱王維五絕"卻入禪宗",又說《鳥鳴澗》、《辛夷塢》二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便是一個明證。雪景 傳為王維作 王維其他題材的作品,如送別、紀行之類的詩中,也經常出現寫景佳句,如"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

視頻

王維創作風格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