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七小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七小學始建於1941年,是一所鄉鎮級中心小學,有學生1438人,30個教學班級,教職工60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學校學生總數80%以上。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文明校園六好」建設標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開展學校少年宮工作,紮實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

目錄

榮譽稱號

2015年獲遵義市十佳鄉村學校少年宮稱號,2016年、2017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我校鄉村學校少年宮合唱團的十餘名同學與黃浦區少兒合唱團、英國男童合唱團同台演出。2017年3月,中央文明辦三局副局長鄧麗娟到我校考察,對我校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給予了高度評價。2017年榮獲「全省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思想道德建設好

以活動為載體,利用重要時間節點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紮實開展「祖國好·家鄉美」、「三生四愛五心五好」等德育活動;充分利用德育課程、升國旗儀式、少先隊活動、主題班會等開展道德教育實踐,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加強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生動形象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核心價值觀的沐浴下健康成長。

組織學生學習創文集體舞《全城心跳》、傳唱《十七小學十好少年》童謠等寓教於樂形式,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核心價值觀教育落落細、落實。我校98%以學生熟知熟記核心價值觀24字,截止目前,我校先後獲得省、市「祖國好·家鄉美」活動一、二、三等獎等的榮譽稱號:2014年全區中小學「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系列活動「童心向黨」歌詠比賽活動中榮獲二等獎;2014年全省中小學「祖國好 家鄉美」主題系列活動優秀組織獎;2015年全市中小學」祖國好 家鄉美」主題系列活動中,榮獲「童心向黨」歌詠活動三等獎;2015年全市中小學」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系列活動中,榮獲「中華經典優秀童謠誦讀傳唱」活動二等獎;2016年全省中小學」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系列活動中,榮獲「中華經典優秀童謠誦讀傳唱」活動一等獎。

領導班子建設好

學校積極加強教師隊伍中黨員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落實好「三會一課」等制度。以師德教育月活動為主線,開展名師講座、評教評學、結對幫扶、家訪助學等系列活動,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開設道德講堂加強師德教育,通過觀看視頻學習身邊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邀請國家級禮儀師講解教師禮儀規範,溫潤了教師品格,陶冶了道德情操。學校以打造「幸福課堂」為宗旨,開展形式多樣的有效的教學教研活動,以研促教,讓教師教學得法,學生學習有法,實現快樂學習,教學相長的目的。學校鼓勵教師開展自主性團隊活動,「金巧手手工團隊」「V笑班媽媽團隊」「心飛揚心理團隊」等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增進了教師彼此間的信任,促進了友誼,增強了凝聚力和戰鬥力。

教師隊伍好

學校不斷開展爭做「四有教師」主題活動,在「課內比教學[1]、課外展風采」理念的指引下,學校每年開展「十個一」活動:「行政人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上一節示範課」「新教師上一節亮相課」「青年教師上一節優質課」「青藍結對教師上一節匯報課」「年級組組內上一節研討課」「校際聯盟上一節交流課」「城鄉幫扶送一節支教課」「行政、骨幹、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一次培訓講座」「班級上一次少先隊活動研討課」「每年撰寫一篇論文」。

校園文化建設好

學校圍繞「文明校園」工作[2],打造「流動書吧」,分別將圖書擺放在閱覽室、班級書吧、走廊小書角,營造讓圖書流動起來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做到人人可閱讀,時時可閱讀;利用學校少年宮學生的手工作品、書法繪畫作品裝點校園,打造班級文化、走廊文化。學校秉承「讓每一位師生擁有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建立了「五評五創」德育評價體系,讓德育滲透到學校教育各個環節。

近三年多來,學校採取德育活動+課程滲透的方式,通過升旗晨會、少先隊活動課、大課間、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課程。在少年宮裡開設了絲網花、串珠手工製作,繪畫、閱讀、跆拳道、舞蹈等項目,並形成了特色。學校還創設了「四節一展示」活動,即「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朗誦節」和「六·一」遊園會和鄉村學校少年宮開放日。在中央電視台2017年5月開展的《看我七十二變之創意少年》的海選活動中,孩子們的《夢幻教室》創意節目超過億萬觀眾投票獲得了到央視錄製節目的機會。

優美環境建設好

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七小學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忠莊鎮馬坎村蔡灣組,原為遵義市忠莊小學,2016年改為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七小學。學校圍繞「幸福」文化打造,依據「科技十七、人文十七、快樂十七、幸福十七」校園文化構想,打造「流動書吧」,分別將圖書擺放在閱覽室、班級書吧、走廊小書角,營造讓圖書流動起來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做到人人可閱讀,時時可閱讀;我們利用鄉村學校少年宮學生的手工作品、書法繪畫作品裝點校園,打造班級文化、走廊文化,讓學校一草一木,一牆一壁會說話,讓校園文化潤物無聲,浸潤學生心田,滋養學生的品德。學校定期開展「四節一展示」(「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朗誦節」和六一節暨鄉村學校少年宮展示)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學生更加自信陽光,學校德育工作得到了提升,養成教育得到了落實。

活動陣地建設好

校園環境的打造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教育,學校圖書分別放置在圖書室、班級、走廊,小廳走廊處的小書角,班級文化、走廊文化、辦公室文化建立起來;操場的木質座椅,食堂背後的石榴樹及各種花草,美化了環境,處處育人。近三年多來,學校在鄉村學校少年宮裡開設了絲網花、串珠手工製作,繪畫、閱讀、跆拳道、舞蹈等項目,並形成了特色。學校還創設了「四節一展示」活動,即「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朗誦節」和六。一遊園會和鄉村學校少年宮開放日。同時,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勞動技能、科技體驗、文娛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使孩子們在活動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 淺論分層教學,行知部落,2021-01-18
  2. 創建文明校園「六個好」標準,搜狐,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