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遼懷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遼懷陵

圖片來源搜狐

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1] 巴林右旗 

分類   古墓葬

時代   遼

編號   3-247

登錄時間 1988年

批準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懷陵中國遼朝遼太宗遼穆宗父子的陵園。

位於懷州城址北約六公里(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崗崗廟村北床金溝),屬於賽汗山余脈,南北走向,陵中山勢陡峻,三面環山,溪流不絕。西南注入床金河。中間以石牆分為內外陵區,溝北內陵區台地,為陵墓、祭殿所在地。[2]

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死後葬在此地,在附近設置懷州奉陵軍。應歷十九年(969年),其子遼穆宗死後也祔葬於此。1976年,昭烏達盟文物站蘇赫、巴林右旗文化館韓仁信發現。地宮塌陷,早已被盜。尚存七段石牆。外陵區有殿基址二座,地面有散落的大量磚瓦,內陵區分布兩座陵墓,墓前有祭殿遺址,存漢白玉蓮花紋柱礎一處。

位置及概況

遼懷陵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北、東、南三面環山,在山脈低洼處用石牆封堵。入谷口處夯築高大陵門,現已毀壞,僅存兩個高大的封土堆。中部一道石牆將陵園分為外陵區和內陵區。外陵區有兩處大型殿堂建築遺蹟。從谷口到墓地築有6道石牆,陵墓和祭殿均建在內陵區,規模宏偉。兩座陵寢早年被盜,墓室頂部嚴重塌陷,祭殿等建築也僅存台基遺蹟,地表散布大量精緻、考究的遼代建築構件。

1991年,對懷陵進行發掘。M5為多室壁畫墓,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西耳室和後室組成,墓室之間有甬道相連接,全長35.72米,寬15.16米,方向1400°墓道為階梯式,長15.7米。後室即主室,平面呈圓形。壁畫分布於天井和前後甬道,有門吏、侍衛、儀仗、車輿、門神等。殘餘隨葬品有瓷器、鳴鏑、「開元通寶」銅錢等。

參考文獻

  1. 內蒙古自治區,探索之旅工作室
  2. 《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