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邕寧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邕寧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1295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為31.6萬。邕寧區轄4個鎮: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鎮,1個鄉:、中和鄉。邕寧區地處南寧市東南部,於2005年3月成立,現轄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鎮、中和鄉5個鄉鎮,總面積12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190公頃;總人口31.6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95%,農村人口占83%。[1]

地理

地貌 ​ 邕寧縣地處"南寧盆地"東南部,總的地勢是南、北高,中部低,由西向東傾斜。地貌大體分為山地、 丘陵、平原3個類型:其中,丘陵面積最大,約占全縣總面積的62%;平原次之,約占24%;山地較小,占14%。但山地對自然景觀和各地理要素影響很大。

氣候

邕寧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暖,乾濕分明,日照強,霜期短,冰雪罕見。全年的氣候變化是:2~3月為冷暖空氣頻繁交替期,常有低溫陰雨天氣;4~5月常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的影響,易有春旱發生;6~8月是夏季風極盛時期,多受颱風侵襲,易有洪澇發生;9~10月暖濕氣團逐漸撤出大陸,雨量銳減,易有秋旱發生;11月~次年1月,主要受大陸變性冷高壓控制,是一年中溫度最低的時期。[2]

歷史

秦以後,今邕寧地屬西甌、駱越地。秦屬桂林郡轄地。

漢屬鬱林郡領方縣及合浦郡治合浦縣轄地。東漢因之。

三國時代,今邕寧地屬吳國轄地。東、北、西境屬吳置鬱林郡臨浦縣,南境屬合浦郡合浦縣。

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先設晉興郡,後置晉興縣,屬之。南北朝的宋、齊、梁、陳仍基本沿襲。

隋罷晉興郡為晉興縣,屬簡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晉興縣為宣化縣,屬鬱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此置南晉州,初領宣化一縣,五年析宣化置武緣、晉興、朗寧、橫山四縣。(乾元後省橫山)貞觀八年(634年)改為邕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永寧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邕州。長慶二年(822年)於此設邕管經略使。宣化縣屬之。

宋開寶四年(971年)更晉興為樂昌,六年省朗寧入宣北,封陵入武緣,如和入宣化。此間,州、郡、及宣化縣治均在南寧。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邕州改為邕州路。泰定元年(1324年)又改為南寧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南寧路改為南寧府。清代仍沿襲,宣化縣屬之。

民國2年(1913年)6月廢府改道,宣化縣改為南寧縣,隸屬邕南道。民國3年(1914年)1月改稱邕寧縣。邕寧縣得名之始並延續至今,隸屬南寧道,列為甲等縣。民國15年(1926年)10月裁道,直屬廣西省府。民國19年隸屬南寧民團區,後設置南寧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改隸該公署。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 25日邕寧縣人民政府在南寧宣布正式成立,縣府設在今南寧市糖紙廠。1950年12月,縣府從南寧遷至蒲廟,設在今人民醫院。1951年8月縣府遷往五塘,設在今五塘中心小學。1953年1月縣府由五塘遷返蒲廟。1951年,邕寧縣隸屬南寧專區(後改賓陽專區遷往蘆圩)。1952年7月,邕寧縣改置邕寧專區,12月,設置廣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3月20日將區改稱州),邕寧專區屬之。1953年撤銷邕寧專區,邕寧縣屬桂西僮族自治區。1958年3月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後(1965年10月12日將"僮"字改"壯"字),廢州設署,邕寧縣隸屬邕寧專員公署(1958年11月更名為南寧專員公署,1971年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10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歸屬南寧市。

2004年9月15日,撤銷邕寧縣,設立南寧市邕寧區。將原邕寧縣的蒲廟(不含莫村)、新江、那樓、鎮龍、百濟、中和6個鄉鎮劃歸邕寧區管轄,邕寧區人民政府駐蒲廟鎮。區劃調整後,邕寧區轄: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鎮、鎮龍鄉、中和鄉。

2005年3月18日,邕寧縣撤縣設區,邕寧區正式成立。

區劃

2000年,邕寧縣轄15個鎮、6個鄉。

2002年,邕寧縣轄18個鎮、3個鄉、213個行政村、35個居民委員會。年末全縣總人口92.6萬人。

2003年,邕寧縣轄18個鎮、3個鄉:蒲廟鎮、良慶鎮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四塘鎮五塘鎮崑崙鎮長塘鎮伶俐鎮、南陽鎮、劉圩鎮、那樓鎮、新江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中和鄉、鎮龍鄉、百濟鄉。共213個村委會、35個居民委員會,年末總人口93.08萬人。

2004年,邕寧縣位於廣西西南部,面積4725平方千米。轄3個鄉、18個鎮共213個村委會和35個居民委員會,年末總人口938834人。

2005年6月25日,撤銷鎮龍鄉建制,整體併入那樓鎮,擴大那樓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後的那樓鎮管轄羅馬、那盆、那頭、屯六、那旺、屯了、中山、那務、壇墩、壇垌、河浪、華佳、那利、三江、那文、那他、那豐、那良、屯良、棠梨等20個村和那樓、鎮龍2個社區,總面積354.2平方千米,人口8.77萬人。那樓鎮人民政府駐那樓社區。7月,撤銷鎮龍鄉,併入那樓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邕寧區轄3個鎮、2個鄉: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鎮、中和鄉。共有9個社區居委會、65個村委會。

人口

蒲廟鎮 面積249平方千米。轄21個村(居)委會,160個自然坡。年末人口123744人。

那樓鎮 面積354平方千米。轄22個村(居)委會,102個自然坡。年末人口85550人。

新江鎮 面積165平方千米。轄9個村(居)委會,61個自然坡。年末人口29294人。

中和鄉 面積176平方千米。轄8個村(居)委會,37個自然坡。年末人口33118人。

百濟鎮面積310平方千米。轄14個村(居)委會,137個自然坡。年末人口42867人。

2004年末,總人口31.6萬人。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3]

經濟

概況

2007年,城區實現生產總值24.46億元,增長15.26%。實現了"四個突破":財政總收入21728萬元,突破2億元,完成城區人大預算的109.46%,增長20.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0.03億元,突破10億元,增長30.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163元,突破1萬元,增長15.9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00元, 突破3000元,比上年增收391元,增長13.92%,增幅首次超過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億元,增長16.33%;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2.28億元,增長33.51%;實際利用內資3.68億元,增長28%。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2010年全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325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7364萬元,增長6.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4225萬元,增長7.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1662萬元,增長17.2%。

受消費和投資的拉動,全城區經濟結構呈現新的變化。結構由2009年的40:29:31轉變為2010年的40.5:27.6:31.9,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經濟有所增大,第二產業有所縮小。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1.6%。全城區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78876萬元,同比增長6.30%,其中:農業總產值139036萬元,同比增長4.14%;林業總產值9135萬元,同比增長56.44%;牧業總產值119776萬元,同比增長4.49%;漁業總產值8176萬元,同比增長7.75%;服務業總產值2754萬元,同比增長10.44%。實現農業增加值167364億元,比上年增長6.3%。

農業

通過新農村建設,促進了城區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全年城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6.37億元,比上年增長8.5%。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作物播種比重提升,優質稻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通過實施"穩糧、優蔗、興果、擴桑、強養、促林"工程,積極推進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培育優質谷、甘蔗、蔬菜、水果四大優勢產業,發展淮山、桑蠶、木薯、西洋南瓜、甜瓜、紅龍果等六個特色產業。桑蠶發展勢頭強勁。甘蔗生產已成為城區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23萬畝,預計產量達105萬噸,比上個榨季增產13.8萬噸,實現了甘蔗總產量三年翻一番的目標。家禽養殖為主導的養殖產業已初具規模,全年肉類總產量3.97萬噸,增長10.5%。其中溫氏公司發展了80多個養雞小區,合作養戶1000多戶,戶均獲利1.64萬元。通過開展建設試點工作,每個試點村都形成了1至2個優勢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及時兌付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能繁母豬等各項補貼730多萬元。

工業

邕寧縣解放前只有個體和私營手工業。清朝末年,全縣形成棉織、打鐵、車縫、皮革、磚瓦、釀造、爆竹等行業。民國期間,據廣西統計局調查,民國21年(1932年),按當時轄區計算,全縣有手工業1036戶,從業人員3308人,年產值201萬元(國幣) ,主要產品皮鞋銷往廣東、香港,土白布、爆竹、陶器銷往越南和左右江一帶。日軍侵華期間,手工業遭到嚴重破壞,戰後恢復緩慢,據縣政府統計提要載:民國34年,全縣有電力、自來水、碾米、印刷、紡織、捲菸、煙絲、酒精、肥皂、機修等小工廠139家,多集中於縣城(今南寧市) ,有手工業355家。解放前夕,全縣有個體手工業2474戶,從業人員4046人,年產值400多萬元(國幣),可分為23個行業,較大的行業是打鐵、車縫、陶器、棉織。 解放後,1951年開始有國營工業,1954年開始建立集體工業,1986年開始興辦中外合資企業,國營工業至50年代末已躍居主體地位。工業生產普遍使用動力機械,但仍保留必要的手工操作。195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8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299萬元的3.4%。至1990年,有工業企業126家,從業人員1.5萬多人;工業產值54153萬元(按不變價計算) ,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129359萬元的41.9%;工業主要門類有食品、建材、煤炭、化學、機械、印刷、造紙,大宗產品有機製糖、水泥等。[4]

社會

仙葫大橋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橋一路"建設進展順利,仙葫大橋已進入橋面施工階段,累計完成投資8千多萬元,預計2006年6月大橋主橋即可建成,年底可通車;邕寧-靈山-浦北二級公路邕寧段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征地拆遷工作;邕(寧)良(慶)大道拓寬工程已完成主車道建設並安裝了路燈。蒲廟舊城改造紮實推進,完成了五聖宮維修(總投資80萬元)和林業路等10條小街小巷改造工程。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30萬元,建設了總長109.7公里的21條鄉村道路,貫通了那樓至新江、那樓至百濟、中和至那樓、百濟的鄉鎮之間的橫向道路,解決了18個行政村、5萬人的行路難問題。投資400萬元,建成17個村(坡)的人飲工程,解決了2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投資1100多萬元,完成了清水泉電灌站技改、蒲廟電灌站技改、廣良支渠防滲、那寨水庫和大王灘東乾渠水毀修復及5個小型水利治旱等工程,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5萬畝。在蒲廟鎮孟蓮村開展的總投資660萬元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已完成。新建生態文明村2個、沼氣池1745座。

招商引資:年內,廣西華勁紙業集團第一期投資2.5億元年產5萬噸高級文化紙項目、南糖集團投資1.87億元年產5萬噸機械漿項目等一批工業項目正式簽約邕寧區。2005年,全城區新簽約項目12個,協議投資總額11.8億元;合同引進內資5.16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14%,實際到位內資1.53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2%;完成新批合同外資409萬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2%;實際利用外資201萬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0.5%。

公益性崗位,切實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大齡就業困難人群實現再就業。全年新增就業人數995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53%,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3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5%。規範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14125人,向自治區內外轉移勞動力3798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83.47%。

社會保障:"兩個確保"、"三條保障線"和"低保"工作進一步落實,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下崗職工、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做到了應保盡保,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209.1萬元。年內為377名白內障患者實行了復明手術救助,完成了7個五保新村建設、43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和23戶水毀民房重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年內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7件,政協提案77件,辦復率為100%。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四五"普法工作順利通過南寧市驗收。順利完成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基層民主政權得到鞏固和加強。順利完成全國經濟普查任務。年內組織開展了"公民道德宣傳日、"創建全國文明城"等系列活動。積極開展文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行業和軍民共建活動,完成了3個市級文明社區的創建任務。

科學教育

全年獲得自治區、市科技部門立項項目12項,安排城區本級科技三項計劃項目35項,落實科技三項費用234萬元,重點支持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推廣和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以及科技含量高、產業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6517萬元,項目預計產生效益達2.1億元。

基本上解決了邕寧區大量聘用代課教師的歷史遺留問題。"兩基"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投資324萬元,新建新江漢林小學等5幢共3944平方米的教學樓,完成農村中小學現代化遠程教育工程,為所有的教學點配備了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成套教學光盤,完全小學全部建成了衛星教學收視點,所有的中學都配備了計算機教室。建立了對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的幫扶制度,對6723名困難學生實行了"兩免一補"。2005年,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全城區高考考上大學本科2439人。

文化活動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50場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19場次。邕寧區運動員在參加市級以上體育比賽中獲得第一名22個、第二名34個、第三名24個。協辦2005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邕寧歌台文藝活動。2005年,邕寧區農民八音隊獲中宣部、文化部頒發的"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先進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稱號。

衛生保健

全面實施2001~2010年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規劃。抓好為生活困難的城鄉肺結核病患者提供免費治療項目。繼續實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強化了醫療機構管理和重大傳染疾病防控工作,公共衛生、食品衛生得到有效監督和管理,切實維護了人民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年內全城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37個,床位547張,衛生技術人員1064人。村衛生室覆蓋率93%。年內無重大醫療事故、重大傳染病疫情出現。

計生服務

投入180萬元作為各鄉鎮計生服務所硬件建設。全城區計劃生育率為86.3%,二孩計生率70.59%,出生統計合格率為97.65%,術後回訪率為100%,徵收社會撫養費115.1萬元。2005年城區人口計劃生育各項指標均控制在南寧市下達的指標內,獲南寧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責任制考核二等獎。[5]

文藝

邕寧縣民間文藝源遠流長,豐富多采,極富有民族特色。民間戲劇除外地流入的邕劇、粵劇外,還有山歌劇、師公劇,採茶戲等;民族舞蹈有春牛舞、斑鳩舞、白鶴舞、師公舞、採茶舞等;民歌歌種繁多,異采紛呈,其中"了羅"山歌的還球歌圩,聞名遐邇。流行於民間的故事、歌謠、諺語、歇後語也相當豐富。

戲劇

清咸豐七年至十年(1857~1880年),原屬邕寧縣富庶鄉(今屬南寧市郊區)的甘圩、甘村建立"光天彩"和"義鳳彩"本地班(邕劇)。清同治、光緒年間,有南寧的全新鳳、合新鳳、壽新鳳、樂堯天四大名班。民國初年,以那蓮小武黃少金、散發花旦長塘七、那蓮七、花臉農瑞安等為主角的金田樂班, 聞名桂西南一帶, 常在南寧、來賓、左江和廣東下四府(欽、廉、雷、瓊)一帶演出,被譽為"廣西第一班"。首本戲有《大封相》、《三官堂》、《賣子投崖》、《五龍困彥》、《霸王歸天》、《七狀紙》等。同時各大圩鎮如那蓮、蒲廟、蘇圩、那陳、良慶、四塘、五塘、長塘等,都有邕劇班社。30年代以後,由於觀眾欣賞習慣的變化(邕劇唱白均用舞台官話,即俗稱的"下國街官話"),白話觀眾不習慣,邕劇遂漸趨衰落。

粵劇

為縣內城鄉流行最廣泛的劇種。清末民初,已有廣東粵劇戲班"得得聲"、"華隆興"等到蒲廟演出。民國初年,蒲廟、新江、劉圩、大塘、南曉等地,已有業餘粵劇戲班組織。抗日戰爭期間,來邕下鄉演出的廣東粵劇戲班(被戲稱為"鑽山班")有個別藝人如難民李、譚少珊等流落本地,以傳藝糊口,為傳播粵劇藝術出了力。解放後,全縣城鄉業餘粵劇團迅速發展。 演出劇目除傳統古裝戲外, 還有大量新編古裝及現代粵劇,如解放初期的《九件衣》、《血淚仇》、《小二黑結婚》、《愁龍苦鳳兩翻身》;60年代的《山鄉風雲》、《李雙雙》、《打銅鑼》、《補鍋》等。一些劇團為配合中心工作,還自編自演現代小粵劇。

師公戲

流行於那陳、大塘、南曉、中和、伶俐、蒲廟、良慶等地。師公戲由跳神驅鬼的師公舞(唱師)演變而來,用平話演唱,亦稱平話戲,多在中秋、重陽等"大排"節日演出,以祝賀豐年,也有應邀為婚嫁、賀壽、新居落成等喜慶活動演出助興的。初期的師公戲表演形式簡單,唱腔單調。伴奏樂器只有一"岳",(壯話nyak,即蜂鼓)配以鑼、鈸各一。後來逐漸吸收借鑑邕劇的表演形式,並借用邕劇本子,如《目蓮救母》、《四姐下凡》、《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樂器也增加了二弦、秦琴和谷魚等弦樂及打擊樂。解放後,師公戲仍有演出。

採茶戲

流行於縣境大部分地區,盛行於南曉、大塘、那陳、中和、南陽等南部鄉村。採茶戲系由採茶舞發展而成,戲劇情節簡單,內容多為描述男女愛情,人物一般為二生二旦(茶娘二、茶公、財主各一),唱腔採用民間小調,如"鮮花調"、"賣茶腔"等,以二胡、秦琴等樂器伴奏。常見劇目有《新春拜茶》、《補鞋》、《補缸》、《十送夫君》、《小五更》、《釣魚》、《賣紅絲線》等。解放後,有以現代題材編演的採茶戲。

山歌劇

為解放後興起的新劇種。清匪反霸、土地改革運動中,民間藝人以真人真事編成山歌劇演唱,對群眾進行階級教育,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使山歌劇這一藝術形式得到觀眾的承認。之後,又出現由民間藝人和戲劇工作者結合,以民間故事或現代題材編演的、藝術性更高的山歌劇,頗受群眾歡迎,從而奠定了其在文藝舞台的地位。新江俱樂部自編的壯歌劇《寶筒記》,獲1956年自治區文藝會演創作獎。劉圩業餘文藝隊創作的山歌劇《妹嬌歷險記》,獲1984年南寧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專題文藝會演創作二等獎、演出三等獎。

舞蹈

採茶舞

流行於邕寧縣各地。據說於清末民初時由廣東省欽縣、靈山傳入。中和鄉採茶用壯話演唱,其他地區則用白話或平話演唱。採茶隊一般有1~2對茶公、茶娘 (茶娘由男扮女裝,唱假嗓) ,以鑼、鼓、鈸伴奏,道具有紙扇、手帕和錢鞭。演唱時,茶公搖紙扇或錢鞭,茶娘揮手帕,踏着鼓點翩翩起舞,舞罷,互相問答對唱,唱畢又舞。採茶舞一般用於春節時登門賀年。

師公舞

流行全縣。 大多用於宗教活動。如師公"三元舞",以3個面具代表師公始祖唐、葛、周。此外,還有送船舞、配岳(蜂鼓)舞,以及用於驅邪、祭祀等活動的"安龍"、"升油"(或稱盪油)、"求花"、"架橋"、"還願"等舞蹈。縣文化館以師公舞的舞蹈動作和音樂為基礎創編的唱師表演《新風贊》,1965年參加廣西民間文藝赴京代表隊在北京演出,獲得嘉獎,並被拍攝電影,收入《新中國文藝大系·曲藝集》。

春牛舞

流傳於吳圩、 蘇圩一帶。其表演形式有獨腳春牛、兩腳春牛和四腳春牛3種。獨腳春牛也稱"撐春牛",用竹篾紮成牛頭形,糊上紗紙,畫上牛眼、牛毛,並用稻草編成牛尾。舞者用一竹杆撐起舞動;兩腳春牛,以土布一幅,在其一端綴上一對黃牛角,由一人披在身上舞動;四腳春牛,用竹篾製成牛頭,聯以布塊,繪上灰、黃等顏色,另一頭綴牛尾,由2人鑽進去,如舞獅狀。舞春牛活動在每年開春的"會客節"期間進行(農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個別村坡為三月初七)。是時,春牛隊會同採茶隊到過節的村坡逐戶登門"賀春",討紅包,演唱春牛戲。1984年. 在南寧舉行廣西首屆"三月三"歌節,邕寧縣蘇圩春牛隊應邀參加表演活動。

斑鳩舞

流行於南曉、 大塘的部分村坡。系由師公表演的帶有宗教色彩的舞蹈,穿插於民間喜慶豐收、祈求安吉的跳神活動"調大排"中。表演時,由3~6名師公扮演斑鳩。舞者頭戴竹扎、布裱彩繪的斑鳩頭,肩披青白相間的墊肩,下穿開擺裙,用手展開裙擺,象徵翅膀,旁有樂師擊樂伴唱。舞蹈內容有戲水、求愛等,由擺翅、揉嗉、耍尾、耍翼等基本動作組成。1985年,斑鳩舞應邀參加廣西第二屆"三月三"歌節表演。

蚌鶴舞

流傳於百濟鄉,以前在廟會期間,常與舞龍、舞獅一起活動。何時何地傳入不詳。1956年縣第一次民間文藝會演時,此舞曾參加表演。 民歌 邕寧縣民歌的歌種繁多, 特色明顯, 異彩紛呈。有山歌 (壯話稱"唱家",九塘稱為"fwen",即壯歡)、兒歌、哭嫁歌("家客"、"哭客")、水上民歌等。

山歌

以語種分,有壯話山歌、平話山歌、白話山歌、客話山歌。多為單聲部,二聲部山歌有:了羅山歌、五塘山歌和伶俐五合山歌。山歌的句式結構大多是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也有三句的(如九塘壯歡、下南山歌)或多句(如了羅山歌中的"曲巧歌")。山歌多數要押韻,也可不押韻。要求押韻的山歌,在對歌時很講究韻律的運用,應對者必須根據對方唱的韻腳對答。如要改變韻律,必須唱"改韻歌"提醒對方。如要改唱"迷西"韻,則唱"雲(我的)朋友,齊齊改韻唱迷西;久吃豬肉肚子膩,久唱一韻眼迷西"。也有在歌詞中提示對方,自己用的是什麼韻的。 如: "手巾新呀手巾新,金銀、手巾遮頭是哪人? "提示自己唱的是"金銀"韻。

對歌,是縣內各族人民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其形式主要有:歌圩、喜事對歌、節日對歌等。

歌圩:流行於新江、百濟、那馬、大塘、南曉等鄉的部分村街。

還球,是歌圩的高潮。

節日對歌,也是歌圩之一,多於春節及中秋節、三月三等重大節日舉行。

哭嫁歌

各地都有。姑娘出閣前數日,十姐妹每晚集中在新娘閨房內唱哭嫁歌,出閣之日達到高潮。哭嫁歌內容對控訴封建禮教和買賣婚姻占有很大份量。曲調雖然簡單,但唱來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出嫁娘上轎前在廳堂上辭別祖先、父母時,唱得淒切動人,甚至有唱至昏迷不醒的,滿堂賓客為之哽咽。解放後,已基本絕跡。 (歌詞) 680-685 1985年三月三歌節, 全縣舉辦第一屆山歌大賽,有15個鄉鎮105名歌手參加,在蒲津公園設6個歌台,分歌種進行對歌,觀眾達1萬多人。這屆歌節共評出優秀歌師一批,其中縣一級歌師10名,縣二級歌師9名,鄉級歌師16名。至1990年,三月三歌節先後舉行兩次。其 他 八音班 分文武場。武場八音只有哨吶、鑼、鈸等吹奏、打擊樂,吹打《八仙賀壽》、《仙姬送子》、《大開門》等曲目;文場八音除吹打樂器外,還有粵曲清唱,以多種管弦樂器伴奏。邕劇、粵劇流行地區多有八音班組織,被聘請為婚嫁、祝壽等喜慶活動時助興。

另外,邕寧縣傳統民間文藝還有:詩聯社、大蓬圩等文藝集社;雕刻 (刻餅模、屋宇浮雕、塑神像) 、壯錦(背帶心)、刺繡、剪紙、陶瓷器、泥塑哨子、扎花燈、龍頭、獅頭、戲劇頭盔等工藝美術。

教育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設學堂,全縣共有學堂15所。

民國初年,學堂改為學校。民國12年(1923年) ,全縣共設初等小學205所,高等小學47所。 至民國38年, 全縣小學有484所,其中中心小學86所,國民基礎小學398所,在校學生5.9萬人,占全縣適齡學童8.7萬人的71.8%。普通中學8所(含私立初中2所),在校學生2828人。

解放後,教育事業發展較快。1951年,全縣有小學1382所,在校學生50902人;中學3所,在校學生627人。 1957年, 全縣小學發展至844所, 在校小學生73553人,分別為1951年的1.23倍和1.44倍;中學7所,在校學生3651人,為1951年的5.82倍。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育遭受嚴重破壞,全縣中小學普遍停課鬧革命,不少學校領導和教師被亂批亂鬥,致使教學秩序混亂,教學質量下降,耽誤了一代人的學習。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教育經過撥亂反正,逐步恢復正常,至1990年,全縣有幼兒園569所(班) ,入園幼兒23116人,教養員614人;小學1275所,在校學生116250人,分別為1957年1.51和1.58倍;普通中學64所,在校學生30894人,分別為1957年9倍和8.46倍。專業學校有黨校、壯文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業高中、農機校等,填補了專業教育的空白。

旅遊

友誼關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

友誼關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

早在漢朝這裡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後改名界首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准,改稱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友誼關。1995年2月,經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友誼關關樓在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中曾兩次被毀。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關樓由底座和迴廊式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築面積為365.7平方米,長23米,底寬15.9米,平均高度為10米。公路從隧道形單拱城門通過,拱門上方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當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關樓底座上原來只建有一層木結構迴廊,重建時改用鋼混結構,並加了兩層迴廊,每層迴廊平均為80平方米。迴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欞裝飾了各式圖案,外牆為墨綠色石米貼面,顯得莊嚴、古樸。迴廊第一層以圖片形式陳列着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和紅旗插上鎮南關的歷史。第二層是中越高級領導人會晤室。五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兩次在這裡親切會晤越南人民的領袖胡志明主席。第三層是中國九大名關展覽廳。

參考文獻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