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邵氏聞見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邵氏聞見錄》,系北宋學者邵伯溫所撰筆記。邵伯溫(1055年~1134年),字子文,洛陽人,邵雍之子。生於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卒於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享年七十八歲。

概述

全書20卷。作者早年逢王安石變法,中年經過元佑黨爭,晚年遭遇靖康之禍,故其見聞極為豐富。本書對王安石變法[1]所記頗多,還記載了一些北宋初年的朝章制度及逸聞趣事。

本書的內容大體有這樣幾類:一、記錄王安石變法中變法者與反對變法者的言行、思想、逸事,甚至連一些家庭瑣事也不厭其煩地記入卷中,為後世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具有獨特價值的歷史資料。邵伯溫對這兩方的代表人物如王安石、司馬光等各有褒貶,但總的來說,他盛讚的還是那些反對變法的人物,對他們思想道德政治立場的肯定程度要遠遠大於變法者。二、記載了北宋時期朝廷宮廷中的一些典章制度、軼聞趣事。本書對邵雍的描述含有一些虛誕文字,但也可以使後人從其日常起居、過從交遊等方面了解這位大學問家的道德文章。

本書也有很多紀事不實甚至是惡意誹謗之處,產生這些缺點的主要原因在於邵伯溫對於變法的政治偏見和黨爭之見。總括來看,《邵氏聞見錄》是一部研究北宋歷史尤其是熙寧變法的十分有價值的史料筆記,對於研究反對王安石變法一派人物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

內容

《邵氏聞見錄》20卷,前16卷記宋太祖以來故事,其中雜及北宋著名文人王禹偁柳開、[穆修]]、尹洙歐陽修蘇洵、王安石等,有助於了解北宋古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邵氏聞見後錄》30卷,內容比《邵氏聞見錄》瑣雜,但關於詩文的評論比《邵氏聞見錄》豐富。其中卷十四至卷二十七,比較集中地記述宋代著名文人軼事,以蘇軾為詳,王禹偁、歐陽修、梅堯臣、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轍等次之。書中所記軼事往往得之親聞,比較可靠。其談詩,上起楚辭、樂府,中有唐之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等,下及北宋各大家,其中不乏卓見。如認為杜甫詩"所以獨立千載之上",不在於字字句句"有所本",其功夫在詩之外。其論文,涉及司馬遷[2]曹植王勃、韓愈、柳宗元、樊宗師、李商隱及北宋歐、王、曾、蘇諸大家與李格非。書中認為韓文"自經中來",柳文"自史中來",歐文"和氣多英氣少",蘇(軾)文"英氣多和氣少",亦可備一說。《後錄》中保存了不少文學史資料。

二書有中華書局1983年點校本。又有《津逮秘書》本、《學津討原》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視頻

邵氏聞見錄 相關視頻

《邵氏聞見錄》講到了什麼,令人如此的惶恐?
120201領航客:歷史上的變法·王安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