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郎川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郎川河

中文名: 郞川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水陽江水系

地理位置: 安徽省廣德市、郞溪縣

流經地區: 安徽省廣德市、郞溪縣

發源地: 廣德市東南境內的牛山、南部的泰山

主要支流: 桐水、汭水和無量溪

河 長: 108.5公里

面 積: 2552平方公里

河 口: 郞溪縣東夏鎮、幸福鄉磨盤山

郎川河,中國長江支流水陽江水系河流,為水陽江最大支流,也是南漪湖主要入湖水源,位於安徽宣城廣德市、郎溪縣境內。全長108.5公里。總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上游有無量溪及桐汭水兩支,無量溪較長,一般以為正源,則郞川河發源於廣德市東南境內的牛山,大致自南向北流經廣德、郞溪二縣,在郞溪縣濤城鎮匯合為郞川河,轉向西流,入南漪湖(南湖)。1976年,在匯合口以上開挖新郎川河,截桐汭河入湖,實際上,使郞川河成為新、舊兩條河。

郞川河上下游皆富灌溉之利,幹流段還是郞溪縣的航運通道。上游的盧村水庫還進行了旅遊開發。桐汭河多淤砂,是郎廣兩縣的黃砂最大資源地。[1]

幹流概況

郎川河,古稱郎溪,河長,據《郎溪縣誌》為118.5公里,但根據最長支流及幹流長度計算,應為108.7公里。河流源出廣德市之桐水、汭水和無量溪。桐水源於廣德南部泰山(也稱白石山)西麓,流經四合、楊灘、月灣等地至獨樹鄉老莫村。汭水源於泰山東麓,經四合、柏墊、歷鳳橋至老莫村。桐、汭兩水在老莫村合流後稱桐汭河,然後經石鼓、蘇村、誓節、楊杆至縣境濤城合溪口,全長66.8公里。無量溪源出廣德東南之烏石山,全長76公里,至合溪口與桐汭河合流後稱郎溪。

郎川河本干自合溪口起流經濤城、廖店、五里亭、縣城至吼兒橋,納鍾橋河之水,經東夏入南漪湖,流進長江,屬水陽江水系。1976年,挖鑿一條與原河相對平行的新郎川河,東起栗園口桐汭河,西止幸福鄉磨盤山入南漪湖,全長29.5公里,把原河水分兩道入湖,是為新郎川河。

郎川河段地勢低平,均在海拔20米以下,總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河谷寬100至250米,全長32.7公里,落差7米。沿河兩岸有圩田13萬餘畝,圩內水網稠密,盛產水稻。

水文特徵

郎川河流域總面積2552平方公里,郎溪縣境內為559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約25立方米/秒,最大洪峰可達2400立方米/秒,一般年份洪峰通過量1600立方米/秒,年入南漪湖水量9億立方米左右,相當於長江入海量的萬分之7.8。郞溪縣內海拔20米以下,30多公里的落差僅7米。水患甚頻繁。

主要支流

郎川河的一級支流有無量溪桐汭河鍾橋河赤山溪,二級支流鍾橋河的禹水與九道河,桐汭河主要支流花鼓河,無量溪主要支流糧長河等。

無量溪,又名星溪,源於東南境內的牛山。上游石溪、石流兩支,匯入盧村水庫後稱無量溪。無量溪北流經雙河、高湖,在沈家渡匯入泥河,轉西經邱村、趙村鄉出獅子口至合溪口。全長73.2公里,境內流域面積1079.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16條,其中匯水面積較大的有糧長河泥河雙溪河等。無量溪河床坡陡而狹窄彎曲。自盧村水庫經北大木橋、沈家渡至獅子口,比降分別為1/400-1/1000-1/2000。水庫以上的桃山、梨山、同溪鄉水土流失嚴重。沿河畈地系洪水泛濫後泥沙沉積所形成。河床多砂礫,最寬處達500米以上,平均約70米。

桐汭河,由桐、汭二水匯合而成。桐水源於縣境南部的泰山西麓,流經四合、楊灘、月灣等鄉,因楊灘段兩岸原多桐籽樹,「桐花隨溪流下」而得名。汭水源於泰山東麓,流經四合、柏墊、鳳橋等鄉鎮,因河道曲折迂迴而得名。桐、汭兩水在獨樹鄉老莫村匯合後稱桐氵內河,流經石鼓、蘇村、誓節、楊杆等鄉鎮,至郎溪縣合溪口與無量溪匯合為郎川河,注入南漪湖。全流域面積897.3平方公里。在縣境內全長73.5公里,其主要支流有10條,其中匯水面積較大有花鼓河月灣河等。桐汭河上游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尤以四合鄉為典型,是河床黃砂的主要產地,因此而造成河床淤高洪水泛濫成災。河床比降較大,自上莫村經誓節至楊杆鄉出境處比降為1/800-1/1750。河道因中泓易變,故彎曲似弓形,誓節月灣村以下部分河段寬度已擴至200多米,河灣變成大沙灘。

花鼓河,又名莫溪,為桐汭河主要支流之一。源於鳳橋鄉的羅家沖,經永橋流往花鼓鄉,至誓節。全長約20公里。

糧長河,又名濯纓河,為無量溪主要支流之一。源於廣德市梨山鄉南部的磨盤山,流經梨山、縣城桃州鎮。經,右納沙河,經雙河,至高湖鄉匯入無量溪。全長23公里。

鍾橋河,是郎川河在郎溪縣境內的最大支流,全長28公里,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發源於伍牙山。源頭有兩支,南支稱禹水,北支稱九道河。兩支於湯橋村附近匯合後始稱鍾橋河。西南流經鍾橋、吳家村、三岔等地,在吼兒橋入郎川河,流域區有崗南、凌笪、鍾橋、建平、東夏5個鄉鎮。與郎川河匯合後發育了廣闊的河口匯合平原,是郎溪的糧油重要基地,如鍾橋圩、金鎖圩、楊賽圩等。

赤山溪,又稱陶淋港,源於水鳴鄉,匯南豐、城南紅土崗地的余水,夏季雨後,河水赤濁,故有赤山溪水名。其實,過去赤山溪與陶淋港是兩段河流,上游稱赤山溪,下游稱陶淋港。赤山溪為崗地切割水匯集的小河溝,陶淋港則為郎川河的古河道的河床。唐、宋代以前,郎川河由陶淋港入南漪湖。後在河道曲流發育中,河流改道從城南王家渡經松林、朱侯和東夏入湖,陶淋港逐漸成為單獨小河,接納赤山溪之水入湖。解放後在改造河流、治理水患中,陶淋港不再具有水系的地理要素,成為圩內的灌排渠道,余水仍入郎川河。

郎川河流域受季風影響,雨量集中於5-8月間,常因上游山洪傾瀉,下受湖水頂托,宣洩不暢而泛濫成災。郎溪縣誌載,東門堤、西門堤,各長4里,自元至明屢決屢築,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都遭水決後重修。民國20年(1931年)大水,堤毀田淹,數年後才修復。建國初,郎川河兩岸堤防千瘡百孔,抗洪能力極差。從1949年下半年起,縣人民政府即發動群眾治理,除對河堤普遍加高培厚、修堵滲漏缺口外,並於迎流頂沖等薄弱險段加築塊石護坡。經20多年培修,堤頂高程平均比建國前加高2米,頂寬達3-4米,河堤防洪能力大為提高。由於郎川河河道蜿蜒曲折且寬窄不等,最大泄洪能力為每秒1100立方米,遠不能適應排洪要求,1969年和1970年,仍連續兩次漫潰成災。

為根治郎川河水患,1970年冬,中共郎溪縣委決定另闢新河分洪。新郎川河自南豐鄉栗園始,經城南鄉山腳底、幸福鄉大王村至磨盤山入南漪湖,全長23.3公里,寬200-300米。開鑿新郎川河工程從1970年12月中旬開始,施工6個冬春,1976年完成。整個工程共投工1000多萬個,每次上工人數均達3萬以上,除沿河受益社隊組織勞力施工外,全縣非受益社隊都大量投工支援。6年中共完成土方702.1萬立方米,砌石1.67萬立方米,混凝土0.5萬立方米,國家投資共340萬元(包括修建山腳底和王村公路橋、管村機車橋以及修建排灌涵閘23座、護坡工程3處)農民勞務投資達530萬元。

1973年新河第一次分洪。1975年新河按設計要求受益,泄洪量每秒1160立方米。據多年分洪記載,泄洪能力最高可達每秒1600立方米。連接河在白茅嶺水文站下游2.5km處與桐川河相通,在梨園村與汭水河相連,河底高程為15.50m,全長5.5km。1994年在桐川河(連接河入口下游1 km處)建成中斗閘,對桐川河入老郎川河的洪水進行控制。

中斗閘,坐落於郎溪縣濤城鎮紅星村,位於老郎川河入口處,為郎川河流域防洪體系的重要樞紐工程。

水庫工程

盧村水庫,位於廣德市城以南10公里處的無量溪支流糧長河東支沙河上。該河發源於牛山、桃花山一帶山系,最高海拔高程660米,庫區匯水面積139平方公里,平均年產水量1.21億立方米。盧村水庫設計總庫容7150萬立方米,最大壩高32米,壩頂長952米,寬4.6米,防浪牆高1.4米,壩型為粘土心牆砂礫料壩,設計防洪面積6萬畝,灌溉面積10萬畝,發電裝機1000千瓦,平均年產魚5萬公斤。是以灌溉防洪為主,兼發電、養魚、城鎮工礦供水的綜合性水利骨幹工程,為本縣最大的水庫,也是安徽省重點中型水庫之一。水庫樞紐建築物由攔水壩、溢洪道、泄洪渠、防洪堤、隧洞及其閘和小水電站組成。樞紐工程於1970年11月正式破土動工,攔河壩於1974年9月下旬竣工。整個工程原計劃在1976年底竣工,後因河南省1975年8月雨型(簡稱75.8雨型)發生後,增加了加固除險部分,大壩和溢洪道工程設計規模也有所變更,工程量隨之增加,故延至1980年底基本竣工。1981年9月通過了由省水利廳等單位組織的工程驗收。盧村水庫建成後,運轉正常。特別是經歷了1983年、1984年連續兩年洪水(最高水位達86.09米)的考驗,沒有發現異常。

張家灣水庫,位於桐汭河左側支流蘇村河上,水庫匯水面積10.5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1335萬立方米,最大壩高17.5米,壩頂長176米,寬4米,防浪牆高1米,壩型為均質土壩,設計灌溉面積1.47萬畝。樞紐工程包括:均質土壩、鋼筋混凝土箱涵,開敞式溢洪道,是廣德市第二座中型水庫。水庫樞紐於1966年10月動工興建,次年合攏後一度停工,至1973年元月大壩才基本竣工,1974年春完成溢洪道土石方開挖。自河南75.8雨型發生後,於1977年起又進行迎水坡斜牆處理和溢洪道拓寬等加固除險工作。1983年夏秋,對該庫進行大壩粘土灌漿工作。1983年7月該庫水位曾達到48米,大壩未發現異常現象。

南洋水庫,位於無量溪北側小支流上,距邱村4公里,水庫匯水面積12平方公里,壩址位於邱村鄉南陽村和流洞鄉東久村交界處,設計總庫容713萬立方米,最大壩高11.3米,壩頂長1780米,寬4米,防浪牆高1米,壩型為均質土壩,灌溉面積2.27萬畝,樞紐工程包括:均質土壩,鋼筋混凝土涵箱,斜臥式輸水涵道,開敞式溢洪道,是本縣最大的小(一)型水庫。水庫樞紐於1966年11月動工興建,次年3月堵口蓄水,1970年春完成樞紐設計規模,自河南75.8雨型發生後,在1978年又進行大壩斜牆處理和拓寬溢洪道等加固除險工作,1983年進行大壩粘土灌漿。經歷1983、1984兩年洪水考驗,大壩未發現任何異常現象。南洋水庫灌溉面積大,上游匯水面積僅12平方公里,且均為低丘地形,相應產生的徑流量較小。為擴大庫容,1979年冬,在磚橋河流經水庫上游分水嶺以北的關塘壩處(匯水面積50平方公里),建一長達5.2公里的引水渠,次年春完成土方工程,接着又完成了引水渠的配套建築物52座。1980年已引水300萬立方米入南洋水庫,保證了水庫灌溉效益的發揮。

郎源水庫,位於郞溪縣濤城鎮東北的龜山西北,屬小(一)型水庫。集水面積51.3平方公里,總庫容94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15萬立方米,壩址自烏龜山腳到大郎村西北小山崗,全長1850米。土壩,最大壩高9米,壩頂高程30米。灌區東乾渠1條,長11.5公里;西乾渠1條,長9.5公里,支渠10條,共長20.6公里。1959年11月動工興建,1961年完成大壩加固。設計灌溉面積2萬畝,已有濤城鎮部分行政村共1.5萬畝農田受益。

水電工程

郎川河上游廣德市段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3萬多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1萬多千瓦。

建國前水能資源的利用僅限於水碓、水碾等。小水電站建設始於1958年,當時在盧村建了一座引水式12千瓦水電站。70年代以後,發展加快。據統計到1984年底,全縣共有12個鄉45個村建成了48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2006千瓦,年發電量530萬千瓦時,使351個村民組、3萬多農戶用上了電,安裝各種加工機械140多台。1987年底,年發電量434.1萬/千瓦時。較大的水電站有:

盧村水庫水電站,是盧村水庫樞紐的組成部分,是利用水庫水頭髮電的壩後式電站,裝機二台,總容量1000千瓦。該站建成後年均發電量414萬千瓦時,1987年發電397.1萬千瓦時,是全省裝機500千瓦以上小水電站中發電小時較高的一座電站。該站1982年7月動工,次年年底建成,1984年初併網運行,1985年竣工決算總投資148萬元。盧村水庫水電站建成發電後,每年可得純收入12萬元,電站發電尾水進入灌溉渠道後仍可灌溉農田。

響水灘水電站,位於四合鄉駐地大劉村東北7公里處,1978年9月動工,1980年8月竣工,8月27日正式投產運行。水電站樞紐包括總蓄水量46.5萬立方米的專用調節水庫、引水工程和發電機組三部分。共投資40萬元,安裝XJ-L25/2×5斜擊式水輪機和75千瓦水輪發電機各3台,總裝機容量225千瓦。設計年均發電89.5萬千瓦時,利用發電尾水灌溉農田1200畝。由於設計時忽視了電力負荷的統計與電力電量平衡計算,致使裝機容量與負荷容量懸殊很大。運行後又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故實際發電量與設計發電量相距較大。1987年僅發電37萬千瓦時。

圩區防洪

郎川河下游流域,地勢低平,易遭水患,宋代開始築圩護田。明嘉靖年間已有圩口76個,護田56388畝。清光緒年間圩口增至104個,護田畝數缺載。民國32年(1943年)統計,全縣共有圩口53個,護田100690畝,其中郎川河沿岸50個。至解放前夕,全縣圩口共48個,其中分布在郎川河兩岸的共42個。歷來圩區人民為修築圩堤「皆自攜畚鍤,裹飯米,捆臥具」,風餐露宿,不堪其累。終因「土瘠民貧」,「修築難于堅固」。明嘉靖《建平縣誌》載:「宋紹興間,圩岸水圮,知縣蘇十能申常平司給錢米修築,民賴其利。於後,屢築屢圮。近歲州判官邢寰、鄒守益相繼措築。嘉靖八年(1529年)秋,大水,知縣連礦重修。」嘉靖四十年(1560年)大水,破山陽、潘城、楊學等13圩,6年後,知縣趙佑卿重修。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知縣朱之楫發動民夫修築丁字埂,其後,百姓呼該圩為朱公圩。清雍正四、五兩年(1726-1727年)連遭水患,圩堤潰決甚多,知縣衛廷璞蒞任後,「晝夜巡視,親率民夫鳩工庀材以次完築,民力之所不逮者捐資助之。」

民國7年(1918年),袁勵宸(字體明)任縣知事,根據郎溪地理特點,吸取清代貢震等前人治水經驗,制定「全面修築,重點加固,清除隱患,確保安全」的治水策略。袁知事上圩督工,縣內大小圩堤均得維修。民國8年(1919年),洪水泛濫,袁知事與民眾一起防汛築堤,搶修加厚了丁字埂(舊稱丁公池埂),使金鎖圩與縣城等地免遭水害。袁知事治水有功,民國9年(1920年)5月,民眾在丁字埂樹碑,上篆刻「郎溪縣長袁公體明去思碑誌」,碑文記述了郎溪地勢、水患和袁知事冒風雨狂濤率民抗洪搶險的情況。以頌德政,思念良吏,歌曰:「公之來兮吾民之福,公之去兮吾民胥哭。」

民國以後,軍閥混戰,日軍入侵,人民遭難。及至民國35年(1946年)底,郎川河兩岸圩堤已是「年久失修,多被衝決」。

建國伊始,人民政府即組織群眾堵口復堤,恢復生產。1949年冬至1950年春,國家撥出工程用糧826719斤,投入342797個工日,動用土方603093立方米,修復圩堤101146米。1951年,政府組織群眾圈成南豐圩。同年,聯並東門圩、西門圩、金鎖圩、楊賽圩等18個圩口為第一聯合圩;併入大新、橫閘等7圩為第二聯合圩。1954年大水後,第二聯合圩與大、小花賽圩等聯並成幸福圩。1970年,飛鯉、畢橋兩公社組織社員圍湖造田,經3個冬春施工,圍成躍進和團結兩個萬畝以上大圩。至1987年,全縣有萬畝以上大圩7個,堤線總長147.6公里,護田14.95萬畝;千畝以上圩口4個,堤線總長16.86公里,護田0.73萬畝;千畝以下小圩38個,堤線總長64.13公里,護田1.7萬畝。

灌溉工程

郎川河流域,廣德市境內落差較大,大都採用自流灌溉形式,而下游郎溪縣地勢低平,灌溉排澇主要採取機電排灌方式,建國後建設了若干設施。

盧村水庫灌區,工程設計灌區面積144平方公里,乾渠總長68.5公里(東乾渠長36.1公里,西乾渠長32.4公里),灌溉農田10.5萬畝,國家投資105萬元。該方案1975年經上級批准。灌區工程1974年冬動工興建。至1980年底,東乾渠已開挖至東亭公社的小土旁上,長33.2公里;西乾渠開挖至高湖公社的王家灣水庫,長32.4公里。東乾渠的第一分乾渠和西乾渠的第一、第二分乾渠的土石方工程亦已基本完成,累計完成土石方141.3萬立方米,各種類型建築物282座,灌區受益農田已達6萬畝,完成國家投資104.8萬元。但灌區工程尚未按計劃完成,加之部分渠段滲水嚴重,深挖方段崩坍、淤積等將直接影響灌區全面收益,故於1980年上報了修正設計方案,同年上級批覆同意追加經費60萬元。經過1981年和1982年的施工,已完成30萬元的工作量。1983年連續三次出現日降雨量近200毫米的特大暴雨,1984年6月13日-14日全灌區又遭到日降雨量250毫米的特大暴雨襲擊,灌區設施毀壞嚴重,東、西乾渠全部喪失輸水能力。1984年7月再次上報修正設計方案,次年3月上級批覆核定灌區總投資為265.4萬元,截止1987年底工程投資及計劃配套建築物已完成大半,其中拖鍬衝倒虹吸工程,甘溪笄山地下涵等骨幹工程均已告竣,計劃本灌區乾渠工程1990年末全部建成。

張家灣水庫灌區,乾渠部分,自1967年開挖後陸續完成誓節段的10.8公里,並建了4處渡槽,3處公路橋涵及部分支渠的臨時分水壩閘等工程。因無專項經費及支渠沒有配套,所以直到1982年僅能灌溉4000畝左右。1983年、1984年兩年特大洪水襲擊,乾渠的主要配套建築大部分倒塌,灌區範圍內誓節、楊杆兩鄉位於桐氵內河兩岸的8座機電排灌站亦被沖毀。因此張家灣水庫供水量顯得更為重要。1984年7月由縣水電局完成了張家灣水庫灌區修正工程設計書,次年11月經上級批准同意撥款28萬元,續建灌區工程。1986年續建工程動工,國家補助的28萬元,主要用於建築物的建設,另由受益地區群眾自籌完成土石方5.1萬立方米,砌石3514立方米,混凝土448立方米。1987年底基本完成工程設計的工程量,可灌田1.7萬畝。

南洋水庫灌區,設計受益農田2.4萬畝,1966年10月開始動工。1968年底東、西乾渠已開挖20.45公里,在支渠修建了分水閘等部分建築物10座,受益農田只有1.2萬畝。由於當時沒有對灌區進行全面規劃,加上水庫入庫徑流量不足,原規劃的引水工程未建,因而灌溉面積僅有設計面積的一半。1979年冬至1980年春,引水工程和大壩斜牆處理工程完成後,1980年9月正式上報了南洋水庫灌區工程設計書。經批准後於1981年至1983年完成了乾渠開挖任務。水庫灌區土方工程所需資金由受益地區群眾自籌,建築物則由政府給予補助,國家累計投資17萬元,完成土方10.3萬立方米,漿砌塊石3381立方米,混凝土432立方米,大小建築物145座。東乾渠全長13.7公里,西乾渠全長10.5公里。上述工程完工後,灌區受益農田面積基本達到設計要求。

其他灌區。1987年,本縣灌溉萬畝以上的灌區除盧村張家灣南洋灌區外,還有楊家店水庫灌區(灌溉1.1萬畝)。前山門—梅松樹水庫灌區(灌溉1.8萬畝)。其他水庫除接龍橋水庫自建成後沒有開挖渠道外,其餘都開挖了部分干支渠並修建了部分渠系建築物,但均沒有經過正式的規模設計,故而渠系走向、渠道縱橫斷面以及渠系建築物都達不到標準。

磨盤山電力翻水站,位於新郎川河出口處磨盤山,西臨南漪湖。有機房375平方米,灌溉引水渠1條,長2.8公里,4孔進水控制閘1座,每孔高2.2米、寬2米,出水池和進水池各一處。抗旱時在河口臨時築壩,翻南漪湖水入新郎川河,水位升高後,經王家渡引水涵分水注入老郎川河,然後再分注鍾橋河、盪南湖等支流水系,可供15萬畝農作物最低需水要求。為充分發揮該站效益,1983年冬至1984年春,結合幸福圩修築新湖堤工程,開挖2.5公里排澇引水溝1條,建排澇進水閘1座(1孔,高2.5米、寬2.2米),出水控制閘1座,分擔幸福圩2萬畝農田排澇任務。

幸福電力排灌站,站址在幸福圩北部老郎川河畔陳家村,擔負幸福圩北部0.7萬畝農田排澇任務。1959年興建,1977年前為機械排灌站,1978年初改機械動力為電動力,每秒流量3.6立方米,淨揚程2.5米。

李村埂電力排灌站,位於幸福圩南面新郎川河畔李村埂,距南漪湖3公里,為幸福電力排灌站分站,分擔幸福圩南部約1.1萬畝較高地帶排水任務。每秒流量1.6立方米,淨揚程4米。該站始建於1977年,1983年7月毀於水,同年11月重建,1984年3月竣工。

錢滸電力排灌站,位於鍾橋河南岸錢滸村,擔負第一聯合圩中部8千餘畝農田排澇任務。1972年3月動工,1974年4月建成。每秒流量1.6立方米,淨揚程6.5米。主要建築有排澇節制閘2座,進、出水池各1座,站房105平方米,加工和住房共5間。

紅星排灌站,位於老郎川河北岸朱侯村。1960年冬開工興建,1962年5月完成主體工程。設計流量每秒2.66立方米。有站房5間,引水渠1條,分水閘1座,渡槽1座,土壩4座,人行便橋1座,排澇閘9座,疏浚排澇溝13條。1983年,該站改機械牽引為電動。每秒流量2.4立方米,淨揚程6.5米。改建後,可使第一聯合圩下部1.3萬畝農田旱澇保收。

紅星排灌分站,位於鍾橋河出口處吼兒橋旁,西距東夏鎮1公里,擔負第一聯合圩下部0.56萬畝農田排灌任務。建於1979年11月至1980年8月每秒流量1.8立方米,淨揚程4米。國家投資14萬元。

躍進圩電力排灌東站,建於1979年至1981年,擔負躍進圩東片5200畝農田排澇任務。排水流量每秒1.2立方米,淨揚程4米。

躍進圩電力排灌西站,分擔躍進圩西片7800畝農田排澇任務,建於1974年8月至1976年10月。排水流量每秒1.8立方米,淨揚程4米。

團結圩電力排灌站,1974年4月動工建站排水,1976年完成。排水流量每秒2.4立方米,淨揚程4米,擔負排澇面積1萬畝。主要建築物有進、出水池、站房、水箱、啟閉機台等。

航道航運

航道

上游廣德市境內桐汭河、無量溪,均為易漲易跌的山溪水流,曾通航。

老郎川河航道:自歐陽渡起,經濤城、縣城、東夏至東湖口,全長45公里,落差7米。東湖口至縣城為四級河流,縣城至合溪口為五級河流。因受水陽江水位影響,每年通航時間約7-8個月。枯水時,河寬50米,水深1-1.2米,可航行15噸級船舶,主要在東夏以下河段。豐水時,河寬110米,水深5-10米,通行100噸級駁船,1000噸級拖輪船隊。洪水季節可上溯至合溪口,座位在50以下的12馬力小掛機客船可常年航行於縣城至東湖口之間。古時,郎川河水運以漕糧、馬草和竹木土產為大宗。明萬曆年間,郎溪、廣德兩縣運漕糧七、八千擔,馬草十五、六萬包。清咸豐、同治年間,郎溪先遭兵燹,繼罹瘟疫,河內船舶消失殆盡。同治九年(1870年)後,清政府陸續從外地移民前來墾荒,其中河南、湖北移民大都乘船而下,部分船民亦隨同定居,從事水上運輸。清末民初,郎川河水運事業已較興盛,下行以糧食、竹、木、柴、炭、松板、茶葉等為大宗,上行以布匹、百貨、雜貨、煤油等為大宗。據民國8年(1919年)《安徽省60縣水運調查》記載,郎川河共有運輸木帆船一百餘艘,約2500噸位。民國15年(1926年),美商用輪船從蕪湖運香煙來郎溪推銷,郎川河首次出現機動船。抗戰前,曾有郎溪至蕪湖小客輪航班。抗戰期間,水運事業蕭條,船隻大減。抗戰勝利後,部分船民重操舊業,航運事業逐漸復甦。建國後,船運大有發展,貨船經南漪湖、水陽江可達長江沿岸各大中城市。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國營、集體、個體一起從事運輸的新局面,不僅開展河上運輸,還從河中撈取黃砂銷往省內外。

新郎川河航道:管村至磨盤山,長25公里,屬分洪河道。河床地形複雜,水位落差大,不適宜船隻通航。從管村至山腳底11公里豐水時可放排,山腳底至磨盤山14公里可行小船。

港口

郎溪港,位於郎溪縣城南,自東門大橋至西門夏家渡口,長1450米,水面平均寬103米,水域面積148320平方米,一般水位時,平均水深3.28米。建國前,東、西城門外共建簡易石級碼頭3座。建國後,交通部門於1960年6月投資3954元,在南門建漿砌條石台階碼頭1座,面積151平方米,泊位1個,碼頭前沿水深1.8米。1966年12月,交通部門再投資5000元,在新建碼頭兩側,擴建斜坡碼頭和塊石護坡牆368平方米,增加泊位兩個。港口進出物資主要是煤炭、農業生產資料、日用百貨、黃砂、糧食、竹木等,年平均吞吐量50萬噸。

東夏港,位於郎溪縣郎川河下游,東夏街南,建有碼頭30米,泊位1個。年平均貨物吞吐量10萬噸左右,其中黃砂居多。

水產

建國前,專業漁民集中在郎川河下游及南漪湖畔,郎溪全縣共有漁民2100多人(農民兼營漁業的未作統計)。1949年專業漁民有210戶,1500多人。建國後,不少漁民分到土地,實行漁農兼作。1956年專業漁民僅存48戶,258人,而沿湖農漁業兼作戶則增至540戶,2500多人。他們都有漁船、漁具,具備捕撈手段和技術。農業合作化期間,沿湖地區和郎川河下游的漁民和善漁不善農的兼作戶組成3個漁業生產合作社(東夏鄉1個、幸福鄉兩個),其他各鄉鎮漁民都轉為以農業為主,漁業為副。人民公社化以後,漁業社改為公社的專業隊。在「大躍進」「大辦糧食」期間,漁業專業隊又逐漸向種糧方面轉移,漁業生產由公社統一經營。1969年全縣專業漁民共220人,其中國營盪南湖養殖場119人,散居各地的101人,分屬於13個隊辦的養魚塘。

南漪湖與郎川河下游大型天然水域資源增殖區,約12萬畝,平均每畝產量約5公斤。建國前至1970年代,洄游性魚類多分布在生態條件優越的南漪湖和幾條主要河流,且季節性強,多見於汛期。但圩區和山丘地帶也有分布,主要來源於沿河流溯水而上和人工放養。定居性魚類則分布在全縣各地。山溪魚類已不多見,都分布在一些河流、溪澗的源頭,如伍牙山下的九道河,姚村鴉山嶺下的山澗等地。

1970年代末,由於南漪湖通向長江河道的馬山埠硫鐵礦開採污染,幾乎完全切斷了長江和南漪湖的魚群洄游通道。因此,湖內和流向湖內的河流里的原屬洄游性魚類已無法再到長江去產卵繁殖後代。不論性成熟與否,它們都已逐漸習慣於常年生活在內陸水域,演變為定居性魚類。

蝦貝類各地均有分布,但砂蜆、長鐵砂蜆等原只產於郎川河、長溪河等灘地,現已不復存在。三角帆蚌僅產於南漪湖,盪南湖也有少量分布。但由於70年代初養蚌育珠業蓬勃興起,大肆捕撈,到1970年代中後期,倖存者極少。日本沼蝦(青蝦)則分布於南漪湖和入湖河口一帶。

水生植物分布很廣,郎川河和其他河流的下游直至湖區極為豐富,常占全縣水生植物80%左右。1970年代開始,由於養殖業的發展,為了解決餌料和飼料之不足,內地池塘、溝渠引種移植,培育了水浮蓮、浮萍、水葫蘆等品種。圩區不少農民栽培菱、藕、茭白等水生蔬菜類植物。圩區和山丘地帶的一些水庫水底沉水植物相當豐富。如龍鬚湖水庫上游,苦草和黑葉輪藻鋪滿庫底,聚草和馬來眼子菜也很茂盛。

旅遊開發

郎川河上游廣德市境內流域內森林植被好,旅遊資源豐富,廣德市利用盧村水庫區域開發了盧村(湖)竹海風景區。盧湖竹海風景區位於廣德市境南部,距縣城11公里,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遊覽休憩勝地。盧村水庫湖面寬廣,大壩巍然,白象山矗立湖中。近觀太陽山、將軍山、黑虎山、青獅山、響鈴山姿容盡展,遠眺甘溪、笄山萬畝竹海浩瀚無際。「響鈴亭」、「垂釣台」、「無名園」、「水上遊樂場」等設施點綴其間,異趣頻添。

相關視頻

航拍郎溪冬泳愛好者暢遊郎川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