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福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福江 郭福江1951年生於重慶。 國家一級美術師[1] ,文化部中國鄉協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鄉協藝術發展中心藝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領導幹部書畫研究院副院長[2]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會員;渝峰書畫院院長;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重慶書法家協會、重慶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作家雜誌簽約作家;文化中國實力派簽約書畫名家。中國「時代先鋒」全國擁軍先進人物;2012年和諧中國「十大具有社會責任感藝術家」;2013全國擁軍典範;2015年被重慶市委宣傳部評為重慶好人[3] ;2016擁軍事跡選入央媒中國人物傳奇故事、同年入選感動中國德藝雙馨百傑優秀人物。

快速導航 光影集錦

中文名 : 郭福江

民 族 : 漢

出生日期 :1951年(辛卯年)

主要成就 :「時代先鋒」;全國擁軍先進人物;十大具有社會責任感藝術家;「2013《中國雙擁》年度人 ──『社會擁軍典範』」入圍獎;重慶好人;感動中國德藝雙馨百傑優秀人物。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重慶市江津區

職 業 :書法家作家詩人

代表作品 :《郭福江書法集》;《郭福江小說、詩歌、散文精選專著》;長篇小說《神耳無敵》;報告文學 《雪山文化學校》;詩歌《父親》

目錄

1光影集錦 2著名書法家 3特殊經歷 4報道文章 1光影集錦 圖冊集錦 分類1 臨文徵明《赤壁賦》

臨顏真卿《顏家...

臨懷素《自敘帖》

著名書法家

郭福江 1951年8月生於重慶江津。 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國鄉協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鄉協藝術發展中心藝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領導幹部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會員;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 重慶書法家協會、重慶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作家雜誌簽約作家;文化中國實力派簽約書畫名家;2012年中國「時代先鋒」全國擁軍先進人物;「中國十大具有社會責任感藝術家」;2013全國擁軍典範;2015年被重慶市委宣傳部評為重慶好人、2016擁軍事跡選入央媒中國人物傳奇故事、同年入選感動中國德藝雙馨百傑優秀人物。

他諸體兼擅,以草見長。隸書源學於漢.封龍山之碑帖,行書以「文徵明」字帖為研習對象,草書追求王羲之、懷素神韻,字如其義;肥瘦相宜,柔韌有度;體勢明朗,揮灑自如,富有音樂的韻律和節奏。而今已自成一體,並自創了「楷書十八法」、「行書快寫法」,在多年的教學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990年,榮獲《珠峰杯》海內外書法大賽優勝獎。

1993年,在五台山全國青少年書法大獎賽中獲優秀獎。

1994年,參加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國際文學作品博覽會中獲書法二等獎,其作品被收藏,入選《中國當代名人錄》。

1998年,在「西藏渝峰杯」全國書畫大賽中獲金獎。

2000年,入選「張學良先生百歲華誕」名家邀請展。

2000年,首屆中華「龍騰杯」中國書畫藝術作品展中獲銅獎,同年,入選「朝霞杯」中國酒文化名酒名詩書畫展大征聯。

2005年11月18日,被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國家傑出貢獻藝術家」榮譽稱號,同時榮獲「中國國家傑出貢獻獎」書畫類金獎。

2005年12月18日,被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中國收藏學術研究會、世界文化藝術鑑定中心、中國民族書畫院評為「中國當代傑出書畫家」,並授予「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傑出成就獎」。

2005年12月22日,被中國書畫年度人物評委會評為「2005中國書畫年度人物」,並授予「2005中國書畫名家」榮譽稱號。

2006年7月20日,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國學十年明珠藝術家」榮譽稱號,同時榮獲「國學十年個人藝術成就獎」書畫精品獎。2006年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2006年鑑作品集》。

2007年書法雜誌刊登郭福江書法作品。2007年在拉薩開展渝峰書畫院「百日書藝義損」活動(西藏商報報道)2008年在重慶渝中大坪免費開辦老年書法培訓班。

2009年9月入選國土資源部離退休職工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書畫攝影展。

2012年郭福江在中國專家博客中發出消息向全國」英模、勞模、貧困家庭「捐贈書法作品的活動。

郭福江自1994年至今,二十年來先後奔走在西藏、雲南、青海、、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廣東等地的邊海防哨所,義務為官兵傳授書藝,編寫書法字帖及多套教材。

信息來源

書法作品曾在日本、法國、泰國、港、澳、台、以及西藏、青海雲南北京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廣東江西重慶等省市巡迴展出。有上千幅書法作品被上百位將軍、省部級領導、中外各界藝術機構及愛好者收藏。

2012年有六幅書法作品被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珍藏郵冊收錄並製作成具有「國家名片」之美譽的「郵票」、「電話卡」、「明信片」在全國發行。

其藝績被《人民日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網、中國雙擁網 、中國擁軍網、中華網、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華龍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日報》、《工人日報》、《解放軍報》、人民代表報、《中國美術雜誌》、《中國書畫報》、總政《軍營文化天地》、《四川工人日報》、《重慶日報》《西藏日報》、《中央中國畫研究》、中央電視台 (三部專題)、西藏電視台、重慶電視台等百多家中央級、省級媒體報道。

郭福江還著有數十篇詩歌、散文、小說、長篇小說,它們分別發表在《人民網》、《中國當代詩庫》、《安徽文學》、《西藏文學》、《重慶晚報》、《西藏商報》、《重點小說網》、《小說閱讀網》、《中文網》、《中國散文網》等刊物、網站上。報告文學《雪山文化學校》曾榮獲《綿山杯》中國作家第四屆金秋筆會三等獎。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有《郭福江小說、詩歌、散文精選專著》及《郭福江書法集》叄部。

特殊經歷

鏗鏘諾言在擁軍路上實現,郭福江擁軍萬裡邊疆行,義務傳授書法藝術到邊防哨所,他的這一義舉從94年至今,先後奔走於西藏、雲南、青海、、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廣東等地的邊海防哨所。其藝績被《人民日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網、中國雙擁網、中國擁軍網、中華網、)、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華龍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日報、《工人日報》、《解放軍報》、人民代表報、、《中國美術雜誌》、《中國書畫報》、總政《軍營文化天地》、《四川工人日報》、《重慶日報》《西藏日報》、《中央中國畫研究》、中央電視台(三部專題)、西藏電視台、重慶電視台等百多家中央級、省級媒體報道。

報道文章

鏗鏘諾言在十九載擁軍路上實現——記重慶市渝中區書法家擁軍藝術家郭福江

2013-09-16 16:27:34 來源:中國雙擁網


郭福江擁軍萬裡邊疆行,義務傳授書法藝術到邊防哨所,他的這一義舉從94年至今已延續了19載。在書法擁軍的19年中,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而今已是60多歲的人了,每當人們問起他的打算時,他總是毫不猶豫地說:「我的理想是踏遍祖國所有的邊關哨所,把我平生所學傳授給最需要文化生活的邊防官兵,盡一個老兵的綿薄之力」。郭福江選就的這條擁軍大路他將義無反顧地一直走下去!

郭福江1951年8月生於重慶,69年入伍,在西藏邊防連隊當兵五年,是一個熟悉基層連隊且對官兵充滿深情厚誼的老兵。郭福江常常講起他在西藏邊防連當兵時的情形:連部在一個雪山頂上,常年四季不分,幾個月才會收到一封家書。軍營生活枯燥乏味,除了聊天,就是跟老兵學織毛衣。絕大部分戰士沒去過幾十公里遠的團部,他們都期盼着早日退伍回家。當郭福江脫下軍裝要離開戰友們的時候,他充滿感情地說:「如果我再回部隊,我一定要努力改善大家的文化生活」。

俗話說:沒有金鋼鑽,甭攬瓷器活。1982年郭福江夫妻倆從西藏調回重慶地勘局地質隊。郭福江出生於農村,文化水平不高,此時的他極力想衝破當一輩子工人的宿命,毅然學習書法,立志成為像龐中華那樣的硬筆書法家。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妻子承擔了全部家務,還不斷鼓勵他。經過刻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郭福江終於研究出一套「楷書十八法,行書快寫法」。1989年他進入了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郭福江真正擁有了重返部隊的資本,他要去實現自己退伍時的諾言和人生理想——改善邊防戰士的文化生活狀況。

一旦踏上擁軍之途,腳步便沒有停歇過。1994年9月郭福江在地質隊辦完停薪留職手續後,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向成都軍區政治部遞交了為邊防戰士傳授書法技藝的請示報告,西藏軍區政治部把郭老師的第一期硬筆書法培訓安排在拉薩市郊的某高炮團。為了驗證他的速成鋼筆字法,高炮團派了二十七名官兵來參訓。經過一個月的潛心授藝,郭福江憑藉自己非凡的實力讓團首長大喜過望。在給軍區首長匯報和媒體採訪時,團政委都以誇獎的口氣說道:郭福江創立的「楷書十八法」是我見過的最「牛」的練字技法。一炮走紅的郭氏書法技巧便在西藏軍區各部隊迅速推廣開來。雖然得到了部隊首長的首肯,但郭老兵深知,最需要他的地方不在大城市,而是在最偏遠、高海拔的雪山哨所,送藝上門無疑是他的最佳選擇。海拔53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是他選擇的第一站,到達哨所不足1小時,他就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頭重腳輕,四肢乏力,頭痛伴嘔吐,一天一夜粒米未進。陪同的首長多次勸他下山,他卻堅定地說:「哨所官兵常年在此,我才來一天多,比起他們來我自愧不如啊!」郭福江憑藉一股堅強的毅力,為哨所官兵講授3個小時的書法課。戰士們被郭老師的一舉一動深深地感染了,臨別時戰士們噙着淚花說,郭老師你真是我們的貼心人,我們期待您再來,更希望您身體健康。在去崗巴的某哨所路上,車子拋錨了,郭福江堅持走路上山,腳打泡出血了,他就用軍用紗布包好就走。同行的記者問:郭老師您不呆在大都市,大老遠的跑這些荒無人煙的邊防哨所來幹嘛?郭老師微笑着說:「你不懂,沒國哪有家!我的行動一時還看不到效果,從長遠看,官兵們練習書法作用大着呢。一可修心養性,陶冶情操。二能提升文化素養,穩定軍心啦!在西藏傳藝四年後,郭福江的腳步延伸到了雲南。他走遍了文山軍分區、蒙自軍分區的邊防團。為了前往不通公路的連隊,他繞過雷區,穿行在荊棘叢生、毒蛇經常出沒的山林,鑽過低矮的貓兒洞。在氣溫超過50℃的河口軍營,郭福江與官兵們睡在同一塊地板上探索着人生的真諦。2013年6月在黑瞎子島和東極哨所,郭福江對官兵說:「以前就聽說這兒的蚊子很霸道,體驗後果真如此。」他在宣紙上寫下了 「東極衛士心向黨,代表祖國迎太陽」和「東極哨所」等幅書法作品,勉勵他們聽黨指揮,在捍衛祖國神聖疆土鬥爭中再立新功。從1994年到2013年的十九年間,郭福江已經走過西藏、雲南、蘭州、青海、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軍分區及廣東南海艦隊,他的書法擁軍得到了多位將軍的讚許,被譽為邊防官兵的「良師益友」。郭老兵行走萬裡邊關書法擁軍的事跡先後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數十家媒體得到報道。

居住在重慶渝中區的郭福江老師現在是中國榜書研究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版,人民藝術家書畫院付院長,重慶市書協、作協會員。2012年他被和諧中國組委會授予「和諧中國十大具有社會責任感藝術家」榮譽稱號。他的擁軍壯舉不僅受到邊關戰士的擁戴,而且也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重慶市渝中區雙擁辦景躍清供稿)

責任編輯:馬慶芝


參考資料: 1. 實力派書法家郭福江先生藝術人生及作品賞析

文化藝術人才資料數據庫 2016-10-11 [引用日期2016-10-15] 2. 實力派書法家郭福江先生藝術人生及作品賞析

中國領導幹部網 2016-10-11 [引用日期2016-10-15] 3. 第31期「重慶好人榜」 鄧曉琴梁金耀等30人上榜

詞條標籤: 人物 文化人物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