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9年9月24日) |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9年9月24日) |
鄒溶 | ||
---|---|---|
籍貫 | 今江蘇省吳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南谷 | |
出生 | 生年不詳 江南省吳縣 | |
逝世 | 卒年不詳 | |
出身 | ||
| ||
經歷 | ||
著作 | ||
|
鄒溶(?年-?年),生卒不詳,字南谷。清朝江南省(今江蘇省吳縣)人。
生平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考取進士。 康熙三十年至三十六年(1691~1697)任陝西省漢中府洋縣知縣。到任時,洋縣因吳三桂部橫徵暴斂後元氣未復,又遭大旱,疫病流行,物價昂貴,縣人生活困苦,惶惶不保旦夕。而官製鹽引(官府攤派鹽商運銷食鹽納稅憑證)高於南鄭、城固各縣,「引多民少、窮商血盡」,上司又額外增銷「花馬池鹽引」,追加鹽課,民眾生活困苦,怨聲載道。他先後三次向漢中府知府滕天綬呈《請均鹽引詳府文》和《請豁加增鹽課詳府文》,始停止追加鹽課。為減輕縣人負擔,他又公布《豁免藥味示》,捐俸代百姓支付攤派為上司辦麝香等藥味和解藥的稅款,並豁免以前所欠金額。
他察知本縣幾經戰亂,死亡人口多,大片農田荒蕪,賦稅偏重,便招撫各地流入本縣難民墾荒種地,將地丁稅由三年開徵放寬到六年,從第七年起附縣籍為民並請府衙豁免無主荒地丁銀三蠲(每蠲折銀二十兩),還與城固縣知縣胡一俊榷商修葺楊填渠堰。捐出俸銀百兩,修復了長嶺溝、丁家洞一帶渠道,使馬暢、謝村一帶水田得以灌溉。鄒溶在盡力設法豁免賦稅,注重生產的同時,非常注重教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他見縣人子弟欲學無師,便捐俸請教師,於縣衙以東設立義學一所,召集民家子弟就學,常親自出題、講授、修改作業。此後,又捐俸重修了舊儒學明倫堂、文廟名宦祠和縣城東的天寧寺橋。
鄒溶作為全縣最高行政長官,尤為注重官吏的清廉。本縣向有每年冬至集中全縣各行各業人員到縣聽點伺候,不到即拿辦的官例,他認為此屬陋例。冬季是百姓休養生息、準備來年生產的最好季節,也是各行各業彌補全年收入不足的時候,何必往返數十里乃至數百里齊集到縣伺候?遂發出《停止鋪行冬至點名示》的告示,明確宣布:如有違者,被害人可赴縣告發,定立拿杖斃。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年,又發出《禁報轎夫禁卒示》,表明他逢公事遠出,乘騎不坐轎,並捐給隨員飯食,不許奸滑之徒濫報轎夫、禁卒,假公營私,詐騙縣人。如有違抗可據實指名首告,決不姑息。
鄒溶認為縣必有志。縣誌「傳述一方之事,俾官斯土者得以遵法守而審張馳,民斯土者得以興觀感而知鑑戒」。他到任後搜求縣誌,僅得明代《洋縣誌·序》一篇,即思考修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閏五月,當縣事基本料理就緒時,他向漢中知府全世揚呈《詳明纂修縣誌》文,請求捐俸修志。在縣丞劉馨、教諭魏之璡、訓導賀爵等人的協力共事下,於是年冬月纂成《洋縣誌》一部,並附錄了他治理洋縣的體會和見解《理洋略》一文。金世揚在鄒志序文中贊道:「鄒君麟鳳也!」 [1]
黃金峽賦
鄒容文章《黃金峽賦》,對於漢江黃金峽集文學、科學價值之描寫。詳見其文:
黃金峽賦 〔清〕鄒溶
伊銀河之澄景,映天漢之靈波。
論涓涓於嶓冢,匯淼淼於江沱。
趨東海而朝宗,廣南國而興歌。
方其滄浪未達,漾水既同,噓噏沔丙,吐納褒龍,姚墟之西,壻河之東,厥有天險,鎖鑰漢中。
其地則武康雄鎮,洋川故州,玉符征瑞,珠台環流。
控秦楚以扼塞,據鄖襄之上游。
穆王卻西征之轡,赤帝紓東顧之憂。
典午設郡於木末,拓跋置邑於岩頭。
山則脈連秦嶺。
勢接巴陵,紆迴磅礴,霧蔚雲蒸,駱谷逶迤,子午杳冥,萬螺疊翠,千髻浮青。
水則支壑咸容,細流罔拒,馨椒艷桃,柔蒲挺薴,儻淺潛深,貫規溢矩。
文川武谷之歸,遜水廉泉之聚。
羨澈底之澄清,無纖毫之塵縷。
夫河山勢促,水流湍,束斷瀨,瀉重灘。
疑龍門闕竦而斤削,恍虎牙傑峙而戟攢,詎藉丁開,匪緣靈擘。
共工之頭觸,詔應龍以尾畫。
紺峰嶻而摩霄,赭嶂嵯峨而礙日。
懸崖斗府而屏列,絕岸夾流而壁立。
漏天光於一線,雲起還遮;掛瀑布之千尋,煙來如織。
亭午微射曦暉,夜分略窺嬋魄。
雖盛伏而陰寒,縱晴明而晦黑。
怒濤風鼓,雷不夏而常嗚;駭浪湯翻,雪非冬而恆積。
游女心悸於葦航,交甫魂銷而珮失。
客星犯斗,驚回八月之槎;仙令朝天,悄度雙飛之舄。
若乃蟠蘿蚪木,密箐叢芒。
藤有鈎端纓絡,竹有箭篔簹。
岩桂嶺松,作濟川之舟楫;秋蘭春蕙,韞幽谷之芬芳。
靈禽構虛,捷獸騰荒,群蜼肱接而飲澗;狐猿唇翻而嘯岡。
色分,角別。
豹濡霧以澤文,麝護臍而憐香,獺數月而肝益,熊應時而膽藏。
鳧鷖唼喋,鵰鶚翱翔。
浮鸀雞於沙諸,嗅鷩于山梁。
忘機狎其鷗鳥,定偶羨夫鴛鴦。
鸚鵡吉了,應空谷之清響;鷓鴣杜宇,叫落月而悲傷。
爾其奇鱗異甲,潛錦昭妍,揚髻耀溜,掉尾晃淵,既乘波而奮翅,亦吹浪而飛涎。
黿晾沿途群於訥際,鯉暴腮於垠前。
出丙穴而嘉美,麗槎頭而肥鮮。
或順時而偶至,或土產之自然。
復有胚璣孕璜,含琛藏璞,晶珀斂輝,球琳未琢,斑瑁元,百朋雙珏,皆稀世之奇珍,豈凡庸之能索!
惟是金河之水,金水之砂,注於碧磵,養厥黃芽。
揚邁浮檀,經淘汰而呈采;蔓苔麟趾,由披揀而顯華。
百鍊斯精,鉎鎔幅度在鏐而成器,一經兼教,鼎鉉葉吉以傳家。
故以黃金命名,與麗水而同誇,豈非媲雙南之珍重,歷千古以休嘉也哉?
然而天下之險,莫之與齊。
互林羊角,大小高低,曰「籠」、曰「瓮」。
獺掯蒿溪,二十四灘,九十餘里,下如隕石,上如升梯,不辨南北,難指東西,屈曲駛逸,目眩神迷。
假使澹臺問渡,雖不遇蛟而投壁;縱令摩訶善沒,曷敢探珠於睡驪。
第見馮彜蠲忿而亦威,罔象懺嗔而猶勇。
石龍不惡而自阻,封姨雖婉而仍猛。
天吳震盪以滔滔,陽侯澎湃而洶洶。
誠可藐艷預而傲瞿塘,易人鮓而輕惶恐也。
矧夫雲根浸底,不測之深;石笱滿壑,砑成林。
似盆傾而盎注,如鼎沸而瓴淋,觸激回瀾,鐵維欲絕。
盤渦迅漩,羽芥都沈。
漁人生長於煙波,過比收綸,猶必逡巡而股慄;商子往來於湖海,抵茲停棹,不覺怔忡而戒心。
吾因思世路險,尚鑒崇園之侈;人性翻覆,應慾決穴之謠。
君子奉椿蘐之遺體,奈何侶蛟龍以相尋。
故寧居易而白壁,慎毋行險於黃金。
參考資料
- ↑ 鄒溶認為:自隆慶至康熙「百有二十餘年以來,代異時新,星移物換,創承損益,更非一端,而其間宦績人事、忠孝節義亟宜闡揚,以為風勸失,今不一修明,則愈久而傳聞愈失真,甚至湮沒無考,得不謂司牧之過歟?」康熙三十三年(1694)閏五月,鄒溶呈《詳明纂修縣誌》文於漢中知府金世揚,請捐俸修志。他以明代隆慶閻邦寧《志》殘版半帙為基礎,聘縣丞劉馨、教諭魏之謀、訓導賀爵,及貢生周忠、呂鴻勛等人相助,「徵文獻,訪宿學鴻儒,纂述舊章,增以新聞,凡一文一事一物,雖必資乎眾而筆削盡出親裁。」歷時半年,於是年冬纂成《洋縣誌》。書末附錄了鄒氏治理洋縣的體會和見解《理洋略》。康熙三十六年(1696),提督陝西學政按察司副使武之亨來漢視事,為鄒《志》書《序》,認為鄒溶不僅具備史家之三長(才、學、識),而且獨具務實求是之真精神。武在《序》中寫道:「夫憲章在於考古,而通變貴乎因時。思夫洋之為邑,猶是生齒也,昔何以蕃,今何以耗?猶是田畝也,昔何以辟,今何以污?猶是民風也,昔何以淳,今何以漓?猶是文教也,昔何以振,今何以衰?鄒君於此力務詳考而審度之,以為興厘張弛之具,則於是志端有賴矣,徒纂修之乎哉?」鄒溶《洋縣誌》設輿地誌、建置志、食貨志、人物誌和藝文志等5志43目,卷首有圖、序、批詳、徵文獻引、延賓啟、凡例、編纂姓氏。除卷首外,輯為8卷,文字精練,語言樸實。
參考書目
- 編纂單位:洋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洋縣誌》/卷三十人物-第一章人物傳,編纂人員:李智 張福盈,出版單位:三秦出版社,ISBN:7-80546-904-0,出版時間:199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