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

作品名稱: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

創作年代: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劉禹錫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2]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劉禹錫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諸如「朔風悲老驥,秋霜動鷙禽。……不因感衰節,安能激壯心」(《學阮公體三首》其二)、「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台」(《始聞秋風》)這類詩句,寫得昂揚高舉,格調激越,具有一種振衰起廢、催人向上的力量。

這首詩的開頭,名為詠鞭,實則詠人。壁州竹鞭雖然名貴,但贈鞭者如果不是「美人」的話,恐怕詩人是不會估之以雙金之價的。劉禹錫元稹不畏權閹的精神是欣賞的、佩服的。他贈給元稹文石枕,稱讚元稹「文章似錦氣如虹」,就是把元稹譽為「文石」,讚揚了他的這種精神。在這首詩中,詩人直接譽元稹為「美人」,其讚揚之情是凝之筆端,躍然紙上的。這兩句按照一般酬唱之作先要讚譽對方的俗套來寫的。但詩人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以碧玉般的壁州竹鞭的無比名貴,暗示贈鞭者品格的高尚,因而不落窠臼。

接着,目睹竹鞭而展開聯想,寫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然而,這絕不是單純地為寫竹而寫竹,而是以竹喻人。這幅「翠竹傲寒圖」恰是元稹傲對閹豎,寧折不彎的形象寫照。翠竹不懼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權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寶貴的。詩人對壁州鞭渾身是節,遍體露青讚不絕口,稱讚它節節都標誌着正直不阿的品格,處處都顯示了歲寒不凋的意志。詩人巧妙地運用「竹節」之「節」與「節操」之「節」同字同聲,把鞭與人自然和諧地聯繫在一起,進一步讚揚了元稹的貞操亮節和不畏強暴的品格。

末尾「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是針對元稹詩中所說「張騫卻上知何日,隨會歸朝在此年」而寫的。劉禹錫對元稹「歸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懷疑,提出了「何時策馬同歸去」的疑問。詩人表示願和元稹一同歸去,望着扶疏的關樹,輕敲金鐙,朗吟新什。這表達了他們希望結束貶謫生活的共同心愿。這兩句談論的是何時歸去的問題,和詠鞭沒有什麼聯繫。可是詩人由「歸去」這個動作派生出「策馬」、「敲鐙」兩個動作,並把這些動作寫進詩句之中,就使這兩句和全詩詠鞭的內容緊密結合,渾然而為一體了。

這首詩通過詠寫竹鞭,稱譽對方的品格,也表明自己的節操。作者巧妙地把詠鞭、寫人、喻己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渾然而為一體。全詩感情真摯深沉,啟、承、轉、合的脈絡清晰。

詩詞正文

譯文

綠如碧玉的孤竹生在深林,用它制的壁州鞭名貴萬分;

賢德之人將竹鞭贈送給我,這份厚禮勝過了萬兩黃金。

我一打開郢客的緘封之後,立刻想到冰凍巴山雪深深。

鞭上節,節節懷着端直性,遍體露青猶有歲寒後凋心。

我們何時才能策馬同歸去,在扶疏的關樹下敲鐙高吟?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4]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5]

視頻

中國歷史文化:《人文地理》正氣貫古今傲骨錚錚——劉禹錫
劉禹錫和他的詩的創作風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