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醬爆鴨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醬爆鴨塊 是以鴨塊、筍塊、甜麵醬、黃酒等為原料製作而成的一道四川省的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具有味酥而香,色醬紅的特點。 製作工藝及示例如下

中文名 醬爆鴨塊

主要食材

分 類 川菜

口 味 甜

目錄

1 食品材料 2 製作方法 ▪ 做法一 ▪ 做法二 3 食品特點 4 營養價值 5 食用須知

食品材料

燒鴨塊(300克)、筍塊(40克)、甜麵醬(20克)、黃酒(3克)、蒜末(3克)、姜(20克)、麻油(3克)、雞湯(1匙)、白糖(少許)、蔥節(30克)

=製作方法

做法一

1、將燒鴨切成長1寸左右,寬4分的長方塊,先放入旺火油鍋內,把水分爆干取出。二、取筍塊下鍋,加甜麵醬、酒、姜、蒜末等炒拌,再將鴨塊拉入,蔥節和糖。 2、雞湯、再翻幾下把湯收干,起鍋時再放麻油。附註:此菜須火力,先用旺火,後用文火,使鴨塊酥透入味。 製作指導1.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肉湯會更鮮美。 2.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用鴨子可製成烤鴨、板鴨、香酥鴨、鴨骨湯、熘鴨片、熘干鴨條、炒鴨心花、香菜鴨肝、扒鴨掌等上乘佳肴。鴨肉適於滋補,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3.鴨肉、鴨血、鴨內金全都可藥用。 4.公鴨肉性微寒,母雞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參燉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 5.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 6.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聖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做法二

主料

鴨架1個 大蔥1棵甜麵醬1大匙 面醬1大匙 糖15克

製作步驟

1、用小刀耐心點還能片出一大盤鴨絲,把鴨皮和鴨肉分開放。 2、大蔥只留蔥白,切成細絲,分成兩部分備用; 3、將甜麵醬和醬以1的比例兌好,在兌好的醬汁中加入糖攪拌。 4、鍋中不放油,先把鴨皮放進鍋中,外皮朝下,通過加熱煸出鴨皮中的油脂; 5、然後放出其中一部分蔥絲,出香味後將鴨肉倒入鍋中,不停煸炒,直到鴨絲略微發乾。 6、倒入兌好的醬汁,使鴨絲表面均勻地包裹住醬汁,然後將剩餘的蔥絲放入,翻炒兩下即可出鍋。 [1]

食品特點

味香且酥,色醬紅。 [2]

營養價值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用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2.對於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3]

食用須知

鴨肉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腎經; 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 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1.據報道,法國西南部的加斯科尼人很少患心臟病,原因可能是他們慣用鴨油、鵝油做菜。 2.識別注水鴨:注過水的鴨,翅膀下一般有紅針點或烏黑色,其皮層有打滑的現象,肉質也特別有彈性,用手輕輕拍一下,會發出「噗噗」的聲音。最快捷的識別方法是:用手指在鴨腔內膜上輕輕摳幾下,如果是注過水的鴨,就會從肉里流出水來。 3.鴨肉營養豐富,特別適宜夏秋季節食用,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又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不應久食煙熏和烘烤的鴨肉,因其加工後可產生苯並芘物質,此物有致癌作用。 [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