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里蘇諾夫Li-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里蘇諾夫Li-2是一款俄制的雙螺旋槳運輸機。

歷史

蘇聯1935年進口了DC-2。1936年4月11日訂購了18架DC-3,其中2架是分解狀態的散件,至二戰爆發前總計為蘇聯民航進口了21架DC-3。 1936年7月15日從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公司購買了製造許可證。1936年至1939年完成了技術引進。蘇聯隨後派出技術人員到美國道格拉斯工廠學習。最初生產的客機型稱為ПС-84(пассажирский самолёт авиазавода № 84)「第84工廠的客機」,該廠位於莫斯科北郊的希姆基。1942年以後採用試製廠總工程師鮑里斯·巴甫洛維奇·里蘇諾夫(Борис Павлович Лисунов)的姓名第一個音節命名為里-2[1]。1941年開始生產DC-3,同年夏季達到月產30~40架的速度。至1941年6月22日戰爭暴發時,已經生產237架,全部為旅客機型。蘇聯在製造過程中對DC-3的結構進行了1293項修改以適應蘇聯的生產條件,包括部分設計、尺寸、材料、生產工藝 ,並換裝了俄制的9缸活塞發動機Shvetsov ASh-62IR。

蘇德戰爭開始後,該機的生產疏散到中亞塔什乾的GAZ-33廠。但1942年1月又遷回到希姆基的84廠生產。喀山的124廠在二戰前生產了10架。阿穆爾河畔共青城的126廠[2]在1946年至1950年生產了353架里-2T。

各型共生產了4863架,1945年停產,在蘇聯使用了約40年。

中國

  • 1949年解放軍從滿州里進口2架里-2。
  • 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間,蘇聯陸續軍援47架,協助空運陸軍部隊進新疆
  • 1950年3月中蘇民航股份公司使用里-2飛機,其中里-2P客機和里-2T貨機各8架。
  • 1950年7月19日,蘇聯政府同意將里-2飛機及其發動機的製造權授權給中國,但並未仿製該機。
  • 1951年中國民航進口4架。
  • 1951年11月24日,蘇聯空軍顧問團向解放軍空軍軍援20架。

到1957年,共進口裡-2飛機41架,使該機成為50年代初期中國軍、民航空運的主力機型,還被作為航測機,中國的里-2直至1986年退役。

視頻

里蘇諾夫Li-2 相關視頻

安-2運輸機,蘇聯研發的單發雙翼螺旋槳運輸機
俄網友拍下運20空降莫斯科場面,這款運輸機真是太高大上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