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慶南路伯多祿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重慶南路伯多祿堂位於重慶南路270號。始建於民國21年,一年後落成。為震旦大學教徒師生專用教堂。該堂為拜占廷式建築風格,中央有大穹窿,彌撒間後面有5座邊祭台,正面一側有方形鐘樓,可容1000餘人。

民國26年抗戰初期,董家渡等天主堂的部分教徒,避難到「租界」並定居在該堂周圍,遂使該堂教徒人數劇增,成為教區主要教堂之一。據統計,民國22~30年間,教徒人數從幾百人增加到3000餘人,知識分子教徒較為集中。

該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盧灣區文化館使用。1984年,天主教上海教區將區文化館歸還的部分用房暫作教堂,並在聖誕節開放。之後,隨着高架道路工程籌建,盧灣區文化館動遷,於1994年7月,全部歸還上海教區。後由高架工程指揮部補償教會一千萬元人民幣,讓該堂在原址向西稍移重建。新堂於1996年初建成,位於高架道路西側。總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基本上按原建築風格重建。

拜占庭式教堂

「拜占庭式」教堂是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教堂建築風格,因東羅馬帝國首都「拜占庭」而得名。它始於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拜占庭更名為君士坦丁堡[1],延續到15世紀下半葉東羅馬帝國的衰亡。拜占庭式建築是一種建築的藝術形式,以基督教為背景。該建築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點是屋頂的圓形[2]。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拜占庭建築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築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由於地理關係,它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並對後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