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生真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重生真義》,類別:靈修書籍,作者:王明道。

靈修是一個漢語詞語,有靈智遠見的人,用以比喻國君。也是基督教術語,基督教的靈修[1]則是在基督教經過長期發展之後,因為一小部分人對教會[2]修行現狀的不滿而採取的一種非主流的修行方式。雖然這種方式也獲得不斷的傳承與傳播,但因為其在一開始就具有小眾的另類性質,所以也始終沒有獲得主流的地位。

自序

「重生」這個名詞是大多數稱為基督徒的人所熟悉的。但是真明白它的意義的人究竟有多少?真明白它的意義而且有過這種經驗的人又究竟有多少?這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談到重生的道理,我可以將所有稱為基督徒的人分作四種:

第一種是明白重生的道理而且有過重生經驗的。這種信徒是最好的。他們知道自己所站的地位,明了他們所得的恩典。他們的人生是滿有指望的。他們毫不疑惑他們自己得救的事。他們過着一種與世人不同的生活。他們向別人有可作的見證,也能清楚指導別人蒙恩得救。

第二種是有過重生的經驗,但不明白重生的道理的信徒。這種信徒在以往的一個時期已經得蒙重生,不過他們不明白重生的道理,他們不知道自己曾有過的那種經驗就是重生的經驗。一旦有人問他們是否已經得了重生,他們或是完全不知道怎樣對答,或是以為自己未曾得蒙重生。他們自己雖然有過重生的經驗,但他們因為不明白的緣故,自然不免常常懷疑自己得救的事,因而不能得着充分的平安與喜樂,也不能有堅強的盼望。他們常感憂慮,恐怕自己不能得救。他們過着一種戰慄懼怕的生活。其實他們本來不必,且不應當這樣,因為他們已經有過重生的經驗,他們已經得了救。他們應當因所得的救恩歡欣,應當靠主常常喜樂。可惜他們因為不明白重生的道理,所以白白吃了許多無謂的苦。

第三種是明白重生的道理,但卻未曾有過重生經驗的信徒。這種人本不應當稱為信徒,因為真信的人必定有過重生的經驗。未曾有過這種經驗的人便是未曾真信。不過他們曾加入一個教會,自以為是信徒,別人又承認他們是信徒。我們在這裡姑且稱他們為信徒好了。他們聽過一些人清清楚楚講過重生的道理,或是讀過什麼講解重生的道理的着作,因此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但是他們自己並末曾有過這種重生的經驗。「重生」這一件事在他們身上不是事實,乃是理論。他們明白,他們也會講述,但他們自己總得不着其中實在的好處,也不能了解這種道理的真意思。他們不能幫助別人,這不但是因為他們在重生的事上是門外漢,也因為別人在他們身上看不出一點重生的證據來,所以亳不羨慕他們所講的這種亳無實用的理論。

第四種是不明白重生的道理,也末曾有過重生經驗的信徒。這種人本來也不應當稱為信徒。不過他們曾加入一個教會,他們自己和別人都承認他們是信徒,我們也在這裡姑且稱他們為信徒就是了。

在這四種信徒中,無疑第一種是最好的,我們都肯定他們是信徒。第二種信徒雖然不及第一種,但他們究竟是重生了的人,是神的孩子,是蒙恩得敉的。不過他們因為不明白的緣故,失去許多信徒當享的權利,也不能多幫助人就是了。他們只要有一日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便可以與第一種信徒完全相同。第三種卻與前兩種大不相同。他們雖然明白重生的道理,但末曾有過重生的經驗。他們是未曾得救的人,未曾得着新的生命。他們所明白的道理不但與他們亳無益處,而且反倒很容易使他們自滿自欺。他們以為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便可算已經得了重生,這種錯誤的觀念或者竟致使他們不再追求重生的經驗,這比不明白重生道理的,更多一些危險。第四種與第三種人所差無幾,這兩種人同是未曾重生的人,也站在同一的地位。所不同的不過是前一種人,頭腦里多有一些聖經里的知識,後一種缺少這一些知識罷了。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固然是要幫助讀者明白重生的道理,但更要緊的乃是希望讀者明白了重生的道理以後,用這種道理來測驗自己的經驗和生活,看看自己究竟是不是重生的人?

如果這本書能幫助一些有了重生的經驗,卻未明白箇中道理的讀者去明白;又幫助一些未曾有重生經驗的讀者,不但明白重生的道理,而且得着重生的經驗,着者寫本書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王明道序於北平

一九三三年三月七日

目錄

自序

一、 重生是什麼意思?

二、為什麼人必須重生?

三、人得了重生有什麼表現?

四、怎樣方能得重生?

五、得了重生的人還能犯罪嗎?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講章精選靈修,學習啦,2021-05-20
  2. 從教會本質看教會生活,基督教華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