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野花椒 |
中文名稱:野花椒 拉丁學名: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 科:芸香科 屬:花椒屬 種:野花椒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脾、胃經 |
野花椒(學名: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芸香科花椒屬灌木或小喬木;枝幹散生基部寬而扁的銳刺,各部均無毛。小葉對生,葉軸有狹窄的葉質邊緣,腹面呈溝狀凹陷,小葉柄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葉緣有疏離而淺的鈍裂齒。花序頂生,花被片狹披針形、寬卵形或近於三角形,淡黃綠色;花絲及半圓形凸起的退化雌蕊均淡綠色,藥隔頂端有暗褐黑色的油點;雌花的花被片為狹長披針形;果紅褐色,3-5月開花,7-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產青海、甘肅、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台灣、福建、湖南及貴州東北部。見於平地、低丘陵或略高的山地疏或密林下,喜陽光,耐乾旱。該物種野生的較多,也可以人工栽培。果作草藥,味辛辣,麻舌。溫中除濕,祛風逐寒。有止痛、健胃、抗菌,驅蛔蟲功效。台灣及江西民間有用其根治胃病。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芸香目
亞目:芸香亞目
亞科:芸香亞科
亞屬:花椒亞屬
分布區域:中國產青海、甘肅、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
形態特徵
野花椒又名:大花椒,紅花椒,野川椒,黃總管,小葉飛天蜈蚣,鳥不撲。
灌木或小喬木;枝幹散生基部寬而扁的銳刺,嫩枝及小葉背面沿中脈或僅中脈基部兩側或有時及側脈均被短柔毛,或各部均無毛。
葉有小葉5-15片;葉軸有狹窄的葉質邊緣,腹面呈溝狀凹陷;小葉對生,無柄或位於葉軸基部的有甚短的小葉柄,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2.5-7厘米.寬1.5-4厘米,兩側略不對稱,頂部急尖或短尖,常有凹口,油點多,干後半透明且常微凸起,間有窩狀凹陷,葉面常有剛毛狀細刺,中脈凹陷,葉緣有疏離而淺的鈍裂齒。
花序頂生,長1-5厘米;花被片5-8片,狹披針形、寬卵形或近於三角形,大小及形狀有時不相同,長約2毫米,淡黃綠色;雄花的雄蕊5-8(-10)枚,花絲及半圓形凸起的退化雌蕊均淡綠色,藥隔頂端有1干後暗褐黑色的油點;雌花的花被片為狹長披針形;心皮2-3個,花柱斜向背彎。
果紅褐色,分果瓣基部變狹窄且略延長1-2毫米呈柄狀,油點多,微凸起,單個分果瓣徑約5毫米;種子長約4-4.5毫米。花期3-5月,果期7-9月。[1]
藥材性狀
分果球形,常1-2個集生,每一分果沿腹背縫線開裂達基部,直徑6-7mm。表面褐紅色,密集凸起的小油腺點。基部延長為子房柄,長約2.5mm,中部直徑約1mm,具縱皺紋。種子卵球形,長4-4.5mm,直徑3.5-4mm,黑色,光亮,基部種阜嵌入狀。果皮質韌。氣淡,味苦、涼;微麻而辣。[2]
植物種屬
芸香科植物野花椒。
分布區域
分布於華東及遼寧、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m以下的灌叢中,亦有栽培。
藥用價值
一、
野花椒,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simulansHance的果實。分布於華東及遼寧、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貴州等地。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之功效。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蛔蟲腹痛,濕疹,皮膚瘙癢,陰癢,齲齒疼痛。
功能: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主治: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蛔蟲腹痛,濕疹,皮膚瘙癢,陰癢,齲齒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研粉,1-2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含漱;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婦女哺乳期慎服。
藥理作用:
1、殺蟲作用。
2、鎮咳作用。
3、祛痰作用。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溫中止痛。治胃痛,濕疹,皮膚瘙癢,齲齒疼痛。」
臨床應用:用於治療濕疹,過敏性皮炎瘙癢,胃、腹疼痛,蛔蟲腹痛和牙痛等。
相關配伍:
1、治脘腹寒痛,寒濕吐瀉:野花椒果殼3-6g,乾薑6g,吳茱萸6g。水煎服。
2、治蛔蟲腹痛,嘔吐:野花椒果殼6g,烏梅15-30g。水煎服。(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3、治風寒濕痹及膝痛:野花椒根、莖、果實煎汁洗澡。(江西《草藥手冊》)
採收加工:7-8月採收成熟的果實,除去雜質,曬乾。[3]
二、
拼音Yě Huā Jiāo
別名葉爾瑪(藏名)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果皮、種子。8~10月採收成熱的果實。曬乾,將果皮與種子分開,果皮為花椒,種子為椒目。
原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1米。嫩枝暗棕色或暗灰色,着生疏少而短小下彎的皮刺。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小葉2~7對,具極短柄;小葉片卵形或廣卵形,長2.5~5厘米,寬1.5~3.5厘米,葉緣具銳鋸齒,齒間及葉的兩面具粗大的腺點,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聚傘圓錐花序頂生;雌雄異株;花被片4~8。蓇葖果,成熟心皮2~4,棕褐色,具腺點。種子1個,黑色有光澤。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的灌木叢中。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燥濕殺蟲。治胃腹冷痛,嘔吐,寒濕瀉痢,蛔蟲病。椒目:行水,治水腫脹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