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豬鱷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豬鱷屬
圖片來自pinterest

野豬鱷屬學名Kaprosuchus)是鱷形超目馬任加鱷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

發現與命名

化石是一個接近完整的頭顱骨,發現於尼日的El Echkar組地層。在2009年,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漢斯·拉森(Hans Larsson)在期刊《ZooKeys》公佈這些化石的敘述、命名研究。模式種薩哈拉野豬鱷K. saharicus)。

屬名由古希臘文野豬kapros)與鱷魚souchos)構成。野豬鱷的嘴部有大型犬齒型牙齒,外型類似野豬的長牙,這也是牠們的屬名來源[1]。在同分研究裡,賽里諾等人還命名了鴨鱷薄煎餅鱷,都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非洲。

敘述

根據目前發現的頭顱骨化石,野豬鱷被推測身長約6公尺。上頜、下頜的前段有數顆大型犬齒型牙齒,當嘴部咬合時,下頜長牙會嵌入上頜邊的凹處。在已知的其他早期鱷形類化石,還沒有發現這種齒列。此外,鱗狀骨頂骨形成大型角狀隆起,朝向頭後方突起。野豬鱷的近親馬任加鱷也有類似的頭後側隆起。

野豬鱷的口鼻部長度適中,末端的外鼻孔朝上。野豬鱷的牙齒粗大、側向較扁平;而其他具有類似口鼻部的鱷形類,牙齒較小、接近圓椎狀。與其他同期鱷形類相比,野豬鱷的頭部後段較高。野豬鱷的前上頜骨隆起,使口鼻部末端略為翹起。研究人員推測,這個部位在生前可能覆蓋者角質。兩塊前上頜骨的接合處表面平滑。

野豬鱷的眼眶朝向兩側,略朝前方,而非略為朝上。塞里諾等人推測,野豬鱷的雙眼是也部份重疊,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立體視覺

參考文獻

  1. (英文)Sereno, P. C.; and Larsson, H. C. E. Cretaceous crocodyliforms from the Sahara. ZooKeys. 2009, 28 (2009): 1–143 [2012-04-06]. doi:10.3897/zookeys.28.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