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山翠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山翠芽

中文名: 金山翠芽

產地名稱: 江蘇省鎮江市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2009年第1189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09年04月15日

金山翠芽,江蘇省鎮江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金山翠芽茶產區屬典型的北亞熱帶溫暖亞帶,年平均氣溫15.2℃,典型的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溫度≥10℃穩定持續積溫值4700℃-5000℃;日照時數2073.7小時。鎮江是南北方文化過渡地帶,歷史上茶文化遺產豐富,尤以詩詞、典故為多。「以茶代酒」成語源出鎮江。金山翠芽,外形扁平、挺削勻整,色翠顯毫,滋味鮮濃、湯色翠綠明亮,香高持久、葉底嫩勻肥壯。 2009年0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金山翠芽」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品質特點

金山翠芽扁平挺削勻整,色翠顯毫,嫩香,滋味鮮醇,湯色嫩綠明亮,葉底肥壯嫩綠明亮。沖泡後翠芽依依下沉,挺立杯中,形似鎮江金山塔倒映於揚子江中,飲之滋味鮮濃,令人回味無窮。從外形看酷似「竹葉青」,為芽苞,形為扁平挺削。色澤黃翠顯毫,干茶香味撲鼻,綠茶中少有的高香,香味獨特;沖泡後旗槍林立,茶湯淺黃綠明亮;滋味鮮醇濃厚,苦澀顯著,後甘甜生津;杯底掛香不明顯;葉底肥勻嫩綠。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金山翠芽茶產自鎮江市轄區內的寧鎮山脈、茅山山脈的山間和山前緩坡崗地。寧鎮山脈蜿蜒於南京鎮江之間,大致為東西向,呈向北突出的弧形山系,多數為單斜山,聳峙於長江南岸,次生谷廣泛發育,嶺谷相連,綿延不絕,鎮江境內山峰主要由古生代古石灰岩、砂岩、頁岩組成;茅山山脈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突起於鎮江中部句容、丹徒,與金壇、溧陽等地相連,最高峰位於三茅宮頂,海拔370米,為蘇南第一高峰,江蘇境內第二高峰,由堅硬的石英砂岩和砂岩組成。

土壤特徵 金山翠芽茶產區土壤呈南北過渡帶特性。茶園依地勢分布有黃砂土、黃剛土土種。發育於兩大山脈山麓的黃棕壤亞類的黃砂土,成土母質是石英砂岩、古代沉積岩、頁岩的風化物,土質屬壤土至輕粘土,表土酸鹼度pH5.1-6.0,心土粘粒含量高,蓄水保肥性能好,有機質、氮素水平適宜,是蘇南地區最適宜植茶的土壤。發育于山前黃土崗地黃褐土亞類的黃剛土,傳統稱耕作黃棕壤,成土母質源於古代脫鈣化的下蜀黃土,土層深厚,土體厚度達20-50米,表土顆粒以粉砂粘粒為主,酸鹼度微酸pH6.2-6.5,由於基岩為水平沉積岩,土體發育常見典型的粘盤層,黃剛土粘粒含量高,交換性氫、鋁和鹽基離子較高,礦質養分豐富,適合於茶樹生長發育。

水文情況 鎮江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長江、京杭大運河、通濟河、句容河,還有中小型水庫105座,市內年平均地表徑流9730億米。鎮江市地下水資源豐富,總貯量達1259萬立方米/年,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

氣候情況 金山翠芽茶產區屬典型的北亞熱帶溫暖亞帶,年平均氣溫15.2℃,典型的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溫度≥10℃穩定持續積溫值4700℃-5000℃;日照時數2073.7小時;1月平均溫度3℃,年最低溫度多年平均值-6℃左右,常年降水1060毫米左右,春季降水25%,夏季40-50%,秋季25-30%,無霜期238天,水分和溫光條件能滿足茶樹生長的要求,常年10℃以上積溫接近於喬木型大葉種茶樹低溫極限值4000℃,在中國茶區中屬偏低水平;由於地形地貌複雜,丘陵山區小氣候多樣,長江水體對沿江地區小氣候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相對氣溫日差較小,濕度大,秋季降溫偏遲,極端高溫、低溫日數少。茅山、寧鎮丘陵地區沿山坡存在一定的逆溫層。

歷史淵源

鎮江是南北方文化過渡地帶,歷史上茶文化遺產豐富,尤以詩詞、典故為多。「以茶代酒」成語源出鎮江,《三國志·吳志》詳細記載。天下第一泉源於品茶,最早出於唐朝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書中把揚子江中泠泉列居榜首。歷史上流傳的與鎮江有關的著名茶詩有:「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山中有景無多地,天下知名第一泉(元薩都刺)」、「日斜未放滄浪渡,飽酌中泠洗宿心(明唐寅)」、「揚子江心第一泉,南金北來鑄文淵。男兒斬卻樓蘭首,閒品茶經拜羽仙(南宋文天祥)」、「銅瓶愁汲中泠水,不見茶山九十翁(南宋陸游)」、「緩酌中泠泉,曾傳第一泉。如能作霖雨,沾酒遍山行(清康熙帝)」;著名茶聯有:「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江水烹茶」、「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清鄭板橋)」。沈括在鎮江撰寫科學巨著《夢溪筆談》,其中第二十四冊《茶芽》、第二十五冊《建茶》論茶。沈括《茶論》認為茶葉質量最佳是一葉一芽,留有茶詩:誰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嘗。不知靈草天然異,一夜風吹一寸長。古代悠久的茶文化推動了鎮江茶葉的發展,清代時鎮江所產綠茶占全國產量的六分之一。

1981年,鎮江市的茶葉科技工作者開始研製名茶。 1982年,鎮江市在鎮江下蜀茶場、五洲茶場等單位開始試製金山翠芽。 1994年開始,鎮江市圍繞保持金山翠芽風格、提高品質開展機械化生產的嘗試並取得了成功。 1995年,由陳武生等人起草,幾家主產茶場制訂了金山翠芽企業標準,並經鎮江市標準局發布實施。 1996年,鎮江市在全市推廣了金山翠芽機械加工技術。 [1]

參考資料

  1. [1],金山翠芽該怎麼泡?金山翠芽的沖泡方法 第一農經,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