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沙縣化覺鎮和平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花瓣網 的圖片

金沙縣化覺鎮和平小學為引導廣大黨員教師自覺弘揚踐行愛國主義[1]精神,增強「四個自信」,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開拓者、踐行者。2019年1月17-19日,和平小學黨支部組織黨員代表共17人赴遵義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性專題培訓,錘鍊意志、築牢思想根基。

1月17日上午,全體學員身着八路軍軍服參加開班典禮。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主辦方致歡迎詞並授培訓班班旗,關琨副校長接旗、宣講培訓計劃與要求。

簡短隆重的儀式結束後學習正式開始。首先由遵義市委黨校文史教研部主任、副教授袁小英主講題為《遵義會議與遵義會議精神》的講座,袁主任用兩個半小時講述了遵義會議的歷史背景、主要經過、以及遵義會議精神和現實啟示。簡潔生動地為學員們理清了整個事件的脈絡。

下午,學員們瞻仰了遵義會議舊址——一座建於30年代初,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

前往遵義會議紀念館參觀,學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現場解說,與上午的講座實現了歷史和現實的對接。

參觀完畢,全體學員前往紅軍山烈士陵園。陵園修建在市內小龍山上,這裡集中了建國後在遵義各處找到的紅軍遺骨。整個陵園莊嚴肅穆,正面是一座別具特色的紀念碑,碑上為鄧小平同志手書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學員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向犧牲的紅軍戰士敬獻花籃,由工會宋清萍主席帶領全體黨員在莊嚴的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在一座紅軍衛生員雕像前,現場聆聽《紅軍菩薩的故事》。聽到動情處學員們無不落淚。

18日上午,學員們前往苟壩會議舊址和苟壩會議紀念館。通過學習大家了解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楓香鎮花茂村之行讓學員們看了新農村的變化,見證了偉大的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使命和擔當。

下午,學員們驅車去婁山關戰鬥遺址。登上了西風台,瞻仰了婁山關戰役紀念碑,參觀了毛澤東詩詞紀念館,對毛主席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刻。

19日上午的教學點設在茅台鎮。學員參觀了茅台鎮紅軍長征陳列館和四渡赤水紀念公園、踏上了鐵索橋,感受紅軍長征的偉大和艱辛。

下午的最後一站前往息烽集中營。息烽集中營先後關押共產黨人、進步人士1220餘人。數百名革命者為民族解放事業在這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三天的學習結束後,學員們回到駐地,黨支部書記陳景利帶領大家開始了緊張的學習大討論,大家談到今天的幸福是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應繼承先烈遺志,發揚先烈精神,努力奮進。要用革命先烈的偉大的人格力量激勵自己,做優秀的人民教師,堅強意志,增強抗挫折能力,做一個有使命感的黨員。更重要的是回到教學中把遵義會議精神和長征精神的火種播進孩子們的心田。

校園諮詢

貴州畢節:教師群體中湧現出一批新時代優秀教師

在貴州畢節教育一線,有一群可愛的人民教師,他們用雙腳丈量土地,長期奔波在控輟保學、扶貧扶智的路上,用青春為孩子們點燃知識之光、點亮人生之路。

值此第39個教師節之際,貴州省畢節市推出了多位在基層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的一線教師。他們的故事,亦是畢節成百上千普通教師的日常耕耘縮影。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台,四季耕耘。他們,以知識托舉希望,甘當改變學生命運的鋪路石;他們,用匠心守望初心,奮力做好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任教於畢節市威寧縣鹽倉中學的羅秋芬,始終沒離開過鄉村教育這片熱土,當很多人積極準備往縣城考調時,她卻選擇了穿梭於農村的鄉間小路,到留守孩子的家裡家訪,辛勤批改着一摞摞同學們的作業。羅秋芬說:「我生長在鄉村,也將下決心一輩子紮根於鄉村。」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羅秋芬說,始終用心愛着每一個渴望知識的孩子,經過不懈努力,她用辛勤汗水換來了累累碩果,因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先後被評為縣級優秀特崗教師、師德標兵等榮譽。

從教以來,金沙縣化覺鎮和平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2]黃海進老師一直重視與家長的溝通,他跋山涉水到學生家裡了解情況,真切感受他們的生活。他還利用課餘給孩子們進行輔導,一些學困生慢慢對學習有了興趣。

山區學校偏離街道,部分留守學生因老人隔代監護疏漏,時常「蓬頭垢面」入學,他主動承擔起了為孩子們修剪頭髮的工作,當了學校里學生們的免費「理髮師」,幾年下來,黃老師的理髮工具換了好幾套;桌椅、欄杆、籃板壞了,他就去當「電焊工」干維修工作。「鄉村教育要靠責任和堅守,才能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鄉村才能發展。」黃海進說。

2002年被分配到距離縣城70多公里的赫章縣可樂彝族苗族鄉農場小學任教的王正琴,在大山里堅守了21年。2018年的一天,她被確診為浸潤性乳腺癌晚期,這一消息讓她不知所措,很快她就被病情折磨得頭髮全部掉光。

儘管王正琴身患癌症,但在同事眼中,她依然是一個工作狂,每天堅持上班、為孩子們上公開課、示範課等,王正琴說:「工作是最好的良藥,每天工作讓她忘了疾病這件事」。許多家長說,「只要王老師留下來,我們哪怕抬都要把她抬回去」,王正琴用行動感動了所有人。

「教師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應當成為學生甚至全社會的楷模和表率。」畢節市百里杜鵑仁和中學教師方傑說。據了解,方傑在鑽研教學業務、教材教法方面頗有建樹,榮獲了「一師一優課」省級二等獎,他的《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物教學過程的實效性》還入選了貴州省教育廳第一批精品課程。

「參加工作32年來,若無特殊事情,從來不遲到、不早退、不缺課。」納雍縣第二中學教務副主任余建江說,上好每一節課,是對自己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即便因事耽擱了學生的課程,也要補回來。

織金縣龍場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楊霞說:「教育是神聖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教21年來,楊霞每次遇到學生因家庭困難上不了學,她就會設法去幫助,不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機會;楊霞回憶說,記得當時班上有一名學生叫熊某艷,因父母都無法在身邊,一直和年邁的奶奶拮据在一起,經濟非常窘迫,她在上初中一個月後就不再來上學。楊霞獲知後,立即將學生帶回學校,給她找了住處,還繳納了生活費,直到這名同學初三畢業。

「愛是一種無聲的教育」經常掛在七星關區第五幼兒園教師吳麗的嘴邊。2018年吳麗所帶的班級里,有一名天生腿腳缺陷的學生,走路非常吃力,性格非常內向,剛入園時,情緒一直很不穩定,整天哭鬧不止,每次吃飯時,吳麗都會搬一把小椅子陪在該小朋友旁邊耐心地餵她,每天重複着同樣的事,日復一日,吳麗不厭其煩、無微不至地照顧着特殊的兒童以及班上的每一個孩子。慢慢地吳麗發現,努力沒有白費,到大班的時候,這個孩子可以開朗地和同學們打招呼,時常讓他們的父母感動得淚流滿面。

2006年以來,吳麗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21年如一日,畢節市第一中學教師胡晨默默奉獻於教育事業,他多次指導學生在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中獲獎,2023年全國高考中,他的學生4人分別被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浙江大學錄取,10人被985高校錄取、25人被211高校錄取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不管教學多麼辛苦,都會常常奔走於教室之間,去關心每一位學生。」胡晨就是這樣與同學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

20年來,黔西第一中學教師林靜以「努力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來嚴格要求自己。憑着對教育的赤誠之心,他所帶的歷屆高三畢業班在高考中都取得優異成績,一本上線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一個學生雖然只是一個班級的幾十分之一,但卻是一個家庭的百分之百,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班主任身上更為彰顯。」林靜老師說,「絕不能做學生生命中的罪人,而要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只有不斷強化教育,才能真正助力知識脫貧。近年來,畢節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教育的扶持力度,全市學校的發展也越來越好。」畢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