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雞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金雞米(拉丁學名: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是禾本科,淡竹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木質根頭。

別名:竹葉金雞米竹葉卷心淡竹米長竹葉金竹葉地竹迷身草

稈直立,疏叢生,高可達80厘米,葉舌質硬,葉片披針形,圓錐花序,小穗線狀披針形,具極短柄;

穎頂端鈍,穎果長橢圓形。6-10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島及日本均有分布。

生于山坡、林地或林緣、道旁蔽蔭處。

葉為清涼解熱藥,小塊根作藥用。根藥用,有清涼,解熱、利尿及催產之效。又可作牧草。

別稱:淡竹米,長竹葉,金竹葉,地竹,迷身草,粘身草,山雞米,山冬,

林下竹,土麥冬.金雞米,碎骨子,野麥冬,草子山麥冬,竹葉麥冬,

竹葉門冬青,竹葉、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迷身草、竹葉卷心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2] ,具木質根頭。

鬚根中部膨大呈紡錘形小塊根。稈直立,疏叢生,高40-80厘米,具5-6節。

葉鞘平滑或外側邊緣具纖毛;葉舌質硬,長0.5-1毫米,褐色,背有糙毛;

葉片披針形,長6-20厘米,寬1.5-2.5厘米,具橫脈,有時被柔毛或疣基小刺毛,基部收窄成柄狀。

圓錐花序長12-25厘米,分枝斜升或開展,長5-10厘米;

小穗線狀披針形,長7-12毫米,寬1.5-2毫米,具極短柄;

穎頂端鈍,具5脈,邊緣膜質,第一穎長3-4.5毫米,第二穎長4.5-5毫米;

第一外秤長5-6.5毫米,寬約3毫米,具7脈,頂端具尖頭,內稃較短,

其後具長約3毫米的小穗軸;不育外稃向上漸狹小,互相密集包卷,

頂端具長約1.5毫米的短芒;雄蕊2枚。穎果長橢圓形。花果期6-10月。染色體x=24。

主要價值

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煩躁,對於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

民間多用其莖葉製作夏日消暑的涼茶飲用。

食療

淡竹葉味甘、淡,性寒;歸心、肺、胃、膀胱經;體輕滲泄,

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1] 淡竹葉做法

⑴凡外感熱病,心煩口渴,熱在氣分者,可用生石膏、知母、蘆根等配伍,以清熱除煩止渴。

⑵若氣陰兩傷者,可再加麥冬、人參等,以益氣生津。

⑶心經熱盛下移小腸而致小便澀痛者,可用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導熱利尿。

⑷膀胱濕熱蘊結小便淋瀝赤澀者,可用海金沙、車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熱利尿通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