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鍾人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鍾人仿(1914-1975 ),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紅四軍師教導隊政委和團特派員、紅一軍團政治部保衛部部長。1934年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後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二縱隊團長、中央軍委一局副局長、吉林軍區副參謀長、東北軍區獨立第六師政委。建國後,任東北軍裝甲兵副政委和政委。解放軍裝甲兵參謀長和副司令員[1]。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5年在北京逝世。

人物簡介

鍾人仿(1914~1975)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人。出生於貧寒農家。父親早逝,他和母親、妹妹相依為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任共青團鼎龍區委宣傳委員。1930年,受組織派送,到中共贛西南特委在永陽鎮開辦的中國工農紅軍學校學習,畢業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政治處宣傳員、技術書記、連政治指導員、師教導隊政治委員、團特派員,紅一軍團保衛局執行科科長、執行部部長、保衛局代局長、軍團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戰爭。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西線戰場高興戰鬥結束後,鍾人仿隨隊開赴於都集合,最後一次路過家門,由於戰事緊急,他只好朝村子深深三鞠躬,表示對母親、對鄉村的告別,便跟隨中央主力紅軍踏上長征之路。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踏上漫漫長征路。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保衛局執行部部長的鐘人仿,被派往稱作開路先鋒的第一軍團二師負責保衛和戰鬥督察工作。血戰湘江時,他和二師五團的指戰員一起阻擊全州之敵,與數倍於己的敵軍奮戰7天6夜,掩護「紅星」、「紅章」兩個中央縱隊順利渡過了湘江。遵義會議開後不久,中央紅軍從遵義出發北進。4月21日,紅五團襲擊了駐安龍縣的敵人。次日晨,前衛到達興義縣境的豬場,正逢中央縱隊通過。由於道路狹小,只能一路通行。突然,幾架敵機出現在上空盤旋,不一會右後側傳來隱約的槍聲。通信員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薛岳部隊長途奔襲,已出現在我軍前進的側翼,軍團首長命令5團抗擊敵人,掩護中央縱隊安全通過。團政委賴傳珠迅速命令一營搶占東北面制高點,擋住敵人。鍾人仿提出,這一仗是保衛黨中央縱隊的戰鬥,他要親自到一營去督戰參戰。說完便和一營長帶着隊伍,像猛虎一樣飛上了東北面的制高點。他們剛上去,戰鬥就打響了。一營陣地逐步壓縮,情況越來越嚴重。這時,鍾人仿利用抗擊衝鋒間隙,進行戰地動員。在鍾人仿的鼓動下,一營指戰員群情激奮,立下了「人在戰地在」的錚錚誓言。敵人又發起了新一輪衝鋒,不惜一切代價爭搶高地。然而,一營猶如大海中屹立不動的礁石,任憑洶湧海浪的衝擊。當鍾人仿拿來起望遠鏡,看到遠處升起了裊裊青煙,這是中央縱隊已經通過山溝的信號,他向營長建議,邊打邊撤,向主陣地轉移。此時,我軍主陣地暴露在東北面敵人的火力威脅下,如果不堅決把敵人壓下去,敵人必定會跟蹤上來。中央縱隊雖然過了山溝,但道窄,人馬多,行進速度快不了,如果不再拖住敵人幾個鐘頭,中央縱隊還會受到威脅。鍾人仿一見到賴傳珠政委就說:「不能撤,得再頂幾個鐘頭,才能讓中央縱隊擺脫敵人。」戰鬥又繼續打響,賴政委負了傷,被警衛員背下陣地。鍾人仿毅然挺身而出,代替指揮,果斷命令:「三營,上刺刀,沖!」隨即帶着隊伍縱身衝去。這次戰鬥, 不僅完成了掩護了中央紅軍縱隊安全通過的任務,而且贏得了時間,擺脫了敵人追擊,受到軍團部的嘉獎,鍾人仿也受到軍團部表揚。過後,紅五團的幹部議論說:「鍾部長平時是個舉止儒雅的先生,打起仗來是個拚命三郎。」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二縱隊參謀處處長、團長,軍委一局第一科科長、處長、副局長。鍾人仿帶領所屬部隊在山西多次英勇作戰,打破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山西人民的抗日士氣。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遼吉軍區副參謀長,吉林軍區副參謀長,東北軍區獨立第六師政治委員、警衛師政治委員。鍾人仿率部參加了遼瀋等重大戰役,他英勇果敢,捨生忘死,為東北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軍區裝甲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參謀長、副司令員,為裝甲兵的建設與發展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息。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197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2]

視頻

鍾人仿 相關視頻

長征大會師:三大主力會師,中國工農紅軍,結束了偉大長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