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鈷鉧滄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鈷鉧滄浪》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九。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原文

柳子厚鈷潭西小丘記》云:「丘之小不能一畝。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予憐而售之。以茲丘之勝,致之澧水鄂、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夫漁夫過而陋之,賈四百①,連歲②不能售。」蘇子美③《滄浪亭記》云:「予游吳中,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④,不類乎城中。並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三向皆水⑤,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予愛而裴回⑥,遂以錢四萬得之。」予謂二境之勝絕如此,至於人棄不售,安知其後卒為名人賞踐?如滄浪亭⑦者,今為韓蘄王家所有,價值數百萬矣,但鈷復埋沒不可識。士之處世,遇與不遇⑧,其亦如是哉!

注釋

①賈四百:標出四百的價錢。

②連歲:連年。

③蘇子美:即蘇舜欽,字子美,北宋著名詩人。其詩直刺現實,意氣高昂。

④崇阜廣水:高丘廣水。崇,高大。阜,土山。

⑤三向皆水:三面環水。

⑥裴回:通「徘徊」,流連不能去。

⑦滄浪亭:即蘇舜欽以四萬錢所購這片土地後修築的園林。當時蘇舜欽被貶官,在吳中購得這片廢園,又在水旁建亭,取《楚辭》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曰「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後歐陽修應邀寫長詩《滄浪亭》。自此,滄浪亭名留千古。南宋時滄浪亭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得,改名「韓園」。

⑧不遇:沒有合適的機會。

譯文

柳宗元《鈷譚西小丘記》說:「土丘之小不到一畝。問它的主人。主人說:『姓唐的人不要的地方,買而售不出。』問它的價錢,說:『僅要四百錢。』我憐惜買下它。因這個小丘有名勝,到了澧水姓鄂、姓杜的人家手裡,則無官職的人士爭着買它,一天就增價千金而更不能得到它。而今卻成了廢棄的州了,農夫漁夫經過這裡都鄙視之,價錢四百,連年都不能出售。」蘇舜欽《滄浪亭記》說:「我遊覽吳地,經過郡中設立的學校的東面,回過頭來看草木茂盛,高丘廣水,不似城中。傍水有小徑通於雜花長竹之間,東走數百步,有一片廢棄的地方,三面臨水,旁邊沒有居民,左右都是林木相遮蔽。我喜愛它徘徊忘返,於是用錢四萬買得到了這塊地方。」我認為這兩處風景截然相同,至於當時的人放棄它而不出售,怎麼會知道後來終有名人來欣賞它呢?如滄浪亭就是這樣。現在為韓世忠家所有,價值數百萬,但鈷潭就埋沒不可認識了。士人處在世上,有機遇和沒有機遇,也是這樣呀!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3]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鈷鉧滄浪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蔥花講古文: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