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血丹心終不悔,長舞峽江作龍吟(楚飛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血丹心終不悔,長舞峽江作龍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鐵血丹心終不悔,長舞峽江作龍吟》中國當代作家楚飛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鐵血丹心終不悔,長舞峽江作龍吟

一一聽廣播劇巜我宣誓》感言

仲夏之際,受友杜鴻之邀,到其工作室觀摩紅色廣播劇巜我宣誓》。正值建黨百年,中華民族復興大業舉棹揚帆,闊步前進之時。我們緬懷先烈,猶思中國革命之路的艱苦卓絕。將革命先烈捨身忘我的革命精神融入到現時代發展的強音之中,以圓中國百年強國之夢,自然是我輩不能一一也不應該迴避的歷史責任和時代擔當。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以革命為題材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深入民眾心中,歷久彌新。革命文藝作品所創造的經典藝術形象,如旗幟,如號角,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涌躍投身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滾滾洪流之中,矢志終身,無怨無悔。一個健忘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巜我宣誓》取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真實發生在宜昌蓮沱地區的「九.四」暴動。作品再現了當初峽江地區人民於白色恐怖中忠於黨的領導,堅決執行黨的「八.七」會議決議,義無反顧地發起暴動,和反動勢力進行殊死鬥爭的英雄事跡。正所謂「時代風雲激盪時,峽江兒女敢為先,鐵血丹心終不悔,長舞山河作龍吟」!廣播劇《我宣誓》以此為背景,以真實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主線,重點塑造了區委書記楊繼平、共產黨員周學祥以及楊定友、胡安全等先烈英雄,用生命和鮮血踐行了各自的入黨誓言。為峽江人民、長江文化復興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留下了寶貴的「九四革命精神」和紅色基因。

廣播劇起源於上世紀初,至今已近百年。廣播劇以廣播電台的形式播送戲劇作品,它作為大眾化的藝術門類,具有廣泛的社會和群眾基礎。廣播劇以其便捷的傳播方式、獨特的審美價值、深厚的藝術感染力,在上個世紀中後期的中國,得到長足的發展,並延續至今,經久不衰。從某種角度來說,廣播劇是聲音的藝術,它是以聲音為媒介來實現其藝術表現效果的特殊的戲劇形式。聲音是廣播劇構建其美學空間的唯一手段,但聲音所包含的語言旁白、人物對話、音效、唱詞等元素,又能直擊聽眾的內心,激發聽眾無限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從而實現其不可替代的美學價值和審美感受。廣播劇巜我宣誓》是以黃榮久的同名報告文學改編而成,劇本在尊重史實、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嚴格遵循了廣播劇美學空間構建倫理和審美特徵,在製作上精益求精,並取得非凡的藝術表現效果。《我宣誓》由中國著名朗誦家陳鋒領銜主演,眾多本土實力作家參演,整部作品精雕細作,所取得的藝術成效蔚為大觀。同時本部作品對本土紅色資源的發掘和傳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很強的現實意義。

經典藝術作品的產生,離不開藝術形象的塑造,紅色題材的文藝作品猶為如此。如巜紅岩》中的江姐、《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紅色娘子軍》中吳瓊花等經典人物形象,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人物是歷史的主體,也是藝術敘事的主體。把鮮明的人物形象,融合到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之中,以其言行來鼓舞人,以其精神來激勵人,以其思想來引導人,以其情操來豐盈人,從而實現作品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召力。

廣播劇《我宣誓》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峽江「九.四」暴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楊繼平,是峽江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上級組織對他的評價是:有勇有謀,膽略過人。他原本是在縣城做航運的生意人,但為了拯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堅決投身於火熱的革命鬥爭當中,直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長工之子周學祥幼年喪母,後來給惡霸地主做長工的父親,又在貧病交迫中死去。周學祥想報仇,想和剝削壓迫階級拚個「魚死網破」,但苦於自身力量的卑微。後來在楊繼平的引導下,加入赤衛隊,在之後嚴酷的革命鬥爭中,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革命領導者。廣播劇巜我宣誓》中人物形象眾多:革命者如楊繼平、周學祥、楊定友、胡安全、胡安熙、朴光全、趙德昌、鄭昌熾等人;反面人物如朱孟洲、周少伯、胡孝全、盧少達、陳吉武等人。有的人物形象濃彩重墨,表現得神丰韻足,栩栩如生;有的人物形象雖寥寥數筆,卻刻畫得入木三分,細緻入微。正是有了這些人物形象精湛的塑造,才使得《我宣誓》中眾多真實的歷史人物,擺脫歷史文本近似於符號化的束縛,以生動、鮮活的面目,重新站立於聽眾面前。

廣播劇巜我宣誓》所觀照的歷史背景深遠宏大,所表現的人物群像枝繁葉茂,所展示的鬥爭形勢和因人物變化而演繹勾連的社會關係錯綜複雜。如何在一萬五千字短短的戲劇文本中,清晰而又藝術化的呈現,這對編劇者文本提煉,文字打磨和劇情構建的能力,是一個重大考驗。對此,巜我宣誓》的編劇者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劇目以「我宣誓」為名,如點睛之筆,開宗明義而又巧妙地確立了劇本的隱形線索,劇情據此得以緊湊而又自然的鋪展和呈現。劇本以楊繼平重孫楊軍宣誓為楔子,首尾呼應,使作品跨越時空的局限,渾然一體。劇本中多次出現宣誓場景,既是劇情發展的需求,更是劇本飽滿度的需要。它在串聯起劇情的同時,更將劇本的主題,深深楔入到劇本的血肉中,起到強化主題的作用。巜我宣誓》劇本中,也大量運用了倒敘、穿插、蒙太奇等表現手法,將人物、事件、場景有機融合,在完成歷史精準敘述的同時,也大大提升和拓展了劇本藝術審美的空間和高度。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重讀歷史,重溫誓言,淚眼朦朧。這不僅是回望,是感恩;更是鞭策,是激勵。歷史雲開雲散,大地春去春回。峽江這片多少革命志士為其拋頭顱,灑熱血的土地,如今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誓言不是文字,誓言是銘刻在峽江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每一片山石中的胎記;誓言不是口號,它是灌注在峽江人血脈與靈魂深處的精神、信仰和希望。誓言是歷史連綿不絕的回音,誓言是現實激情澎湃的合唱。它敦促、催迫着一代又一代峽江人,為夢想而邁出堅定和執着的步伐[1]

作者簡介

楚飛雲,原名,鍾士元,湖北宜昌人,長居猇亭,70後,喜歡文字,喜歡詩歌,作品散見於各文學期刊及論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