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銅版又稱「網目銅版」,一種照相凸版印版。專用於複製照片和帶有濃淡色調的圖畫。拍攝底片時,在感光片前加網屏,使底片形成網點,藉以表現出原稿的濃淡層次。多數用紫銅製作。主要用於印刷攝影圖片和精緻印刷物的銅製印刷板,有照相,電鍍和雕刻三種製作方法。[1]
重要價值
銅版製版在凸版印刷、包裝印刷、電化鋁燙印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其製版工藝較內複雜,要制好一塊符合印刷要求的印版,必須熟悉其工乏和對每一環節操作嚴搭把關,否則易產生質量的事故。
製版技術
無粉腐蝕銅版 無粉腐蝕銅版的原理無粉腐蝕銅版是依據衝擊學說和熱溫差學說而成立,是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的結果。
保護劑加在三氯化鐵腐蝕液中,在機械攪拌下,均勻散布在三氯化鐵腐蝕液里,在腐蝕過程中與銅作用形成一層薄薄的白色絡合物的保護膜,由於在版面上附着力的不同,通過機械的垂直衝力達到腐蝕的目的。
銅版
恆溫的腐蝕液在腐蝕過程中,由於銅版版面空白部位被腐蝕,生成化學反應熱,而圖線部位未被腐蝕不生成熱,就形成版面溫差,在空白與圖線交界處形成極差,這樣保護劑的吸附版材上的保護力也就不同,對衝擊和腐蝕液產生相應的抗力。銅版版面空白部位絡合物受衝擊被衝掉,使銅版空白部位受三氯化鐵腐蝕液的腐蝕,而圖線側壁因衝擊力小仍然附着絡合物薄膜而起到保護作用不受腐蝕,隨着時間的增加腐蝕不斷加深形成坡層,得到凸出的圖紋或線條,而達到印刷的要求。
無粉腐蝕的深銅版多使用於大批量印件的印刷,以及電化鋁燙印、包裝商標之美的壓凹凸產品。
腐蝕液配製 方法:將三氯化鐵用水攪拌溶解,用婆美表測得三氯化鐵液濃度為婆美28度時,再加入少量的鹽酸,腐蝕液配製完成。
保護劑配製 保護劑由二硫化甲脒、乙烯基硫脲和婆美28度的三氯化鐵液加熱熔化配成。其配方如下:
二硫化甲脒 49g
乙烯基硫脲 18g
三氯化鐵溶液 1250cc(婆美28度)
以上為22立升腐蝕機用一份保護劑稱量。
腐蝕工藝 (1)腐蝕前的準備,腐蝕前應將腐蝕機箱內充分水洗沖擦乾淨,並調好溫度、轉速,工作狀態鈕調到準備位置,冷凍機接通水源;配製好清潔液等。
(2)腐蝕,先將腐蝕機內加入鹽酸150cc~200cc,再加入婆美28度的三氯化鐵溶液20升和保護劑半份650cc後,攪拌溫度降至24℃以下,然後開機攪拌10~15分鐘即可使用。
將需腐蝕的銅版版面刷乾淨,用清潔液流布版面之後上機腐蝕,溫度一般應控制在22℃~24℃,工作條件開始後,轉速應控制在380轉/分~450轉/分。腐蝕5分鐘後可停機迅速觀察銅版腐蝕情況,如未出現髒點,不光潔、坡度不正常等弊病,可繼續腐蝕至所需深度。腐蝕完畢後將版面處理清洗乾淨。
為慎重起見,可先用小塊銅版做腐蝕劑,觀察腐蝕效果和狀態,確定調整條件,再正式腐蝕印版。
(3)整版,整版就是修整版畫麻點,裁去多餘的邊角,直接印刷版可配底台用銑版機銑空地或對大空地挖空處理,即可上機印刷。
注意事項 腐蝕工藝中應注意的問題
(1)新配製的三氯化鐵腐蝕液,容易使銅版版面線畫腐蝕枯瘦、坡度小,可採用新舊腐蝕液各半調和後使用。
(2)保護劑在加放時,應隨腐蝕液滾銅量的多少酌情增減,如是使用新三氯化鐵液腐蝕時應先加半份保護劑,剩餘半份保護劑隨腐蝕銅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放。如是新舊三氯化鐵腐蝕液各半配合使用的,可少加一點保護劑。如果停機1~2天後再開機腐蝕時,第一次應先加四分之一份保護劑為好。
(3)22立升腐蝕機一份保護劑在腐蝕銅量達到800~1000g左右時,應更換腐蝕液。
(4)腐蝕液中加入適量鹽酸能使腐蝕的銅版版畫表面光潔,同時腐蝕速度也加快。如腐蝕液中酸過少則去出現坡度平,不光潔、毛糙,腐蝕慢等弊病。如腐蝕液中酸過多則會出現版面爛枯現象,要根據版面腐蝕情況相應地加以調整。
解決辦法 腐蝕中常見弊病及解決辦法
由於多種原因所致,在腐蝕當中,常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故障,這就要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加以解決,現就腐蝕中常見的幾種弊病以及解決的方法列舉如下:
①坡度小、字面收縮,是溫度高、酸性大,保護劑少所致。
②坡度大、有麻點,是溫度低、轉速慢的原因所致。
③字小、坡度大,是保護液過多、轉速慢的原因所致。
④麻點多,是修版整面不清潔所致。
⑤點子爛掉,是保護劑少,轉速快所致。
⑥脫膠膜,是烤版的溫度和時間不夠,膠膜薄所致。
⑦坡度不均勻,是腐蝕機不水平,或前後攪拌時葉片轉速不同所致。
理想的印版要求底角為120°~130°,深度為90絲米~100絲米,肩部、地子光潔不扣,線條不收縮,字間不糊,無麻點,無爛損。由此可見腐蝕製版工作的重要,故此,作為一個製版工作者一定要按照操作規程去做,當出現問題時要能做出正確判斷,並要樹立製版為印刷服務,印刷為出版服務的正確思想觀念,才能把銅版腐蝕製版的工作做好。
腐蝕技術
版材選擇 銅版製版使用的版材要求厚度為0.8~2.0mm,常用銅版為1.0~1.6mm。製版用銅版是一種專用版材,它含有鎘、鍶、銀等金屬,腐蝕時它比純銅容易,一般在選擇腐蝕用銅版時要求其無雜質、無條痕、版面光潔、硬度適中。
腐蝕液配製 腐蝕液的主要成分是三氯化鐵,它是氧化鐵與鹽酸的化合物,為黃色固體或黑褐色結晶體,極容易潮解。
在腐蝕製版時用水溶解成金黃色液體與銅產生置換氧化還原作用。
腐蝕液配製:將三氯化鐵用水溶解至需要濃度即可。一股濃度為婆美35~40度,並經過過濾和澄清。
配製好的三氯化鐵液有一種甜甜的味道,若能嗅到有刺鼻鹽酸味時,則說明三氯化鐵溶液內酸性過大,需用舊的腐蝕液或酸性小的三氯化鐵液調和。
曬版工序 曬版是對銅版版面塗布的感光膠膜進行曝光處理,感光膠膜是用動物膠或樹脂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與重鉻酸鹽的混合液。這種感光膠股經曝光後不溶於水,未曝光處則溶於水,這樣銅版版面便呈現出符合原稿的線條、網點,再經過加溫烘烤變成耐腐琺瑯質,而達到凸版製版的要求。
曬版是銅版製版工藝的一個重要工序,它對網目照相的底片要求非常嚴格,一般要求圖像高調部位(高光處)網點透明,要拍攝到3.5~4.5成為宜,曬版後陽圖網點在3成以上,圖像低調部位(陰暗處)小黑點拍攝到0.5~1成為宜,點子要黑要圓,必須照足細小堅實的反光點,以便版面腐蝕後能顯示層次。
(1)磨版:選擇質量好、軟硬適中、無節痕、粗紋硬蕊木炭磨版,磨版要仔細,磨出的版面無有炭劃紋路,光滑潔澤、無油污雜脂,能使感光液塗布均勻附着牢固。
(2)塗布烘版:預先定好烘版機溫度、轉速,將磨好的銅版夾在版架上,開機旋轉。用清水沖洗版面後,在弱光下對版面塗有感光液,感光液要流布均勻、無條痕、無氣泡及無灰塵雜物粘附。烘乾時的轉速應視感光液濃度而定,膠膜不得過薄或過厚,烘乾版面溫度不能超過70℃,以避免感光膠膜出現暗反應,加速硬化,造成曬版後出現故障。塗布烘烤溫度一般為50℃,轉速60~80轉,時間5~10分鐘。
修塗腐蝕 修塗腐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根據原槁色調及腐蝕時間的長短,決定用軟筆調或硬筆調。軟筆調用墨少而淡,用筆輕而柔,墨層塗在網點頂上即可,它適用於人物面部,遠山遠水與天空區分等明亮的層決。硬筆調用墨多而濃,用筆挺直有力,墨要全部蒙蔽網點,它適用於黑白分明整齊的輪廓、建築物陰暗整齊的邊緣等。
②塗墨前版面要處理乾淨,擦好碳酸鎂粉,修塗後用火烤使轉寫墨溶解後牢固地附在網點上。
③腐蝕前後均需用三氯化鐵液及清潔液將版面處理乾淨,腐蝕後還應用毛刷、毛氈等將網點周圍殘餘膠膜擦淨,以利再腐蝕。
注意事項 網目銅版腐蝕中應注意的問題
(1)三氯化鐵腐蝕液隨着腐蝕銅數量的增多,而改變着腐蝕液的顏色,由金黃色→黃褐色→黃綠色→黑綠色,腐蝕性能也隨之降低,因此應經常注意調整。舊的三氯化鐵腐蝕液表面極易生成一層氧化膜,如沾在銅版版面上,則妨礙腐蝕,造成斑點、條痕,使用前要隨時將覆蓋在液面上的氧化膜清除。
(2)三氯化鐵腐蝕液大量腐蝕銅同,在腐蝕液底部沉澱着許分的氯化銅等黃色雜質,這種雜質如沾在銅版版面上,也能造成事故,應經常清除槽內沉澱的雜質,保證腐蝕液清潔。
(3)三氯化鐵腐蝕濃濃度大小對腐蝕銅關係很大,濃度在婆美38~40度左右為宜,室溫一般在25℃左右。當濃度過大時,分子活動遲緩,腐蝕中生成的氯化銅不能迅速離開銅版版面,而使腐蝕作用減慢;當濃度過小時,分子易活動,則腐蝕速度加快,客易使銅版版面網目粗糙不光潔,低調層次散淡;如果過量加水,三氯化鐵則生成氫氧化鐵,失去與銅置換氧化還原作用。因此,要根據腐蝕版畫情況,注意調整腐蝕液濃度。腐蝕製版時最好不要全部使用新配製的三氯化鐵腐蝕液,要新舊腐蝕液配合使用效果才好。一般較細的網目版,如130線、135錢可用婆美40度新舊液各半的腐蝕液為好,較粗的網目版如85錢可用婆美38度新液2/3,舊液1/3腐蝕液為好。(4)三氯化鐵腐蝕液的溫度對腐蝕銅版影響也很大,同樣的腐蝕液在不同溫度下,腐蝕銅的速度差別很大,溫度高腐蝕就快,反之則慢,溫度低一倍,腐蝕速度也低一倍。溫度太高的三氯化鐵腐蝕液對銅版網點側壁腐蝕增大,網點很快變小但深度不夠,溫度過高或過低對腐蝕網目銅版都不利,所以腐蝕的溫度要保持一致,一般控制在25℃左右。
(5)三氯化鐵腐蝕液應具弱酸性,酸度太大,易造成脫膠膜現象。檢查酸度大小,可用棉花球蘸氨水接近三氯化鐵液面,如果發生大量白煙則表示酸性太強了,可與酸度較小的舊三氯化鐵腐蝕液調和作用。
銅版紙張
質地 銅版紙(Art Paper),又稱塗布印刷紙,在香港等地區稱為粉紙。各種精細的繪圖紙,質地緊密,在紙張的一面或兩面塗布高嶺土複合物的塗層得到的平滑塗布的紙張。
銅版紙是以原紙塗布白色塗料製成的高級印刷紙。主要用於印刷高級書刊的封面和插圖、彩色畫片、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樣本、商品包裝、商標等。
規格 銅版紙為平板紙,尺寸為787×1092mm,880×1230mm,定量為70~250g/平方米。銅版紙有單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質量分為A、B、C 三等。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塗料。對銅版原紙的要求是厚薄均勻,伸縮性小,強度較高 ,抗水性好。紙面不許有斑點、皺紋、孔眼等紙病,用來塗布的塗料是由優質的白色顏料( 如高嶺土、硫酸鋇等)、膠粘劑(如聚乙烯醇、乾酪素等)及輔助添加劑等組成的。將這種流動性大且固體物含量高的塗料,通過塗布機薄而均勻地塗刷在原紙上,然後進行乾燥,在捲紙機上捲成捲筒狀,再送到超級壓光機上進行壓光整飾,最後分切、選紙、打包。
特點 銅版紙的特點在於紙面非常光潔平整,平滑度高,光澤度好。因為所用的塗料白度達90%以 上,且顆粒極細,又經過超級壓光機壓光,所以銅版紙的平滑度一般是600~1000s。同時, 塗料又很均勻地分布在紙面上而顯出悅目的白色。對銅版紙的要求有較高的塗層強度,塗層薄而均勻、無氣泡 ,塗料中的膠粘劑量適當,以防印刷過程中紙張脫粉掉毛,另外,銅版紙對二甲苯的吸收性要適當,能適合60線/厘米以上細網目印刷。
用途 銅版紙是印刷廠主要使用的紙張之一,銅版紙是俗稱,正式名稱應該是印刷塗料紙。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很普遍。大家看到的漂亮的掛曆、書店中銷售的張貼畫、書籍的封面、插圖、美術圖書、畫冊等等,幾乎都是用的銅版紙,各種精美裝潢的包裝、紙質手提包、標貼、商標等也大量的使用到它。銅版紙是由塗料原紙經塗布和裝飾加工後製成的紙張,表面平滑細緻,塗布有雙面、單面之分,紙張分有光和無光(亞光)銅版紙。常用銅版紙分為從每平方米105克到每平方米350克的多種厚度規格。銅版紙銷售中單張紙張尺寸一般分為大度(889mm×1194mm) 、中度(787mm×1092mm)兩個尺寸規格,銅版紙每噸價格約7000元~7500元,一張200克889mm×1194mm大度尺寸的銅版紙價格約為2元.
布紋銅版紙是用舊毛毯壓過的,它除了紙面平整、白度高外,還使印出的圖形、畫面具有立體感,因而這種銅版紙可廣泛地用來印刷畫報、廣告、風景畫、精美掛曆、人物攝影圖等。
種類 銅版紙包含光粉銅版紙和啞粉銅版紙,通俗上啞粉紙多指啞粉銅版紙,銅版紙多指光粉銅版紙;兩者印刷價位相同,啞粉紙的印刷工藝要求稍高,容易造成印刷過底;「啞粉紙」的表面不反光,吸墨性好,印刷油墨相對較厚,所以陰乾時間要長些;但是如果用某種油墨印刷則可以完全解決陰乾時間長的問題(這種油墨比普通油墨稍貴)。
歷史發展
宋代是我國古代印刷技術發展的重要時段,此時雕版印刷發展到了它的鼎盛期。兩宋刻書之多,內容之廣,規模之大,印刷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從保留下來的宋版書籍看,許多刻本都十分精良,刀法純熟,紙墨精瑩,其字體也成為後世仿照的書法藝術。當時出版界的工作也十分認真負責,不管監刻、坊刻、還是家刻,都進行過縝密的校勘,故宋刻本倍受後人珍視。
少學者認為,我國銅版印刷約發明於五代時。宋岳珂在自刊《九經三傳沿革例》中言:「家塾所藏有﹝後﹞晉天福銅版本。」可惜這些記載較為簡單,詳情不明,學術界尚有不同看法。但從現有資料看,宋代已有了銅版印刷則是確鑿無疑的。
南宋曾用銅版印製過紙幣「會子」,上海市博物館今尚收藏有會子銅版。版式長方形,上部右邊為金額﹙大壹貫文省﹚,左邊為料號,當中是賞格文:「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賞錢一千貫」等58字,賞格文下是「行在會子庫」5字,再下為花紋圖案。另外,宋代曾用銅版印刷過商品廣告。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有「濟南劉家功夫針鋪」8字,上半部正中刻玉兔搗藥圖像,左右兩邊分刻「認門前白兔兒為記」8字,銅版下半部刻「收買上等鋼條」等28字。據有關專家鑑定其為北宋遺物。由上述情況看來,宋人曾用銅版印刷過部分書籍應是可信的。
參考文獻
- ↑ 銅版紙一般分為哪幾種的呢?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