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葉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葉荊

長葉荊,為馬鞭草科、牡荊屬的一種灌木小喬木,中國特有品種,在雲南西藏廣西等地有分布。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長葉荊
  • 拉丁學名:Vitex burmensis Moldenke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馬鞭草科
  • 亞科:牡荊亞科
  • 族:牡荊族
  • 屬:牡荊屬
  • 分布區域:中國廣西、貴州、雲南、西藏
  • 組:腋序組

形態特徵

灌木至喬木,高2-12米,樹皮灰褐色,有斜縱裂片;小枝四棱形,密被黃色短柔毛和淡黃色腺點,老枝逐漸變無毛。掌狀複葉,小葉3-5,葉柄長2-12厘米,有毛;小葉片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全緣,頂端漸尖至尾狀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有時不對稱,表面疏生短柔毛和黃色腺點,背面密生柔毛和腺點,側脈13-15對,在背面明顯突起;中間的小葉片長7-17厘米,寬2.5-8厘米,小葉柄長0.3-2厘米,有柔毛;兩側小葉較小。

圓錐花序由許多分枝的聚傘花序組成,1-3個着生於葉腋,花序梗長1.5-7厘米,有毛和分散的腺點;苞片細小、有毛、早落;花萼頂端有5齒,微二唇形;花冠粉紅色,頂端5裂,二唇形,外面及內面有柔毛,尤其下唇中裂片毛最多,花冠管長約6毫米;雄蕊4,二強,稍外露,花絲下部有毛;花柱與花冠管等長,柱頭2裂;子房無毛,頂端有腺點。核果近圓形,幼時綠色,果熟時變黑,徑約1厘米;宿萼擴大呈圓盤狀,邊緣5淺裂。花期6月,果期10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生長在海拔1300-2400米的陰濕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思茅。

海拔下限:1100

海拔上限:2500

是否中國特有:是

是否引種栽培: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布:廣西自治區,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主要價值

牡荊葉的功效與作用:解表、祛痰止咳、平喘。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

牡荊葉的用法用量:用量3~5克,煎服;或搗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用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肢節疼痛或咳嗽氣喘等。 [1]

參考文獻

  1. Vitex lanceifolia S. C. Huang」,植物智,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