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沙花鼓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沙花鼓戲中國湖南東部和中部所流行的一個劇種,形成於清朝。由於當時流行的範圍主要是在長沙府各地(今長沙湘潭株洲益陽婁底市等地),並且以長沙話為統一的舞台語言,因此被稱為長沙花鼓戲。

花鼓戲在中國各地都有,長沙花鼓戲是湖南省地區影響較大的一種。傳統劇目大概有300多個,多取自民間傳說和現實生活,貼近普通群眾。雖然清朝時長沙花鼓戲已經形成,但流行範圍只在鄉下和小城市,直到1946年才進入長沙城。

起源

長沙花鼓戲來源於民間歌舞說唱藝術。清代中期以前,長沙一帶盛行「地花鼓」、「花燈」和「竹馬燈」[1]。清代中葉以來,花鼓戲逐漸流傳開來。舊時各地名稱不同,寧鄉一帶稱之為「打花鼓」,瀏陽市各鄉稱為「花鼓燈」和「竹馬燈」,長沙望城一帶和醴陵地區稱其「採茶戲」,本世紀40年代,有人稱之為「楚劇」。鄉間則統稱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諸如得勝班、土壩班、大興班等。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特點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原長沙府一帶,以農村的山歌、民間的小調及本地花鼓為基礎演變而成。形成時期為清代末葉。長沙花鼓戲在原長沙府地區內分益陽市西湖、寧鄉、醴陵市和長沙5個藝術流派。演唱時均以長沙方言為統一的舞台語言;故通稱長沙花鼓戲。其音樂曲調有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4類約200餘支,有傳統劇目336個[2]。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特色,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在表現形式上,長沙花鼓戲劇目大多以載歌載舞、短小精悍見長,特別是那些生活氣息濃郁,輕鬆活潑的喜劇和嘻笑怒罵、潑辣熱鬧的鬧劇很受觀眾的歡迎。劇本語言生動,從民謠民歌俗語歇後語中提煉對白唱詞,有時甚至就以極其樸素的生活語言入戲,通俗易懂,皆大歡喜。表演上既承襲了民間歌舞中的扇舞、手巾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表現手法,又從勞動生活中提煉了一些表現力極強,特色鮮明的表演程式,如犁田、使牛、推車、砍柴、繡花、餵雞、紡紗等,惟妙惟肖,美不勝收。

內容

長沙花鼓戲的演出劇目較多,保留下來的共有336個。這些劇目大多為勞動人民和藝人集體創作,故事多取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通俗話本和社會生活;描寫對象多為勞動人民、書生公子、官吏商賈,但以漁、樵、耕、讀為主;表現內容上多為反封建倫理道德、追求婚姻自由,要求個性解放,提倡樸素的倫常美德,懲惡揚善,歌頌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理想。

視頻

長沙花鼓戲 相關視頻

長沙花鼓戲《書房調叔》
花鼓戲,長沙街頭演唱會,好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