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楚劇主要流行於湖北省。楚劇腔調分為板腔、小調、高腔三部分。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著名劇目有《秦雪梅弔孝》、《趕齋》、《殺狗驚妻》、《葛麻》等。著名演員有熊劍嘯等。2006年5月,楚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題材
楚劇具有題材廣泛,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頗具包容性,能吸收京、漢大戲的劇目,既能演生活小戲、現代戲 ,又能演宮廷大戲和武戲,表現手段豐富多樣。楚劇貼進生活緊跟時代,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創作演出了歌頌正義、抨擊邪惡的新劇目。故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聞樂見。
劇目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弔孝》、《銀屏公主》、《趕齋》、《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楚劇腔調分為板腔 、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調有【十繡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亦由生、旦、丑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鄉土氣息濃郁,名演員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2]等。
現代整理的歷史故事劇,如《血債血還》、《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國》、《不稱心的女婿》、《獄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葉河》、《東方稅官》等,其中《葛麻》、《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被拍成戲曲藝術片。出現了張巧珍、姜翠蘭、張光明、榮明祥、於盛樂、張一平、彭青蓮、劉丹麗等一批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演員。
視頻
楚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我家鄉的戲曲文化——孝感楚劇,騰訊網, 2019-3-7
- ↑ 楚劇名丑、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熊劍嘯在武漢逝世,中國文藝網,201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