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問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問故居》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五筆》卷一。《容齋五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陶淵明《問來使》詩云:「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幾叢菊?薔薇葉已抽,秋蘭氣當馥。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諸集中皆不載,惟晁文元家本有之,蓋天目疑非陶居處。然李大自云:「陶令歸去來,田家酒應熟。」乃用此爾。王摩詰詩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杜公送韋郎歸成都云:「為問南溪竹,抽梢合過牆。」《憶弟》云:「故園花自發,春日鳥還飛。」王介甫云:「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雲今如許長。」古今詩人懷想故居,形之篇詠,必以松竹梅菊為比、興,諸子句皆是也。至於杜公《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詩云:「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遠遊長兒子,幾地別林廬。雜蕊紅相對,他時錦不如。具舟將出峽,巡圃念攜鋤。」每讀至此,未嘗不為之悽然。《寄題草堂》云:「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纏。霜骨不甚長,永為鄰里憐。」又一篇云:「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尤可見一時之懷抱也。

譯文

大宋朝人徐仲車先生曾為楚州(今江蘇淮安)州學教授,每次給學生上課,就教導學生說:「各位都想成為君子,如果為此而耗費了你的精力和錢財,你不想做還說得過去;若不需你出力,也不需你破費,為什麼不做君子呢?若同鄉人都鄙視君子,父母也討厭君子,你不想做君子也說得過去;若同鄉人以做君子為榮耀,父母也希望你成為君子,為什麼不做君子呢?」他又說:「若言、行、思都以善為本,沒有不成為君子的。若言、行、思都以惡為源,也沒有不成為小人的。」成都沖退居士章詧隱者,對《易》、《太玄》有精深的研究,他為范子功講解其中的要旨,用《摛》詞解釋說:「『對於人來說,好而從不滿足即是善;丑而有餘即是惡。若君子能增強其所不足的東西,而摒棄其多餘的東西,那麼《太玄》中所講的道理就領悟了。』這是孔子所提倡的仁義之心,我對於《太玄》,也不過是講述這些罷了。有的人或為其精深的思想而困惑,或為其晦澀的語言所難倒,或沉溺於它所講的術數,而忘掉了其中最寶貴的東西——仁義,這樣的人,怎麼能夠給他講道理呢?」二位先生教育人,總是簡易明白,學習的人有的還不知道這些,所以我把他們的事跡記述於此。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問故居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