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格拉古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格拉古堡,( AgraFort)是阿巴克大帝花費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極其奢華的宮殿,其孫子沙傑汗繼位後,又增建了一些殿宇,使阿格拉堡成為一座無比壯麗的皇家都城,所屬印度。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 (II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1]。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 屆會議報告。

簡介

阿格拉古堡,白色大理石、彩色半寶石鑲嵌讓壯美平添了精緻。阿格拉城堡內的葡萄園,想象着昔日裡果實纍纍的繁華與欣喜,高高在上的君王同樣享受大自然給予的最簡單最基本的豐收快樂。走出阿格拉城堡,正午陽光炙熱,再望紅堡依舊宏偉寧靜,仿若一座印度莫臥兒帝國最強盛時的三個帝王共同建造的紀念碑,曾經的雄才偉略、浪漫愛情、陰謀、父子背叛和兄弟殘殺,都只是一段華麗而悲傷的碑文。

歷史追溯

泰早在1022年阿格拉已是帝都,幾經起伏甚至曾被毀於戰爭。1526年,莫臥兒帝國第一個帝王Babur在此建都,隨後的一百多年他和他的繼任者們不斷創造新的建築,其中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阿格拉城堡和泰姬陵[2]最為著名。

泰姬陵以她的美麗再加上那個愛情故事毫無爭議的被入選。但這一路走過眾多宮殿和城堡,有的雄偉華麗並不遜於修復過的阿格拉城堡卻無緣和它同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或許主要原因是這裡曾有過三位偉大的帝王阿克巴大帝賈哈吉爾沙賈汗[3],他們在城堡里度過充滿傳奇和榮耀、同時都有着浪漫憂傷的愛情故事的一生,更讓人唏噓的是他們都面臨兒子背叛兄弟殘殺的悲傷。一片寬闊的綠草坪,盡頭正中間是左右完全對稱的Jehangir’spalace(賈汗吉爾宮殿),這是阿克巴為自己心愛的兒子即後來的莫臥兒第四位帝王賈汗吉爾(1569年~1627年)所建,也是城堡中規模最大的住所,全部採用紅砂岩,宮殿頂部兩端小塔聳立,走進庭院,兩層大廳,木質柱樑連接的托架上雕有精美的動物和花卉圖案,有些依舊還殘留着鍍金。

建造設計

賈汗很偏愛大理石,1637年他用純粹的白色大理石建造了他的宮殿(khasmahal),混合伊斯蘭波斯風格,三個圓頂的大帳篷和建在基座上的中心大殿相連,大殿是帝王的休息場所,其兩側各有兩個銅屋頂宮殿,一側是白色大理石構造卻是鍍金裝飾,另一側則用紅色砂岩建造,想必是供婦女們使用。宮殿旁是著名的八角堡樓(Musammariburj),是沙賈汗為自己的皇后所建,採用大理石建造並飾以雕花,房頂呈拱形,四周走廊環繞,中心有雕花噴水池。這裡可以清晰看到河對岸的泰姬陵。1658年,沙賈汗被三兒子奧朗則布篡位後囚禁在此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九年,孤獨寂寞中,和他相守的惟有故去的妻子。八角樓對面是皇室貴婦的專用化妝間--Shishmahal(鏡宮),寬寬的通道連接了兩個大廳,牆上原本鑲嵌的玻璃如今都已不見。

沙賈汗用紅色砂岩建造的是用來處理政府事務的公眾廳(Diwan-i-am),帝王曾坐於寶座上傾聽臣民的聲音。公眾廳一側是用來接見王宮貴族或重要的外國使節的便殿(Diwan-i-khans),而曾經的寶座被Aurangzeb(奧朗則布)移至德里,隨後流落到伊朗如今保留在德黑蘭。

一側是沙賈汗專給皇室婦女們建造的珍寶清真寺(Naginamasjid)[4]

(Ladiesbazzar)。NaginaMasjid不遠處是MotiMasjid(珍珠清真寺),紅砂岩牆壁,頂上是三個白色大理石穹頂,據說曾是印度最美麗的清真寺。走出阿格拉城堡,正午陽光炙熱,再望紅堡依舊宏偉寧靜,仿若一座印度莫臥兒帝國最強盛時的三個帝王共同建造的紀念碑,曾經的雄才偉略、浪漫愛情、政治陰謀、父子背叛和兄弟殘殺,都只是一段華麗而悲傷的碑文。

構造特點

城牆

紅色砂岩建成的城牆綿延2.5公里,雄偉的阿格拉古堡俯視着雅母那河,古堡從阿克巴皇帝時開始動工,隨後它發展成莫臥爾王朝幾代王室的要塞。整個古堡約有500座建築,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建築藝術之大成,莊嚴而華麗。古堡之內有威嚴的覲見宮、恬靜的觀魚院、精巧的珍珠清真寺等,亭台樓閣,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為華麗的是樞密宮,白色的大理石宮牆光彩照人,鍍金的宮頂熠熠生輝,鑲嵌寶石的柱子耀眼奪目。古堡由兩層城牆,兩條地溝及大大小小16座城堡,完全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由在蜿蜒伸展的城牆之間矗立着許多宏偉的城門。現今,只有阿嗎沙城門對遊人開放。最古老雄偉的城門是地爾費城門,在它之後是堡內的象門。幽雅的公共大廳始建於1628年的扎罕王朝,它全部由紅色砂岩建成,三排白色的灰泥粉飾過的飾有孔雀圖案的柱子托起大廳的平頂。先前,大廳里飾有織錦飾物、絲綢地毯、綢緞天蓬,國王就在這裡與大臣們共商國事,而如今這些飾品已被掠奪一空。

亭子

阿格拉古堡內修有一處亭子,它主要是為吸收來自雅母那河上的涼風而修建的。其他名勝包括漁宮、皇家浴室、寶光清真寺,還有婦女用品市場,在這裡宮內的婦女可以買到絲綢珠寶、織錦等商品。穿過慈特門是建於1568年的私人會客廳,這是國王會見王公貴族、國外使節的地方。隱於西牆後的是天主清真寺,扎罕國王被囚古堡時曾在此寺祈禱。私人會客廳後的出口通向穆斯林宮,這是一座兩層的亭子,扎罕國王臨死前曾於此眺望整個城市。遊廊環繞,幽雅的亭子上飾有精緻的鑲嵌材料,四周是製成格子狀的欄杆,亭上是大理石製成的尖頂。後宮是國王的臥室,因此它的設計以舒適為準,後宮的牆上蜂巢狀的結構是為了隔熱而設計的,後宮的側翼飾有兩個金頂。古堡內的其他華麗的宮殿還有鏡宮、扎罕宮、扎罕哥宮、阿可巴宮。這些建築在設計風格上是混合型的,有些是典型的臥末爾型,而其他建築,如扎罕哥宮則是典型的印度設計風格。

紅砂石城牆

自己建了一座華麗的囚牢原圖鏈接來自搜狐網 的圖片

三輪車到一陡坡前,聳立的城堡四周圍繞雄偉的約2.5公里長20米高的雙層紅砂石城牆,堅固雄偉,證明1564年~1575年阿克巴大帝興建城堡確實出於軍事防禦目的,後來他的孫子ShahJahah(沙賈汗)大興土木,於是城堡里便有了更多宮殿、集市、居民區和大清真寺,形成了一個堅固而繁華的

阿格拉古堡城市,卻不曾想這位痴情皇帝最終只是為自己建了一座華麗的囚牢[5]。城門有兩座,西門叫德里們可與集市相通但已關閉,如今開放的是南門AmarsinghGate,名字來自Jodhpur一位王公AmarSingh(阿瑪爾辛格),1644年他企圖從公眾廳偷取帝王的珍寶騎馬逃跑至此,被憤怒的沙賈汗射死,取其名自是為了告誡其他不法之徒。上行即到售票處,門票5$+50RS稅。穿過長廊進庭院,卻是紅砂岩建築和白色大理石宮殿互相映襯,被稱作紅堡其實勉強,很讓我意外的是這裡遊客稀少很是安靜。一片寬闊的綠草坪,盡頭正中間是左右完全對稱的Jehangir’spalace(賈汗吉爾宮殿),這是阿克巴為自己心愛的兒子即後來的莫臥兒第四位帝王賈汗吉爾(1569年~1627)所建,也是城堡中規模最大的住所,全部採用紅砂岩,宮殿頂部兩端小塔聳立,走進庭院,兩層大廳,木質柱樑連接的托架上雕有精美的動物和花卉圖案,有些依舊還殘留着鍍金。

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和泰姬花園毗鄰的紅色阿格拉古堡,是17世紀重要的莫臥兒王朝紀念建築,它是由紅沙石建成的堅固堡壘,圍牆長2.5公里,把莫臥兒統治者的皇宮圍在中間。古堡里有許多宛如童話故事一樣的宮殿,如沙賈汗修建的賈汗吉爾宮,或稱卡斯宮,有迪凡·伊·卡斯會客廳和兩座非常秀麗的清真寺。

相關介紹

阿格拉

阿格拉一譯「亞格拉」。印度北方邦西南部城市。在 亞穆納河西岸。人口連郊區77萬(1981年)。地當東去恆河平原,西接旁遮普平原,南通馬爾瓦高原的要衝。1566年~1569年和1601年~1658年兩度為莫臥兒帝國都城。旅遊業重要,有泰吉·馬哈爾陵等歷史性建築物。水陸運輸要地,有5條鐵路與多條公路交會於此。穀物、棉花的集散地。向以地毯、金銀細工、雕刻、鐵器皿製造馳名。還有 棉紡織、 毛紡織、榨油、麵粉、製革、電纜和 橡膠製品等工廠。建有大型 煉油廠。 

古堡

歐洲歷史的一個符號,和教堂差不多一樣的堅固與古老,沉寂在現代喧囂之中。也許,它沒有教堂那樣的華麗,卻比教堂更神秘。總會有一些異乎尋常的故事,比方戰爭、復仇、兇殺、恐怖、浪漫或絕望的愛情絕唱,以城堡為背景。

視頻

阿格拉古堡 相關視頻

阿格拉城堡
印度與尼泊爾2阿格拉古堡
在阿格拉除了泰姬陵外,別忘了曾經輝煌有着浪漫傳說的阿格拉古堡
國內首部大型古堡實景劇《古堡古堡》驚艷亮相

參考文獻

  1. 印度世界文化遺產大全(一),CREC訂閱號,2017-12-03
  2. 泰姬陵簡介,蛙步網,2012-10-23
  3. 沙·賈汗,伊斯蘭之光,2009-7-02
  4. 印度阿格拉古堡(三)——公眾廳和清真寺 ,新浪博客,2012-07-06
  5. 神秘的印度,阿格拉城堡最華美的「囚牢」,新浪博客,20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