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廉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廉伯(1884年10月21日-1944年12月24日),字朴庵,繼昌隆繅絲廠創始人陳啟沅之孫,祖籍廣東南海縣西樵簡村,英國籍中國商人,廣州商團團長[1],香港淪陷時期與日軍合作。
生平
早年
陳廉伯出生於商人世家,祖父陳啟沅,南洋歸僑,父親陳蒲軒是一名絲業富商。陳是長子,但從小過繼給同宗二伯婆。
陳廉伯最初在私塾讀書,12歲時受祖父影響,入讀香港皇仁書院接受英文教育,在那裡獲得英國國籍。16歲畢業後,陳進入滙豐銀行廣州沙面分行工作,後由於成績突出升任買辦。同時在1905年起他又兼任自家的絲莊「昌棧絲莊」的司理。1908年,他與南洋商人張弼士等發起創辦廣東保險公司,擔任公司協理。
因善於經營,年輕的陳廉伯很快成為巨富,1910年昌棧絲莊的資金已達30萬元。陳以昌棧絲庄司理身份,相繼加入廣東商會、廣州商務總會,成為廣東商界的名人。此時他聯絡廣州幾家大絲商統一購銷,壟斷當地的生絲買賣。1910年上海金融危機波及廣州,陳廉伯利用滙豐銀行貸款從中漁利,還大做炒賣銀磚的投機生意;之後又依靠滙豐銀行私鑄銀幣,操縱金銀市場。除絲業外,他還經營航業、礦業、紙業,以及茶業、桐油、豬、煙草、竹品、草蓆等土特產品,在十年左右獲利達數百萬。其資產甚至有分布國外。
陳廉伯曾被袁世凱授予二等嘉禾勳章。1915年,陳廉伯任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廣東出口協會總理、廣東總商會會長,後任廣東絲絹公會、礦業公會、輸出業協會等會長。1917年至1920年桂系軍閥統治廣東時期,他與省長朱慶瀾、兩廣巡閱使兼督軍陸榮廷、海軍上將薩鎮冰等均有來往。他在廣州西關逢源路沙地一巷36號建有豪華的西式公館,西式建築、中式庭園,公館內設有廣州工商界頭面人物的「荔灣俱樂部」,一時冠蓋雲集。他亦將生意所得大量花費於與各界交流之用。
香港時期
此後,陳在香港出任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監理、香港東華醫院總理、保良局紳士等。他自稱「被迫離開廣州幾年了,不是搭起歡迎牌樓,我誓不重返廣州!」1925年5月中旬,陳廉伯、劉震寰、楊希閔與段祺瑞、陳炯明、林虎、鄧本殷的代表在香港開會,討論聯合起兵反抗廣東革命政府。:159
陳濟棠主政廣東時期,他與一班港紳組織了一個觀光團回到廣州,廣東省政府搭起牌樓歡迎。陳濟棠、陳銘樞設宴招待,還希望港商「投資振興祖國實業」。回港後,陳廉伯聲言其被通緝離省幾年的鬱氣「一吐無餘」。
後來,陳廉伯與日本勢力接近。1941年,他上書香港總督楊慕琦,要求英國退出香港,將香港和平轉讓給日本,因而受到逮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攻占香港,陳與日本占領軍總督磯谷廉介合作,提議設立「華民委員會」,並於1942年出任其四委員之一。
1944年12月24日,陳廉伯與三妻妾、兩子、三傭人,從香港乘內河船「嶺南丸」赴澳門,在香港境內的屯門以南水域磨刀島海面,遭遇美軍戰機轟炸和機槍掃射後沉沒(嶺南丸被炸沉事件)[2]。陳氏墜海後,生死未卜。一子一妾則有幸生還。陳之死訊於1944年12月26日的香港《香島日報》和《華僑日報》有報導。之後,兩報於1945年1月6日和11日皆有其追悼會消息。送花圈致祭的名人當中包括當時日治時期香港總督田中久一中將、前任日治時期港督磯谷廉介中將、當時東亞銀行簡東浦、簡悅強,周壽臣,與香港華民代表會、香港華民各界協議會同人等等前往拜祭。
社會貢獻
陳廉伯熱心從事慈善事業,他曾捐資醫院、慈善會和賑濟會,被推舉為廣東糧食濟會總理和方便醫院、博濟醫院董事,還在家鄉創辦義學、女子職業學校。
1921年,陳廉伯與粵港商人李煜堂、馬應彪等人及廣東政府出資,在當時的嶺南大學(校址在今天的中山大學)內分立嶺南農科大學。1927年,嶺南農科大學併入嶺南大學,改組為農學院。
視頻
陳廉伯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陳廉伯廣州商團團長,為利益賣國的漢奸商人,最終夢碎被通緝,騰訊網
- ↑ 陳廉伯簡介,第一範文網,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