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望道舊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望道舊居中國上海市的一座歷史建築,位於楊浦區五角場鎮國順路650弄復旦大學第九宿舍的東側,即國福路51號[1]

1952年,復旦大學買下國福路51號的花園住宅,又名「綠屋」,分配給校長陳望道,底層為復旦大學語法邏輯修辭研究室,即今中國語言研究所

國順路650弄復旦大學第九宿舍內的國福路61號和65號,還有兩座三層別墅,是數學蘇步青教授和生物談家楨教授故居。

2014年4月4日,國福路51號陳望道舊居列為第八批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國順路650弄住宅列為第五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編號YP-J-018-V。

人物簡介

陳望道(1891.01.18-1977.10.29),中國教育家修辭學家語言學家[2]。原名參一,筆名陳佛突、陳雪帆、南山、張華、一介、焦風、曉風、龍貢公等。浙江省義烏人。1891年1月18日(清光緒十六年農曆臘月初九)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畢業於金華中學,曾赴日本留學學習文學哲學法律等並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撰寫了《漫談「馬氏文通」》等論文和《修辭學發凡》等專著。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後一部著作《文法簡論》(1978)的定稿工作。這本書共分7章,其中不少地方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一些見解的進一步發揮。書中對詞類問題用了較多的筆墨,既講了詞類區分的依據,又講了漢語的詞類系統。他把漢語的實詞分為體詞、用詞、點詞、副詞4大類。體詞包括名詞、代詞;用詞包括動詞、形容詞、斷詞、衡詞;點詞包括數詞、指詞;加上副詞,合為9類。虛詞包括介詞、連詞、助詞3類。在實詞、虛詞之外另立感詞一類,共計13類。句法部分講得比較簡單,他把複合謂語分為並列、順遞、接合、提帶4種。這本書是他繼《修辭學發凡》之後又一部重要的學術著作。

此外,他還有許多篇論文。他的論著均已收入四卷本《陳望道文集》中或依專題而分別收入《陳望道語文論集》《陳望道修辭論集》等當中。 陳望道曾任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安徽大學廣西大學等高校教授。

1977年10月29日,陳望道不幸逝世,享年86歲。1980年1月23日,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在上海市革命公墓隆重舉行了為陳望道同志骨灰盒覆蓋黨旗儀式

視頻

陳望道舊居 相關視頻

《共產黨宣言》展示館 陳望道舊居
陳望道故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