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夢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夢熊
 
出生 1917年10月12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水文地質學家
知名於 水文地質,第四地質造詣頗深 我國水文地質事業主要創建人之一
知名作品 《中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問題研究》、《中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

陳夢熊(1917.10.12-2012.12.28),出生於南京,祖籍浙江上虞。水文地質學家、工程地質學家。1957年加入九三學社,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長期在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擔任副總工程師職務,主管水文地質科技業務,領導完成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又致力於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

人物生平

1917年10月12日,出生於南京,陳夢熊原籍浙江上虞。 ,父親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長期在寧波執教,並在當地結婚成家。因此陳家很早就離開了上虞,只有親戚族人還在老家。民國初年,陳家從寧波搬到了南京。陳家一共養育了五男五女十個孩子,陳夢熊在兄弟中排行老四,而與他關係最為親密的哥哥陳夢家排行老三,所以在家裡排行靠後的陳夢家和陳夢熊都出生在這座六朝古都。 1923年,在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學校讀小學,1930年就讀於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受到良好教育,為後來成長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923年~1930年,陳夢熊在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念小學;1930年~1936年,進入金陵大學附中讀中學。這是兩所南京的名校,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也為他今後成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此外,陳夢熊有個三姐叫陳郇磐,當時在中大實校任音樂教師。她是一個思想進步的教育改革家,曾同著名教育家陳鶴琴(也是上虞人)、陶行知等人組織教育改革研究會,並協助陶行知創辦曉莊師範。三姐在生活上撫育弟弟的同時,在思想上也深深地影響着少年時期的陳夢熊。 1938年,陳夢熊考入抗戰爆發後三校異地合併的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系,主修地質專業。回憶起那時的選擇,陳老說當時東北被日軍占領,國家急需石油、煤炭、鋼鐵等物資,號召開發大西北。一心想為國家抗擊外侮出力的青年陳夢熊,就這樣做出了堅定的選擇,並且為之奮鬥了一生。 1942年,畢業後考入重慶原中央地質調查所。那裡有許多在地學界頗具權威的學者、專家,而且經常有去全國各地進行野外考察的機會,所以是青年地質學家嚮往的地方。他入所的第二年就被派到蘭州,參加剛建立的由王曰倫先生領導的西北分所,先後追隨多位有經驗的地質學家,接連幾年在野外進行地質填圖與礦產調查。 1945年,他參加以王曰倫先生為首的祁連山地質礦產考察隊,自西寧向北翻越祁連山脈,進入河西走廊,成為國內第一個橫越祁連山的地質調查隊的成員。在西北工作期間,發表了一些有關西北區域地質方面的文章,成為他早期地質研究的成果。[2] 1946年,隨所復員到南京,參加黃汲清先生主持的中國地質圖編圖工作。新中國成立前夕,完成了我國第一幅比例尺三百萬分之一的中國地質圖和部分比例尺百萬分之一的分幅圖。這項工作使他掌握了全套的編圖方法與印製技術,為後來從事水文地質圖的編圖工作積累了重要經驗。新中國成立後,地質調查所成建制併入地質部。在地質部,他擔任的第一項任務是天成、寶成線的新線工程地質勘測工作。這是我國興建的第一條橫跨秦嶺的複雜山區鐵路新線,當時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邊學邊干,完成了寶略段從選線到技術設計階段的全部勘測任務,為後來許多困難山區的新線勘測開創了道路。他長期擔任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副總工程師的職務,負責領導全國水文地質普查和有關城市或工、農業地下水供水勘察任務。 1950年,根據區域水文地質普查等工作的初步成果,編輯出版了第一本以我國實際資料為主的《實用水文地質學》 1954年,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的需求,組織上委他以負責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的重任。 [3] 1974年,陳夢熊擔任總技術負責,組建了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普查部隊,他從隊伍組建、工作部署、人員培訓、制定計劃、基地建設等各方面都傾注了大量心血。 [4] 1982年,陳夢熊在英國參加第一屆國際水文科學大會時,從荷蘭著名學者英格侖教授的報告裡,首次聽到了「地下水系統」這一嶄新的理論,這引起這位中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為將這一水文科學的先進理論引進國內,陳夢熊回到北京後,先是系統搜集整理國外有關文獻,編印出版了《地下水系統理論研究論文選編》 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 1996年,全國960萬平方公里以120萬為主的水文地質普查工作全部完成。這些成果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國土開發中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提供了翔實的水文地質依據,並一直沿用至今。[5] 1998年,地礦部改組成立國土資源部,他仍在該部諮詢研究中心任諮詢委員。[6] 2005年9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東亞、東南亞地學合作計劃第42屆年會上,陳夢熊院士榮獲德國地質科學協會頒發的利奧普德·馮·布什獎章-該獎章專門頒發給對地質科學研究作出突出貢獻的非德國國籍的地質學家。[7] 2012年12月28日23時49分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歲。 20世紀50年代中期,組織調他負責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這是一項艱巨而又非常生疏的任務,從擬定規劃、編制規程規範、確立編圖方法,一直到組織專業隊伍,指導野外工作,前後延續近30年。在水文地質普查工作中,首先遇到的是編圖問題。最初,一直沿用蘇聯的編圖方法。直至70年代初,才有機會看到歐洲一些國家的有關圖件,同時發現蘇聯編圖方法的許多缺陷。根據國外的最新發展,結合我國實際,他和同事們創立了一套既具有我國特色又基本符合國際規定的綜合水文地質圖編圖方法和統一圖例,在全國得到普遍應用,取得較好效果,並在國際上得到好評。其次,是地下水的儲量計算。70年代,他廢除了沿用多年的蘇聯四大儲量分類法,創立了地下水天然資源與開採資源的新概念。80年代初,在全國水文地質普查工作的基礎上,他根據上述原則,統一計算方法,組織各省首次完成了全國地下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 [8] 20世紀80年代初,他兩次參加有關地下水系統研究的國際會議,把正在歐洲興起的地下水系統理論引進國內;邀請荷蘭著名地下水系統專家G.B.英格侖教授(Engelen)來華講學;搜集國外有關文獻,編輯出版《地下水系統研究論文匯編》;通過分析比較,對各國地下水系統理論存在的不同觀點,發表了《地下水系統的基本概念與研究方法》等論文。與此同時,他參加以英格侖教授為首的國際水文計劃(IHP)地下水系統專題工作組,擔任亞洲典型地區的實例研究,完成論文《華北黃河平原地下水系統》(與許志榮合著),被納入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1986年出版的專著《地下水流系統分析》中,列為全球六大實例研究之一。目前地下水系統理論已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並得到進一步發展,特別對解決複雜條件下地下水資源的計算與模型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9] 為了研究地下水系統由於水資源開發可能產生的各種環境效應,他承擔了國際水文計劃關於「水資源開發的負效應與管理"的國際合作課題,負責其中地下水部分。他組織國內專家,在總結我國經驗的基礎上,分析由於地下水過量開採造成的水資源枯竭、水質惡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岩溶塌陷,以及生態環境惡化等現象,研究它的形成機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這項成果已於1988年由國際水文科學協會正式出版,基本上系統反映了我國在環境水文地質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國外同行的較高評價。[10]

人物評價

陳夢熊與時俱進,積70年之功力,提出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新學科體系、目標任務、推動力量和前沿方向,這些新觀點、新認識、新思考,高屋建瓴,氣度恢宏,見地深邃,意義深遠,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研究並加以實踐。

參考資料

  1. 個人簡歷 中國 水網 . 2016-04-14
  2. 個人簡歷 中國 水網 . 2016-04-14
  3. 陳夢熊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 . 2015-12-25
  4. 陳夢熊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 . 2015-12-25
  5. 陳夢熊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 . 2015-12-25
  6. 個人簡歷 中國 水網 . 2016-04-14
  7. 陳夢熊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 . 2015-12-25
  8. 個人簡歷 中國 水網 . 2016-04-14
  9. 個人簡歷 中國 水網 . 2016-04-14
  10. 個人簡歷 中國 水網 . 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