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陝北的苦菜(張鵬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陝北的苦菜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陝北的苦菜》中國當代作家張鵬飛寫的散文詩。

作品欣賞

陝北的苦菜

「三月三,苦菜丫丫爬上山。」

饑荒年代,陝北的三月是最難熬的。上一年的糧口袋倒提起來抖了又抖,早已騰得乾乾淨淨,而三月地里可以用來填飽肚子的東西卻少之又少。苦菜這時候剛頂破土,雖然還只是小草丫丫,但起碼也有了盼頭,淡淡的紫色煞是愛人。因此,我更願相信那句諺語是被飢餓驅趕的人對春天最直接的讚美。

驚蟄剛過,一場雷雨,漫山遍野的苦菜開始瘋長起來。與苦菜一起構成早春田園圖的是一種開着黃花的草,陝北人給它們起了個很奇怪的名字「推推菜」。這種草有莖有葉、葉子向四周擺開,莖向上托舉,其頂部是一朵艷黃色的小花瓣,因此又叫「黃花菜」。比起前者,我更喜歡這個名字,但把它稱為「菜」讓我很困惑,直到很久以後才弄明白:過去這種菜是莊戶人用來餵豬的,只有在實在飢餓時,才會摘取黃花用來做成「和菜湯」,又有花香又有色,也算是一盆不錯的佳肴,看來陝北人自古就有浪漫天分,這哪裡僅僅是「稀湯灌大肚」用來充飢啊!

可惜黃花菜的花期極短,清明一過就謝。不過,此時成片成片的苦菜也可以上餐桌了,成為陝北人最豐盛可口的時蔬。

用鏟子或者小鋤掏取苦菜,摘去根莖,揀出枯葉,經滾水焯過後,放入冷水中漚成淡黃色,用這種方法去苦味。「清油調苦菜,各人取心愛。」這句話講了兩種吃法:可以用清油調,也可以直接取漚好的苦菜,撒點鹽,撲點醋,即可食用。熬上一鍋青稞玉米稀飯,就上一碟苦不滋滋的調苦菜,在饑荒年代實在是件美事。

苦菜承載了太多關於陝北人的記憶。舊時陝北有個民謠:「神府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女人掏着苦菜,念想着遠走西口的男人還有那家裡嗷嗷待哺的娃娃,實在沒有比這更苦的生活。我常想,苦菜是老天爺賜予陝北這片土地用以拯救萬民的精靈。老天留給陝北人的是一片乾旱貧瘠的溝溝窪窪、梁梁峁峁,但苦菜不怕旱、不挑土壤,不嬌氣、不張揚,舊時的陝北人只要用它糊口飽肚、活口度命就很滿足了。

父親經常講,曾祖母在世時為了養活一家人,每日都要挎着柳編筐跪在野地里挖一筐苦菜回來,膝蓋處的補丁加了一層又一層。她經常笑眯眯地打量着用苦菜養大的一幫孩子,指着月娥姑說:「你看,苦菜是個好東西,把娃娃屁股吃的寬增增的」。

時光一晃,住在城裡的月娥姑已五十多歲,那次回村,要掏些苦菜帶回去,說是調調胃口。而此時,苦菜已然成為陝北人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經典小菜。每逢春夏來臨,鄉下有親戚朋友的城裡人都要讓熟人捎一些苦菜來,或者利用周末時間扶老攜幼開着名車奔跑於蒼涼山峁,為的只是苦菜那一抹翠綠。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掏上沉甸甸一袋苦菜滿載而歸,饒有情趣。

掏苦菜時先要辨認清另一種植物,田苣。田苣又名「甜苣」,與苦菜同屬菊科植物,生長習性幾近,常與苦菜混雜在一起,但仔細辨別還是能分出些端倪。苦菜色澤灰暗,且鋸齒細而彎曲,葉片略有褶皺;而田苣,葉片光鮮翠綠,葉展而闊。如果只看外觀,苦菜像個灰姑娘,田苣則像個光鮮的公主。田苣不苦,雖可食用,但不知陝北人為什麼不喜歡吃它,偏要自討「苦」吃。

山西大同人不同,他們用我們炮製苦菜的方法調製田苣,而且也堂而皇之地將之稱為「苦菜」。事實上,全國叫做「苦菜」的野菜有十幾種,各地風物種類繁多很難分出誰是正宗。當年英法聯軍進犯京城,慈禧太后倉皇西逃,經過關中,飢餓難耐,臣下弄來苦菜糰子,她飽食後大為讚賞,直到老佛爺斷氣時還在說:「只求再吃一口苦菜糰子」。可見,在大饑荒年代關中一帶的苦菜也是當地的待客美食。同樣被認為是當地的「苦菜」,山東人稱為「曲曲菜」,寧夏人稱為「苦苦菜」,這些菜形狀、性狀大同小異,但大多類似陝北的田苣。

幾年前,我家曾在市場上買到一種苦菜籽,鄉人稱為「家苦菜」或「假苦菜」,又說也叫「苦苣菜」。這種苦菜長勢迅猛,菜葉寬碩,分層直立生長,高達20-30公分。用手撇掉一茬,根部馬上又生出新芽來,家人調做涼菜,惜其名不副實,如醃大白菜,食之寡然無味,以至於第二年仍然要到野地里尋苦菜。

我對野地苦菜存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每到餐館喝酒,必點一道涼拌苦菜或苦菜杏仁,作為漱口小菜入口淡苦,嚼之神清氣爽。事實上,大多數人對於苦菜的調製吃法也基本停留於此。

榆林有一道菜叫「苦菜然蔓蔓(土豆)」,類似陝北「然然菜」,用料主要是土豆和苦菜,用苦菜作為原料實在是別有風味,將煮熟的土豆杵成泥狀,伴之以苦菜、香油以及其他佐料少許,食之綿軟細膩,滑而不噎,鮮香入喉。同樣的吃法,在府谷有一家飯館,偏居一小鎮,直接將菜名命為「苦菜然然菜」,朋友吃後力薦「一定要到府谷嘗嘗」。

除了當菜吃,還有人將它製成一種茶,叫「苦菜茗茶」。為什麼會有人喝這種苦茶?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詩經》是這樣寫苦菜的,誰說苦菜苦呢?它如薺菜一樣甘甜。此前一直不理解其中含義,逐漸歷經人世風雨,才懂得:知苦方知甜,苦是一種人生況味,人生於世,世事沉浮,人間百味哪種味道能和苦相比呢?

我猜想,喝苦菜茶之人是不是一個滿臉風霜、謝頂少發的中年男人?若不是嘗盡人間滋味,又怎麼會喜歡苦菜的「苦」呢![1]

作者簡介

張鵬飛,80後,神木市爾林兔鎮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