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是中共陝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領導,省委宣傳部主管的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是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始建於1958年,其間幾經變化,正式恢復建院是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1]。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有7個研究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政治研究所、文化研究所、社會研究所、宗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兩個雜誌:《人文雜誌》和《新西部》;1個信息中心(圖書館);5個行政職能部門:院辦公室(行政、黨務、監察、工會)、科研管理處、人事處、總務處、離退休人員工作處;還有經營開發中心。

科院理念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科研及其它各項工作。以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為陝西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宗旨,緊密結合本地實際,進行深入研究和理論創新,當好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為陝西的「三個文明」建設獻計獻策,提供服務。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十六大」以來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區域經濟研究,產業經濟研究和企業經濟研究;黨的建設研究,民主法治建設研究,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區域社會發展研究,陝西人口研究,社會輿情調查與研究;陝西佛教文化研究,西北道教文化研究,宗教問題與宗教政策研究;陝甘寧邊區與延安精神研究,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建設研究,陝西傳統文化研究;陝西古籍整理、研究以及相關歷史學研究。體現了「一面旗幟」為導向,服務於陝西的「四大建設」,保持兩個「地方特色」的學科布局。

所獲榮譽

二十多年裡,先後湧現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14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6人。圓滿完成了國家以及陝西「七五」、「八五」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僅近三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國家項目西部資助課題)17項。到2005年底,全院共出版學術著作328部,;發表學術論文4834篇;完成調研課題287項,獲獎成果達250多項[2]

科院發展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繁榮。近年來,曾先後兩次進行學科結構調整,進一步明確科研主攻方向,整合科研力量。1999年,在地方社科院率先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實行競聘上崗和全員聘任制,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同時,還進行了與之相配套的較大幅度的分配製度改革,打破「大鍋飯」,實行「向工作一線傾斜,向科研精品傾斜,向『勞而有功』者傾斜」的分配政策,進一步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了推進發展的各方合力,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正以新的姿態和步履,走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視頻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 相關視頻

陝西社會科學院恢復建院四十周年暨「一帶一路」長安智庫論壇舉行

參考文獻

  1.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慶祝恢復建院30周年,陝西日報,2009-11-26
  2. 部門概況,陝西省社會科學院,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