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 延安市黃陵縣店頭鎮腰坪鄉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國家級

門票價格: 110元

占地面積: 4358.5 公頃

著名景點: 百藥溝、內經石、飛龍嶺、

降龍峽、紫崖壁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黃陵縣城西南部,坐落於沮河(古稱姬水)上游、子午嶺中部向東延伸的支脈上,總面積4358.5公頃。森林公園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9.4℃,年平均降水568.8毫米。森林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覆蓋率達64%。2015年12月,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入選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20年2月,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自疫情消散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向參與武漢「抗疫」一線救援工作的全體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及各行業志願者們免費開放。[1]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黃陵縣城西南部,距縣城40公里的橋山林區,坐落於沮河(古稱姬水)上游、子午嶺中部向東延伸的支脈上,地理坐標位於北緯109°25′,東經35°58′,總面積4358.5公頃。南北垂直跨度14.8公里,東西跨度9.8公里,最高海拔1547米。

目錄

地形地貌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是鄂爾多斯台地的一部分,為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略呈傾斜,分為西部梁峁、川道河谷、東部塬面三個地貌單元,平均海拔1200米。

氣候特點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屬中溫帶大陸型氣候,年平均氣溫9.4℃,無霜期172天,年平均降水568.8毫米。境內主要河流屬北洛河水系的兩大支流。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境內264萬畝林地,覆蓋率達64%,木材蓄積量698萬立方米,每年可提供各類商品材3萬立方米,主要以油松山楊白樺側柏遼東櫟等樹種為主,是陝西五大林區之一。林地各類野生中藥材400多種,其中比較名貴的有豹骨、山萸肉、黃花、柏籽、槐米、黃芩、甘草等。

山體資源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鍺、鎵、鈾、水晶石、石灰石、砂岩、泥岩、紅沙等地下礦藏。已探明的煤炭資源面積100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7.3億噸。

軒轅養生谷景區傳說是黃帝降生和與岐伯談論養生的地方。主要景點以降龍湖、十里松廊、濕地草甸、蝴蝶谷、萬卷書(也稱黃帝石)等為主。生態文化體驗以百草藥種植園、蝴蝶科普館等為主。

飛龍嶺景區

飛龍嶺景區全長6公里,它像一個啞鈴的中間,將軒轅養生谷和紫峨寺景區緊緊串聯在一起,形成巨大規模的景觀群,擬規劃建設的有:黃帝巨幅雕像、修建子午三塔,開展各種戶外運動項目等。

紫峨寺景區

紫峨寺是古代子午嶺眾多寺院中最為獨特的一座,皇家供奉;「三教」同堂,「三養」同源。山門輔道、朱雀湖水系、寺院主體建築群、戲樓、觀音像、方丈院 、棧道、懸空寺

根據延安市發展旅遊業的總體布局和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國民經濟發展步伐相協調,確定其規劃期限和發展目標。

公園規劃期為9年,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2.91億元,從2012年至2020年,分兩個階段進行項目投資安排。

近期4年(2012年—2015年):基礎設施及重點項目建設階段,使旅遊區具備初步的服務接待能力;完善景區的各種配套設施。

遠期5年(2016年—2020年):後續設備與配套服務的完善階段。主要是在前期開發建設的基礎上,形成完整的生態養生、休閒度假娛樂等旅遊區形態,使景區接待能力進一步提升。

品牌建設

2005年9月經陝西省林業廳批覆為省級森林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示範基地;

國家級健康養生產業示範基地 ;

國家生態農業示範基地 ;

中國首個軒轅養生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景區;

黃陵縣主打兩大旅遊品牌:黃帝陵、軒轅谷;

以旅遊產業為核心,養生、文化、地產等產業聯動發展的旅遊綜合體。

2015年12月,入選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管理體制

2010年7月通過招商引資由陝西紫來發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黃陵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西延鐵路穿越縣境東部,秦七鐵路運煤專線東西穿貫,210國道、黃延高速公路南北貫通。東距黃河壺口瀑布160公里,西到甘肅西峰298公里,北距延安革命聖地125公里,南到古城西安165公里。

周邊城市到黃陵的公路交通狀況一覽表

線路

發車時間:早8:00至晚8:00,每間隔30分鐘發一趟。

始發地:黃陵動車南站、縣城中心廣場。

停靠站:動車南站、秦家川火車站、物資局停車場、廟前區廣場、縣城中心廣場、商業街、店頭鎮中心街、黃陵萬畝薰衣草莊園、萬安禪院石窟景區、黃陵國家森林公園南門和北門。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自疫情消散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向參與武漢「抗疫」一線救援工作的全體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及各行業志願者們免費開放。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參加救援工作的全體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及各行業志願者憑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工作證或醫師證、護士證、軍官證)及參與武漢一線救助工作相關證明(單位、社區介紹信或相關機構證明),在出發前十天登錄延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網站進行預約登記,同時將相關材料和到達時間、同行人數、在延活動時間發送到延安市旅遊公共服務管理中心郵箱,以便當地提前做好行程安排。

歷史人文

黃陵早在夏商時期就有記載。公元前16世紀,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第一次戰例,即湯伐夏的「鳴條之戰」遺址就在今黃陵鎮境內。黃陵鎮平街村,為春秋時衛的阜邑,稱為平邱,曾因公元前529年十二諸侯在這裡參加兵車之會而得名。黃陵抬鼓」也稱「龍鼓」,是具有鼓樂和鼓舞兩種風格特點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是黃陵祭祀活動和秧歌社火中常用的大型打擊樂舞。

據《史記.五帝本紀》《山海經》《黃帝內經》《路史·疏仡紀『黃帝》記載,傳說蚩尤銅頭鐵臂,能呼風喚雨,口吐煙火,交戰中口噴大霧,使黃帝軍隊無法作戰。因此,黃帝按照三宮五帝的玄機,八門九江的要訣,以指南車為先導,設王旗、王麾,以夔獸皮作巨鼓,用夔獸的骨頭作鼓槌擂鼓催戰,響聲可傳3800里。黃帝指揮軍隊,三門齊發,王將俱擊,終於一「鼓」作氣,征滅蚩尤。這種傳說較詳細地闡明了「」是黃帝時期發明的,龍是黃帝的象徵,黃陵是龍的故里。由此,這種豪邁粗獷、剛勁奔放的淳樸表演便繁衍流傳於沮河兩岸。

相關視頻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全方位景點講解

參考來源

  1.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 ,新浪網 , 2016-08-05